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卷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卷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4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06 08:39: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 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小铭从冰箱里取出了一块“老冰棍”,结果忘记吃了,导致冰棍熔化了,则熔化后的冰棍跟熔化前相比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冰棍的体积 B.冰棍的密度 C.冰棍的物态 D.冰棍的质量
2.“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小明对下列数据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100g
B.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
C.一般教学楼每层楼高约为3.1m
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
3.将7.5t换算成以千克为单位的正确换算式为(  )
A.7.5t=7.5t×1000kg=7500kg
B.7.5t=7.5×1000kg=7500kg
C.7.5t=7.5t×1000=7500kg
D.7.5t=7.5×1000=7500kg
4.用托盘天平称某物质质量过程中,小明按正确的顺序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当右盘放上10克砝码时,发现指针偏转情况如图所示,小明接下去的操作最合理的(  )
A.取下10克的砝码,向右移动游码
B.取下20克的砝码,向右移动游码
C.取下10克的砝码,换质量更小的砝码
D.取下20克的砝码,换质量更小的砝码
5.贝贝在学习了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后,练习用调节好平衡的天平测铁块的质量,他把铁块放在右盘,往左盘放32克砝码,并调节游码,当游码对应刻度为0.8克时,天平重新平衡,则该铁块的质量应为(  )
A.32克 B.32.8克 C.31.2克 D.30.4克
6.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将被测物体和砝码放反了,若天平平衡时,左盘放着100g和20g的砝码各一个,游码所在位置读数为5g,则物体的质量是(  )
A.126g B.122g C.118g D.115
7.航天飞机关闭发动机后正在太空中飞行。如果科学家要在其中进行实验,下列哪些操作不能正常进行(  )
A.用温度计测温度 B.用刻度尺测长度
C.用天平测质量 D.用电子表测时间
8.用托盘天平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既可行又较准确的方法是(  )
A.把一枚大头针放在天平上直接测量
B.把一枚大头针放在天平上多次测量,再求平均值
C.先测量出100枚大头针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
D.把一枚大头针放在一只纸杯中,测量出其总质量,再减去纸杯的质量
9.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为3:4,它们的体积之比为2:3,则它们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是(  )
A.2:1 B.1:2 C.9:8 D.8:9
10.某钢瓶内所装氧气的密度为12kg/m3,若在某天的气焊中用去其质量的,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  )
A.12kg/m3 B.9kg/m3 C.6kg/m3 D.3kg/m3
11.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m﹣V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的密度较大
B.甲的密度为0.5g/cm3
C.乙的密度随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D.甲、乙的密度之比为2:1
12.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体积相等的实心球,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是(  )
A.3:1 B.5:3 C.2:1 D.3:5
13.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根据数据给出的图象如图所示,则量杯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是(  )
A.20g,1.0×103kg/m3 B.60g,0.8×103kg/m3
C.60g,1.0×103kg/m3 D.20g,0.8×103kg/m3
14.下表中是四个金属块质量和体积的数据,其中三个是由同种材料制成,另一个是由不同种材料制成。分析数据可知,与众不同的金属块是(  )
金属块 质量m/g 体积V/cm3
甲 27 10
乙 54 20
丙 79 10
丁 81 30
A.甲 B.乙 C.丙 D.丁
15.一个瓶子最多能装下1kg的浓硫酸,则一定能装下1kg的下列液体是(  )
(ρ酒精=0.8×103kg/m3、ρ浓硫酸=1.8×103kg/m3、ρ水银=13.6×103kg/m3、ρ浓盐水=1.18×103kg/m3)
A.水银 B.酒精 C.水 D.浓盐水
16.三个相同的杯子,分别装有80g的盐水、水和酒精(ρ盐水>ρ水>ρ酒),比较它们的液面,液面最高的是(  )
A.盐水 B.酒精 C.水 D.无法判断
17.如图所示,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已知甲试管中的液体密度为ρ甲;乙试管中的液体密度为ρ乙,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ρ甲>ρ乙 D.无法判断密度
18.有一瓶可乐,被小明喝掉了一半,则剩下的一半(  )
A.其密度减半,质量减半
B.其质量减半,密度不变
C.其体积减半,密度也减半
D.其质量、体积、密度均减半
19.用量筒和水测小石块体积时,先在量筒内注入适盘的水。“适量”的标准是(  )
A.能淹没石块,放入石块后水看上去不多也不少
B.能淹没石块,且石块放入水中后水面不超过量程
C.能淹没石块,且放入石块后水面约在量筒中间
D.能淹没石块,且石块放入水中后水面不会溢出
20.为测出石块的密度,某同学先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所加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用量筒和水测石块的体积,其过程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石块的质量是46.8g
B.石块的体积是20cm3
C.石块的密度是2.34×103kg/m3
D.若先用量筒测石块的体积,接着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会导致测得石块的密度偏小
21.芳菲四月,春满沂河!临沂青河实验学校小王同学远足春游时,带回一杯沂河水。下面是他整理的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河水密度的步骤,你认为最合理的顺序是(  )
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②将适量河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河水的总质量m2
③将烧杯中的河水倒入量筒中,测出河水的体积V
④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河水的总质量m3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①
22.小梦从网上购买了家乡的土鸡蛋,与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一起测量土鸡蛋的密度。他们找来一架天平和一盒砝码,但缺少量筒,于是又找来一个烧杯、胶水滴管和一些水。他们利用这些仪器测量土鸡蛋的密度,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实验。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一个土鸡蛋的质量m1;②将土鸡蛋轻轻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使土鸡蛋浸没在水中,在烧杯壁上记下水面的位置,测出总质量为m2.③将土鸡蛋从水中取出后,向烧杯内缓慢加水至标记处,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3.根据步骤①②③即可得到鸡蛋的密度。则密度的表达式为(  )
