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1-06 07:46:46

文档简介

遵化市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答案
1-5 C A D B A 6-10 D C B A C
11-15 A D A C B 16-20 D C A B C
21-25 D A B D B
26.(1)水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2)①② (3)A (4)共面性 近圆性
(5)相对稳定、安全 温度、大气、水
27.(1)生物化石 (2)该区岩层等资料、指南针、地质锤、纸、笔等。
(3)①沉积岩 古生代 ②海洋 陆地
(4)①海洋 陆地 ②抬升
28.(1)洞穴不断被侵蚀变大,会发展成海蚀拱桥,在海浪的作用下海蚀拱桥最终倒塌,海蚀拱桥外侧的部分形成形状各异的石柱,因此形成“十二使徒岩”。
(2)变化:石柱的数量减少。
原因:由于海浪长期侵蚀石柱,导致石柱倒塌并破碎。
(3)由于继续受海风海浪的侵蚀,“十二使徒岩”会继续倒塌、破碎并被海水搬运走(数量减少);同时,海浪不断击打、侵蚀石灰岩海岸,使其在后退的过程中,又会有新的“使徒岩”形成。
29.(1)海陆热力性质 热力
(2)自海吹向陆(必须平行于等高面);两个等压面如下图所示:
(3)B (4)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高空等高面
近地面等高面
≌=
陆遵化市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编号为Kepler 452b的天体距离地球约1 400光年,被称为地球的“孪生星球”,绕着一颗与太阳非常相似的恒星运行。据此完成1~2题。
1.与编号为Kepler 452b的天体类型相同的是
A.帕特雷彗星 B.太阳 C.金星 D.月球
2.编号为Kepler 452b的天体可能属于
A.银河系 B.河外星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在八大行星中,火星因其与地球的相似度高,一直是各国登陆探测的热点,其质量约为地球的1/10。图1是美国“好奇”号火星车在火星上拍摄到的“火星蘑菇”照片。据此完成3~4题。
3.科学界大多认为,图中白色球状物,不是火星土壤生长
出的蘑菇,其主要依据是火星
A.表面温度太高 B.表面光照太强
C.无大气层 D.无液态水
4.在下列现象中,最可能对地球接收火星探测器信号产生干扰的是
A.地壳运动 B.太阳活动 C.火山活动 D.太阳辐射
图2是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主要依据是
A.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B.岩浆组成物质的不同
C.内部岩石的坚硬程度 D.岩浆比例的不同
6.地壳厚度的变化规律是
A.地壳厚度均匀 B.洋壳较厚,陆壳较薄
C.海拔越高,地壳越薄 D.陆壳较厚,洋壳较薄
图3表示地球上部分生物类型出现的时间范围,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据此完成7~8题。
7.下列生物中,出现最早的是
A.爬行类 B.两栖类 C.鱼类 D.鸟类
8.爬行类动物物种最多的地质年代是
A.新生代 B.中生代 C.元古代 D.古生代
图4表示天鹅洲地形地貌独特,南依世界奇景九曲回肠的下荆江河段,北靠一马平川的江汉平原,构成了淤积洲滩和牛轭湖交融的自然景观。据此完成9~11题。
9.下列地形区中牛轭湖最多的是
A.东北平原 B.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 D.四川盆地
10.牛轭湖的形成是河流自然裁弯取直的结
果,河流自然裁弯取直的原因是
A.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B.河流下蚀
C.凹岸侵蚀
D.凸岸侵蚀
11.图中天鹅洲岛的成因是
A.流水搬运堆积形成 B.风力搬运堆积形成
C.岩石风化后形成 D.冰川搬运堆积形成
图5是我国某地拍摄的一幅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12~14题。
12.沙丘所在区域盛行风的风向为
A.北风
B.南风
C.西北风
D.东南风
13.该地貌景观大部分出现在沙漠边缘地带,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沙漠边缘
A.风力减弱,风积作用显著 B.地形复杂,利于泥沙沉积
C.晴天较多,主导风向稳定 D.临近戈壁滩,植被状况差
14.下列诗句描述与图示景观地区相符的是
A.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B.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C.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D.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图6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7是我国某地2021年3月8日和9日天气示意图。据此完成15~17题。
15.与8日相比,该地9日气温日较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①减弱,③增强
B.②减弱,③增强
C.②增强,③减弱
D.②增强,④减弱
16.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7.秋天,农民往往会用在田边烧湿草的方法来减轻寒潮损失,利用的主要原理是
A.①增强 B.②减弱 C.③增强 D.④减弱
气球作为探空的工具已被广泛使用,如图8所示,一探空气球由地面上升至100 km处,据其可能探测到的现象。据此完成18~19题。
18.探空气球记录的随高度增加而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
A.递减→递增→递减→递增 B.一直递增
C.递增→递减→递增→递减 D.一直递减
19.探空气球探测到水汽集中在
A.平流层 B.对流层 C.电离层 D.高层大气
霞是大气中悬浮颗粒物对阳光的削弱作用的结果,空气中的尘埃和水汽越多,其色彩越显著。意大利普利亚以落霞壮美著称。读图9,完成20~21题。
20.霞的形成主要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A.选择性反射
B.无选择吸收
C.选择性散射
D.无选择折射
21.普利亚最容易观赏到壮美落霞的季节是
A.春 B.夏 C.秋 D.冬
每年冬天,茶农都要为西湖龙井茶树防冻。以下是两种常见的防冻措施:①覆盖防寒(寒潮来前,用网纱等覆盖茶树蓬面,以保护茶树。如图10);②熏烟驱霜(晚霜来前,气温降至2 ℃左右时点火生烟,以减轻晚霜冻害。如图11)。据此完成22~23题。
22.图10中的网纱在冬季主要能够
A.阻隔霜冻直接接触叶面 B.防洪、防涝
C.防太阳暴晒 D.防病虫害
23.图11中的熏烟能够减轻霜冻,是因为烟雾能够
