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知识与能力
了解探寻新航路的原因;知道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船队全球航行等基史实;初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世界意义。
过程与方法
识读地图《新航路的开辟》;归纳完成有关新航路开辟情况的表格;补充与哥伦布、麦哲伦和新航路开辟意义相关的图文资料,通过研读、分析比较、问题探究等方式来加深理解,提升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和学习欧洲探险家们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
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船队全球航行。
新航陆开辟的意义。
温故知新:
郑和(1371—1433)率领庞大的远洋船队七次远航西洋,历经印度洋、波斯湾、红海和阿拉伯海沿岸,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遍访亚、非30余个国家和地区,堪称人类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相反,西欧人的远航是为了追逐财富、为了占领殖民地,他们给所到之处带去了灾难。掠夺殖民地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原始积累必需的资金。
导入:
15世纪以前,人们并不清楚世界究竟有多大,有多少陆地,有多少海洋。一些人相信地球是圆的,认为无论向东还是向西,都可以绕地球一圈回到原地。第一批实践这个设想的是哪些人?他们为什么愿意去冒险呢?
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空前发达,渴求新的贸易市场。
②直接原因:马可·波罗行纪》对东方的描述;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传统重要贸易商道。
(2)探寻新航路的条件:
客观条件:
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进步:①13世纪,欧洲水手已经掌握了罗盘技术,同时,欧洲的造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②地圆说流行。
主观条件:①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②航海家们的努力。
15世纪前后,西欧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出现(根本原因)。
材料研读:
材料:几个世纪以来,亚洲一直是欧洲许多贵重商品的主要来源地……例如丝、棉织品、地毯、珠宝、瓷器和优质钢……尤其是香料……当时比今天显得更为重要。配药、保存肉类,例如制造香肠,都需要使用这些香料。
——A·帕尔默等著《近现代世界史》上册
材料二:马可眼中的中国
北京:是一个“从来没见过的最伟大的都城”……这里的奇珍异宝、日用百货,都是世界上其他城市不能比拟的。皇宫的壮丽美观,简直是“举世无匹”……
杭州实在是世界上最繁华、最有钱的城市……
相关史事:
中世纪时,大多数欧洲人认为,耶路撤冷是世界中心,地是平的,还有四个角。甚至有人说:如果地球是圆的,那么在它的背面,人就会头朝下、脚朝上走路,花草树木会倒着生长,雨水和冰雹不是从天而落,而是从地面往上喷,只有疯子才认为地球是圆的。15世纪初,古希腊天文学家、地理学家托勒密的《地理学指南》书被翻译成拉丁文,地圆学说逐渐流行开来。航海家们凭借常年的航海经验,也注意到当扬帆出海的船只慢慢隐没在地平线时,最后消失的总是桅杆,而船只归航时,又总是桅杆最先映入人们的眼帘。这说明水面在近处看是平的,但从大的范围看,应该是圆的。
二、哥伦布“发现” 美洲的过程
(1)探寻新航路的过程:
①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1487年,迪亚士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带领由3艘轻便帆船组成的船队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在第二年到达非洲的好望角。
相关史事:
迪亚士到达非洲西南端事出偶然。按照原计划,船队沿非洲西海岸一直向南航行,因遭到风暴袭击,船只漂向大海深处,结果绕过非洲大陆,进入了印度洋。在返航途中,他们“发现”了非洲西南端的个尖角。由于这个尖角是在风暴的作用下无意“发现”的,迪亚士感慨地称它为“风暴角”。葡萄牙国王约翰二世改称其为“好望角”。
相关史事:
迪亚士于1488年春天最早探险至非洲最南端好望角的莫塞尔湾,为后来另一位葡萄牙航海探险家达·伽马开辟通往印度的新航线奠定了坚实
“好望角”的意思是“美好希望的海角”,但最初却称“风暴角”。“好望角”一名的由来有着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达·伽马自印度满载而归后,当时的葡王就将“风暴角”易名为“好望角”,以示绕过此海角就带来了好运。
②达·伽马到达印度
1497年,达伽马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溯非洲东海岸北上,横渡印度洋,1498年到达印度西海岸。