A. B.
C. D.
23.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
B.1kg冰与1kg水的密度相等
C.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
D.节日放飞的气球可以飘在空中,是因为气球内部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
24.水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能源。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
B.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变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C.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
D.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25.有三个质量相等,外半径也相等的空心的铜球、铁球和铝球,已知ρ铜>ρ铁>ρ铝如果在三个球的空心部分灌满水,则灌水后,三个球的质量为m铜、m铁、m铝的的关系应该是(  )
A.m铜>m铁>m铝 B.m铜<m铁<m铝
C.m铜=m铁=m铝 D.m铁<m铜<m铝
二.填空题(共5小题)
26.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    上,使用前,将    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取砝码时,必须用    夹取。
27.如图所示,一只鸡蛋的质量50g,一只鹅蛋的质量0.26kg,鹅蛋质量是鸡蛋的    倍;将鸡蛋放进冰箱,温度降低、质量    (选填“减小”“增大”或“不变”);将鹅蛋带到月球,质量    (选填“减小”“增大”或“不变”)。
28.张鹏家买了一桶食用油,用去一半后,剩下的食用油的密度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食用油的密度为是0.8×103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1kg的水凝固成冰,其质量是    kg,体积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9.一瓶纯净水包装盒上标明容量500mL,将水倒出一半以后,剩余水的密度为   kg/m3;当水全部凝固成冰后,冰的质量为   kg,冰的体积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已知ρ冰=0.9×103kg/m3)
30.今年12月,超强寒流来袭,不少地方饮用水供水管在深夜会发生破裂,影响人们正常生活。这是因为:深夜水基本停止流动,当环境温度低于    ℃时,供水管中的水会结冰,而冰的密度比水小,供水管中的水结成冰后质量    ,体积    (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从而把水管胀裂。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31.学校课外兴趣小组欲测量小瓷杯的质量,操作如下:
(1)将天平放置于水平工作台上,将   移到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在调节平衡螺母时,天平指针如图甲所示,这时候应   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
(3)用此天平测量小瓷杯的质量时,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瓷杯的质量为   g。
32.小沂同学想测量一块矿石的密度,其探究步骤如下: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后发现指针在分度盘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矿石质量,如图乙所示,矿石的质量是    g。
(3)向量筒中倒入30mL水,然后把矿石缓慢放入量筒,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矿石的密度为    g/cm3。
(4)在向量筒中放入矿石时,如果不慎有水溅出,则测出的矿石密度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3.小芳的妈妈每年都要腌制一些鸡蛋,为了帮妈妈减轻一些负担,小芳提前配置了一定浓度的盐水,她想知道配置的盐水的浓度,就用天平和量筒进行测量。
(1)小芳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m1;
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得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如1图所示;
③把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得盐水的体积V,如图2所示;
④根据图中的数据利用公式求密度,请你帮小芳同学把如表填写完整:
空烧杯的质量m1/g 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g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cm3 盐水的密度ρ/g cm﹣3
①30 ②    ③    ④   
(2)经分析,小芳认为以上方法测出的盐水密度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为了减小误差,小芳认为只需对上述实验步骤的顺序进行调整即可,你认为她的调整后的顺序应该是    (填序号)。
四.计算题(共2小题)
34.《乌鸦喝水》的寓言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一个容积为0.95L的瓶内盛有750g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20g的同规格小石块投入瓶中,当乌鸦投了27枚同规格小石块后水面升到瓶口,乌鸦喝到了水。ρ水=1×103kg/m3,求:
(1)瓶内水的体积。
(2)瓶内27枚石块的总体积。
(3)石块的密度是多少kg/m ?