A.使地面温度增加,地面辐射增强
B.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烟尘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
C.使大气温度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
D.使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太阳辐射增强
区域小气候的形成与下垫面状况密切相关,图12是某一山区河谷某一时段等压面分布示意图,甲地附近夏季多夜雨。读图12,完成24~25题。
24.图示反映出
①时间是夜晚 ②时间是白天
③此时吹山风 ④此时吹谷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5.甲地附近夏季夜雨较多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A.夜晚的气温比白天的气温高,气流呈快速上升运动
B.夜晚的气温比周边山地的气温高,气流呈上升运动
C.夜晚的气温比白天的气温低,近地面水汽快速冷凝
D.夜晚的气温比周边山地的气温低,气流呈下沉运动
遵化市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注意事项:
1、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在试卷上答题。
2、答卷前请先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 二 总分
26 27 28 29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二、综合题(本题共4道小题,共50分)
26.(12分)读太阳系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写出下列数码所代表的行星名称:① 、③ 、④ 、⑤ 。
(2)地内行星(运行轨道在地球运行轨道和太阳之间的行星)在绕日运行的时候恰好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三者排成一条直线时,就会发生凌日现象。图中数码所代表的行星,可能出现凌日现象的是 (填数码)。
(3)若地球在海王星的轨道上运行,则会发生的现象有(   )
A.变为寒冷的“冰球”  B.体积将会变小
C.变为炎热的“火球”  D.大气层将会消失
(4)八颗行星的公转具有同向性、 和 的特征。
(5)地球虽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但也是一颗适于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地球上之所以有生命存在,是因为:①地球处在 的宇宙环境中;②地球自身具备适宜的 、 、 等条件。
评卷人 得分
27.(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 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降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看到这个消息,上海一中地理小组的同学特别感兴趣,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前去实地考察研究一番,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给这次考察命了名,并做了大量物质、知识上的准备工作。
(1)考察名称:______________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2)考察工具准备: 。
(3)结合相关材料,他们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①按成因分类,该地区的地下岩层多属于________岩;按地质年代,该区域较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________代。
②三叶虫生活时期该地应为________环境;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区应为__________环境。
(4)考察结论:根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们认为至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
①地理环境经历了 环境向 环境的演变。
②由不同化石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地壳经历了 (抬升、下降、水平)运动。
评卷人 得分
28.(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一位澳大利亚的游客在游记中写下这样一段话:这里的“十二使徒岩”,像哨兵一样站立在陡峭的石灰岩悬崖之前,守卫着澳大利亚大陆。这些宛如“十二使徒”的石柱群,是大自然造就的“海岸雕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随着岁月的洗礼,原来的“十二使徒”现在只余下七个……
(1)据下面短文,填写后半段内容,完成对“十二使徒岩”的形成过程的阐述。
“十二使徒岩”形成于海浪的侵蚀作用。在过去的1000到2000万年中,来自南部大洋的风暴和大风卷起巨浪,不断的侵蚀于相对松软的石灰石的悬崖,并在其上形成了许多洞穴,
(2)图中b与a比较,指出其明显变化并说明变化的自然原因。
(3)推测随着时间的推移,“十二使徒岩”海岸地带未来将会发生的自然变化。
评卷人 得分
29.(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东部沿海某滨海城市某学校开展了“海陆风现象及其影响”的小课题研究。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协助他们完成研究报告。
“海陆风现象及其影响”研究报告
(1)海陆风是滨海地区在一天之中,由于 差异,风向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更替而转换的现象。它是________环流的反映,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之一。
(2)在下图中用箭头画出近地面风向,并画出高空和近地面等压面。
(3)亲临海滨地区体验海陆风,下列说法不可信的是( )
A.海滨城市白天多出现云、雨和雾,夜间以晴朗天气为主
B.长发女郎夜晚面向大海,长发朝向内地方向飘起
C.陆风风力一般弱于海风
D.海风对抑制中午暑热,调节气候有一定作用
(4)内陆城市与海滨城市相比,热岛现象不明显的是 ;原因是

图1
图2
图3
淤积洲滩
牛轭湖
河流
天鹅洲岛
天鹅洲故道
黑瓦屋故道
长 江
长 江
图4
图5
N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