此次航行,达·伽马带回大量胡椒、肉桂等香料,还带回大量的黄金,获得高出航行成本几十倍的利润。
人物扫描:
1497年葡萄牙国王选派达·伽马率领一支远征队,去寻找通往印度的海上航线。
达·伽马一行包括4艘船和170人,其中许多是已判罪的犯人。船队终于在1498年5月抵达印度西南海岸的卡里库特。返航前与印度统治者签订了贸易协定。返回的航程实在是艰难至极。越来越多的人死于坏血病,到家时只剩下了55人。1502年,达·伽马肩负着谋求更多贸易权利的使命再次来到印度。在第3次去印度航行后,1524年死于热症。
③哥伦布发现美洲
1492年8月,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横渡大西洋,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后又“发现”了古巴和海地。在接下来的10年间,哥伦布先后三次西航。
人物扫描:
哥伦布是意大利热那亚人,他坚信地圆说,也读过《马可·波罗行纪》,向往东方。他曾游说葡萄牙王室,但葡萄牙正在向东发展,不愿寻找新航线。随后,他来到西班牙,获得西班牙王室支持。
三、麦哲伦船队全球航行
(1)探寻新航路的过程
麦哲伦船队完成全球航行
1519年,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于1522年返回欧洲。
这次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创举,麦哲伦成为第一位横渡太平洋的欧洲人,他的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相关史事:
麦哲伦是葡萄牙人,他向葡萄牙国王提出航海计划,未被采纳,转而效力西班牙。1519年,他从西班牙出发时,共有5艘船和265名船员。船队穿越大西洋,于1520年11月底进入欧洲人所说的“大南海”,接下来三个月的航行,风平浪静,麦哲伦叫它“太平洋”。1521年4月,麦哲伦在菲律宾群岛被土著人杀死。剩下的船员经印度洋,绕非洲,于1522年返回西班牙,从而完成了人类环绕地球航行的创举,此时船队只剩下1艘船和18名船员。
(2)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①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②同时,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
③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知识拓展:“美洲”大陆名字的由来
哥伦布至死不知自己“发现”了“新大陆”,确认这块土地为新大陆的另有其人。1499年,意大利学者亚美利哥·韦斯普奇随西班牙考察船航行,相继“发现”了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河口和拉普拉塔河河口,甚至行至南纬50度左右的地区。这些经历使亚美利哥确信,他们所在的地区不是亚洲的印度,而是一块独立于“旧世界”之外的新世界。亚美利哥的这一“发现”逐渐得到部分学者的认同,并引起欧洲很多国家的重视。1507年,德国学者马丁·
瓦尔德塞米勒绘制的世界地图第一次将这块新大陆以亚美利哥的名字命名,称其为“亚美利加州”,简称“美洲”。
完成本课相关习题,倍速P116页。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一)原因
1.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空前发达,渴求新的贸易市场。
2.直接原因:《马可·波罗行纪》对东方的描述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传统重要贸易商道。
(二)条件
1.客观条件:航海及造船技术的发达;地圆说流行。
2.主观条件: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航海家们的努力。
(三)过程
1.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2.达·伽马到达印度西部
3.哥伦布“发现”美洲
4.麦哲伦船队完成全球航行
(四)影响
1.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2.人类从此进入一个新时代
一节课上下来发现,没有了课堂看书的时间,学习自觉的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本课的知识,学习不自觉没有预习的学生就有点儿云里雾里,听不明白。由于内容和过程略讲,课堂的趣味性少了许多,让学生参与的机会也少了。但针对这节课的内容、教学目标而言,自觉效果还不错,应该说还是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新航路开辟时的航海家与郑和的对比进行的比较到位,从而使学生认识到郑和的航海比欧洲航海家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伟大的创举,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教育即爱国主义教育没有很好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