35.某烧杯装满水总质量为350g;放入一铁球后,溢出部分水,这时烧杯、水和铁球的总质量为500g;取出铁球后,烧杯和剩余水的总质量变为300g(ρ铁=8.0×103kg/m3,ρ酒=0.8×103kg/m3)。求:
(1)铁球是空心还是实心的?
(2)若铁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是多少cm3?
(3)若在空心部分装满酒精,球的总质量为多少?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 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小铭从冰箱里取出了一块“老冰棍”,结果忘记吃了,导致冰棍熔化了,则熔化后的冰棍跟熔化前相比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冰棍的体积 B.冰棍的密度 C.冰棍的物态 D.冰棍的质量
【解答】解:冰棍熔化成水,质量不变,密度变大,所以体积变小,故A不符合题意;
冰棍熔化成水后,密度变大,故B不符合题意;
冰棍由固态熔化成液态,物态发生了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温度、所处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所以冰棍的质量不变,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小明对下列数据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100g
B.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
C.一般教学楼每层楼高约为3.1m
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
【解答】解: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故A错误;
B、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25℃,故B错误;
C、一般教学楼每层楼高约为3.1m,符合实际,故C正确;
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故D错误。
故选:C。
3.将7.5t换算成以千克为单位的正确换算式为(  )
A.7.5t=7.5t×1000kg=7500kg
B.7.5t=7.5×1000kg=7500kg
C.7.5t=7.5t×1000=7500kg
D.7.5t=7.5×1000=7500kg
【解答】解:
A、“7.5t×1000kg”得到的单位不存在。此选项错误;
B、进率及过程正确。此选项正确;
C、“7.5t×1000”≠7500kg.此选项错误;
D、“7.5×1000”缺少单位。此选项错误。
故选:B。
4.用托盘天平称某物质质量过程中,小明按正确的顺序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当右盘放上10克砝码时,发现指针偏转情况如图所示,小明接下去的操作最合理的(  )
A.取下10克的砝码,向右移动游码
B.取下20克的砝码,向右移动游码
C.取下10克的砝码,换质量更小的砝码
D.取下20克的砝码,换质量更小的砝码
【解答】解:由图可知,当右盘放上10g砝码时,指针偏右,说明砝码的质量偏大,则取下10g的砝码,换质量更小的5g砝码。
故选:C。
5.贝贝在学习了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后,练习用调节好平衡的天平测铁块的质量,他把铁块放在右盘,往左盘放32克砝码,并调节游码,当游码对应刻度为0.8克时,天平重新平衡,则该铁块的质量应为(  )
A.32克 B.32.8克 C.31.2克 D.30.4克
【解答】解:当把铁块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时,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示数,即m=32g﹣0.8g=31.2g。
故选:C。
6.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将被测物体和砝码放反了,若天平平衡时,左盘放着100g和20g的砝码各一个,游码所在位置读数为5g,则物体的质量是(  )
A.126g B.122g C.118g D.115
【解答】解:
用天平称量时,无论放置情况如何,一定是左盘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物体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将被测物体和砝码放反了,即砝码放到了左盘,物体放到了右盘,
所以砝码的质量=物体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则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所以物体的质量:m=100g+20g﹣5g=115g。
故选:D。
7.航天飞机关闭发动机后正在太空中飞行。如果科学家要在其中进行实验,下列哪些操作不能正常进行(  )
A.用温度计测温度 B.用刻度尺测长度
C.用天平测质量 D.用电子表测时间
【解答】解:航天飞机在太空中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A、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工作的,与重力无关,则在航天飞机内可以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故A不符合题意。
B、用刻度尺测长度,跟重力没有关系,实验能正常进行,故B不符合题意。
C、天平的实质是等臂杠杆,如果没有重力,物体和砝码对托盘没有了压力,无论天平两端加质量多大的物体,都能使天平平衡,所以在航天飞机内不能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C符合题意。
