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课件(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课件(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1-06 08:31: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CONTENTS
1 学习目标 2 新课导入
3 新课讲解 4 课堂小结
5 当堂小练 6 布置作业
学习目标
1.了解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和发展的过程。
2.掌握城市争取自由和自治的方式。
3.了解市民阶层的形成过程。
4.了解中世纪大学兴起的背景,掌握大学自治地位的表现。
3.通
· · · ·
新课导入
剑桥大学,是位于英国剑桥市的世界顶级研究型大学。始创于1209年,亦是英语世界里第二古老的大学。为世界上最杰出的大学之一,其为书院联邦制大学,目前共有31所学院,而各个学术部门则被归入六个主要的学术学院里。它也是众多学术联盟的成员之一,也是英国的一所金三角名校。其也是诞生诺贝尔奖得主最多的高等学府,共有90名诺贝尔奖得主现在或曾经在剑桥大学学习或工作。你知道我国有哪些著名的大学吗?世界上最早的大学是何时产生的?早期的大学是一种什么样的组织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新课讲解
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1.西欧城市兴起
(1)背景: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在长达400多年的时间里,西欧的农业、工商业普遍衰落,罗马时代的很多城市变成了废墟。
(2)时间:从10世纪起。
(3)原因: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
(4)表现: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那些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意大利、法兰西、英格兰、德意志等,都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城市。
新课讲解
2.争取城市自由和自治
(1)原因:西欧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因此,领主像控制庄园一样,对城市居民任意征税,甚至要求居民像佃户一样履行义务。
(2)常用手段: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3)典型代表:法兰西琅城居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
新课讲解
(4)结果
①自由城市:13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在这样的城市里,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
②自治城市:部分城市还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设立城市法庭,成为自治城市。
(5)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
新课讲解
(6)影响
①积极影响:国王给在封建主领地上的城市颁发特许状,既削弱了割据势力,又获得城市的拥护。
②局限性:取得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城市贵族一般也都是国王的支持者。
微 拓 展
西欧城市兴起的意义
1.经济方面:城市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
2.政治方面:拥有自由和自治权的城市,成为新的政治实体,它们与王权联合,共同对付大贵族。市民阶层不断发展壮大,其中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他们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3.思想文化方面:伴随着市民阶层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地位的提高,一种新的世俗生活观念逐渐形成,为以后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变式提问:西欧城市的兴起对社会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中世纪西欧城市向封建领主纳税,封建主放弃对城市的统治权和司法权,城市管理人员由市民选举产生。”材料反映了中世纪西欧城市( )
A.封建社会等级森严 B.初步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C.完全摆脱了封建统治 D.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D

典例分析
新课讲解
解析:根据“封建主放弃对城市的统治权和司法权,城市管理人员由市民选举产生”可知,中世纪西欧城市有一定的自由和自治权,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故D项符合题意。
新课讲解
二、城市居民的身份
1.基本居民
(1)组成:手工工匠和商人。
(2)来源:一般是从周围农村的农民转变而来的。很多人进入城市以前还是农奴,一旦进入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了市民的身份,从此享有自由,领主无权强迫他们重新变成农奴。随着更多的城市取得自由,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成了自由人,而且,城市工商业还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因此,越来越多的农奴逃离庄园,进入城市,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新课讲解
(3)手工业者的活动: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拥有简单的生产资料,自己和家属都参加劳动,靠出卖产品换取其他生活用品以维持生活。家庭既是生产的作坊,也是店铺。
(4)商人的活动:专事商业和贸易,通常比手工业者富裕。
2.早期资产阶级的形成: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逐渐形成。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详 对 比
中世纪西欧城市与古代中国城市的比较
新课讲解
项目 中世纪西欧城市 古代中国城市
不同点 起源 随着经济的自然发展而形成 大多是因国家的政治需要而建立
作用 是经济中心、商品生产基地 是政治中心
管理 有自治权 没有自治权
相同点 都位于交通便利的地区;都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都对后世影响深远
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在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书写了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 )
A.农民阶级 B.封建贵族阶层
C.市民阶层 D.工业无产阶级
C

典例分析
新课讲解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逐渐形成。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因此,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市民阶层。故选C项。
新课讲解
三、大学的兴起
1.背景: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断传入西欧。
2.兴起: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3.发展
(1)12世纪,巴黎出现了许多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教师私人办校必须从教会取得授课许可证。
(2)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利和经济利益,巴黎的教师组成教师行会,选举会长管理学校。
新课讲解
(3)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保证。
4.大学自治地位的体现: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
(1)教育自主权:国王希望大学成为教育和文化中心,一般都尊重大学自治。教皇支持大学,但不允许异端言论。在不违反正统教义的情况下,大学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有相当大的自主权。
(2)司法特权:大学师生免受地方世俗法官审判,而是按教会法规定由当地主教审理,或由大学法庭独立审理。
新课讲解
5.大学课程
(1)课程设置
基础课程 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
专业课程 法学、医学和神学
(2)大学课程的特点:课程设置一方面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微 拓 展
中世纪大学兴起的原因
1.经济:快速发展的商品经济使欧洲的财富增加,由此带来更多兴办教育的资源。
2.文化:随着市民阶层的兴起,原来的教会学校已不能满足社会对文化教育的多层次需求,新兴市民阶层要求建立世俗教育学校。
3.宗教:教会为研究和传播神学,支持大学的创办。
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以下对欧洲中世纪大学的描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A.拥有自治地位
B.得到教皇和国王的支持
C.享有司法特权
D.课程不受基督教会影响

典例分析
新课讲解
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欧洲中世纪大学的课程设置一方面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故D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课堂小结
当堂小练
1.“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回眸中世纪,在取得自由的城市中( )
A.市民是自由的,享有财产权
B.选举市长和市政官员的权利无法得到保障
C.领主有权强迫市民重新变为农奴
D.领主可根据需要随意征税
A
当堂小练
2.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逐渐形成。下列不属于早期的资产阶级的是( )
A.庄园主 B.大手工业作坊主
C.商人 D.银行家
3.下列不能体现大学的自治地位的是( )
A.免赋税特权 B.司法特权
C.教育自主权 D.言论自由特权
A
D
当堂小练
4.小华在学习某一节课时, 在笔记中写下了“琅城”“自由自治” “市民阶层”等关键词。他学习的内容最有可能是( )
A.雅典民主政治 B.文明的碰撞融合
C.西欧城市的兴起 D.西欧大学的兴起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