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古代日本 课件(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古代日本 课件(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1-06 08:34: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11课 古代日本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CONTENTS
1 学习目标 2 新课导入
3 新课讲解 4 课堂小结
5 当堂小练 6 布置作业
学习目标
1.知道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
2.识记大化改新的内容,理解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3.了解日本武士和武士集团的形成过程,以及幕府统治的概况。
4.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新课导入
猜猜看这是哪个国家
日本位于亚洲大陆东方的大海中,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座大岛及附近数千个小岛组成。这个岛国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
新课讲解
一、6世纪前的日本
1.兴起: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小国。
2.大和统一日本:5世纪,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基本实现了统一。
3.大和的统治
(1)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新课讲解
(3)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从事农业的称为“田部”,从事海洋捕捞的称为“海部”,等等。
(4)来自中国、朝鲜的移民也依其特长分别被编人锦织部、锻冶部等。
(5)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微 拓 展
部民和平民
1.部民主要来自被征服者、中国和朝鲜的移民以及罪犯。这些人只能用于赠予,不能买卖和随便杀害。他们有自己的家庭,地位近似于奴隶。
2.在贵族和部民之间的是大批平民,他们的地位根据财产的变化而变化,时刻有沦为部民的危险。
变式提问:大化改新前日本的部民和平民有何区别
大和国的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在领地上进行劳动的居民被称为( )
A.佃农 B.奴隶
C.部民 D.农奴
C

典例分析
新课讲解
解析: 5世纪,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基本实现了统一,大和国的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故这里的居民被称为“部民”。
新课讲解
二、大化改新
背景 国际 国内
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 社会矛盾尖锐,大和皇族中的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孝德天皇即位,年号大化
时间 从646年开始
改革者 孝德天皇
主要内容 政治上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经济上 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影响 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详 对 比
大化改新与商鞅变法的异同
新课讲解
项目 大化改新 商鞅变法
不同点 时间 从646年开始 公元前356年开始
改革者 孝德天皇 秦孝公、商鞅
政治 地方设国、郡、里三级 地方建立县制
经济 废除一切私地,将土地收归国有,且不能买卖 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相同点 都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改革;都确立了封建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大化改新跳跃式地实现了日本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这里“飞跃”的实质是( )
A.建立了天皇制度 B.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C.打破了贵族特权 D.确立了封建专制制度
D

典例分析
新课讲解
解析:大化改新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所以这里
“飞跃”的实质是确立了封建制度,故D项符合题意。
新课讲解
三、幕府统治
1.庄园
(1)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建立庄园。
(2)大庄园享有“不输不入”的特权,既不向国家纳税,也不准地方官吏进入庄园,干涉庄园事务。
(3)中央对地方逐渐丧失了控制能力,社会局势动荡。
新课讲解
2.武士和武士集团的形成
(1)武士的出现: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
(2)武士集团的形成:小的武士团追随、服从一个更强大的首领,组成大的武士团。武士团有时代表庄园利益与地方政府对抗,有时也响应朝廷号召去征战。
新课讲解
3.幕府统治
(1)建立: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镰仓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日本由此进入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新课讲解
(2)概况:幕府统治时期,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但实际上天皇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幕府将军实际上把持着国家大权。
4.武士道
(1)形成: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
(2)特点: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
微 拓 展
幕府政治
1.幕府政治亦称“武家政治”,是日本封建时代的一种武人政权形态,权力集中于“征夷大将军”,其治所称“幕府”。幕府设有一整套统治机构,实际上是中央政府。
2.日本封建武士通过幕府实行政治统治,幕府机制常具有削弱或取代正规官制的重要特征。
微 拓 展
3.幕府多为地方军政大员所置。幕府制度的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地方势力与中央的抗衡。
4.幕府制度是对日本封建官制的重要补充。幕府制度有利于解决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冲突。
12世纪晚期,击败平氏武士集团,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并
建立镰仓幕府统治的人物是 ( )
A

典例分析
新课讲解
A.屋大维 B.源赖朝
C.伯里克利 D.孝德天皇
解析:源赖朝是日本首任“征夷大将军”,也是日本幕府制度的建立者,故B项符合题意。屋大维是罗马帝国的第一位元首,他是元首制的创始人,故排除A项。伯里克利是古希腊的政治家,故排除C项。孝德天皇是大化改新的领导者,故排除D项。
课堂小结
当堂小练
1.大和民族在日本历史上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这里的“作用”主要是指( )
A.是日本国内最早盛行自然崇拜的民族
B.5世纪时基本实现了日本的统一
C.是日本最早称天皇的民族
D.是最早同中国交往的民族
B
2.模仿与创新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以下能够体现日本这一特色的是 ( )
A.《汉谟拉比法典》 B.大化改新
C.实行民主政治 D.种姓制度
B
当堂小练
3.下列有关幕府统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幕府的最高首领是将军
B.12世纪晚期,平氏武士集团首领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
C.幕府在日本统治了近700年
D.武士是幕府统治的基础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