D、电子表测时间,跟重力没有关系,实验能正常进行,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用托盘天平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既可行又较准确的方法是(  )
A.把一枚大头针放在天平上直接测量
B.把一枚大头针放在天平上多次测量,再求平均值
C.先测量出100枚大头针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
D.把一枚大头针放在一只纸杯中,测量出其总质量,再减去纸杯的质量
【解答】解:AB、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小于天平的分度值,直接放在天平上测是测不出质量的,故AB不正确;
C、先称出100枚大头针的总质量,用所得数据除以大头针的个数100就可以算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故C正确;
D、由于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太小,所以用天平测量1枚大头针的质量和测一只纸杯的质量是区分不开的,故D不正确;
故选:C。
9.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为3:4,它们的体积之比为2:3,则它们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是(  )
A.2:1 B.1:2 C.9:8 D.8:9
【解答】解: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为=,它们的体积之比为=,
则它们的密度之比:
==×=×=。
故选:C。
10.某钢瓶内所装氧气的密度为12kg/m3,若在某天的气焊中用去其质量的,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  )
A.12kg/m3 B.9kg/m3 C.6kg/m3 D.3kg/m3
【解答】解:设钢瓶的容积为V,
由ρ=得,
原来钢瓶里氧气的质量:m0=ρ0V,
用去了其中的,剩余氧气的质量:
m′=m0=ρ0V,
因为瓶内氧气的体积不变,
所以剩余氧气的密度:
ρ′===ρ0=×12kg/m3=3kg/m3。
故选:D。
11.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m﹣V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的密度较大
B.甲的密度为0.5g/cm3
C.乙的密度随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D.甲、乙的密度之比为2:1
【解答】解:ABD、由图象知,当两种物质质量相同m=8g时,甲的体积V甲=4cm3,乙的体积V乙=8cm3,
甲物质的密度:
ρ甲===2g/cm3,
乙物质的密度:
ρ乙===1g/cm3;
所以甲物质的密度较大,ρ甲:ρ乙=2g/cm3:1g/cm3=2:1,故AB错误、D正确;
C、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质的种类、所处的状态有关,而与质量、体积大小无关,故C错误。
故选:D。
12.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体积相等的实心球,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是(  )
A.3:1 B.5:3 C.2:1 D.3:5
【解答】解:因天平平衡时,天平左右两侧物体的质量相等,
所以,2m甲+m乙=m甲+4m乙,
整理可得:m甲=3m乙,
又因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
所以,由ρ=可得:ρ甲V=3ρ乙V,
整理可得:ρ甲:ρ乙=3:1。
故选:A。
13.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根据数据给出的图象如图所示,则量杯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是(  )
A.20g,1.0×103kg/m3 B.60g,0.8×103kg/m3
C.60g,1.0×103kg/m3 D.20g,0.8×103kg/m3
【解答】解:
(1)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0时,即量杯中没有装液体时,质量m=20g,这就是量杯的质量;
(2)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60cm3时,液体的质量为80g﹣20g=60g,
则液体的密度ρ===1g/cm3=1×103kg/m3。
故选:A。
14.下表中是四个金属块质量和体积的数据,其中三个是由同种材料制成,另一个是由不同种材料制成。分析数据可知,与众不同的金属块是(  )
金属块 质量m/g 体积V/cm3
甲 27 10
乙 54 20
丙 79 10
丁 81 30
A.甲 B.乙 C.丙 D.丁
【解答】解:甲的密度:ρ甲===2.7g/cm3,
乙的密度:ρ乙===2.7g/cm3,
丙的密度:ρ丙===7.9g/cm3,
丁的密度:ρ丁===2.7g/cm3,
比较可知,与众不同的金属块是C。
故选:C。
15.一个瓶子最多能装下1kg的浓硫酸,则一定能装下1kg的下列液体是(  )
(ρ酒精=0.8×103kg/m3、ρ浓硫酸=1.8×103kg/m3、ρ水银=13.6×103kg/m3、ρ浓盐水=1.18×103kg/m3)
A.水银 B.酒精 C.水 D.浓盐水
【解答】解:瓶子容积V相同,装满硫酸m=1kg,若要装下1kg的其它液体,
根据ρ=得,ρ液>ρ酸,
题中水银的密度大于硫酸的密度,所以能装下1kg的水银。
故选:A。
16.三个相同的杯子,分别装有80g的盐水、水和酒精(ρ盐水>ρ水>ρ酒),比较它们的液面,液面最高的是(  )
A.盐水 B.酒精 C.水 D.无法判断
【解答】解:已知盐水、水和酒精的质量相同,且ρ盐水>ρ水>ρ酒,由可知酒精的体积最大,三个杯子相同,由V=sh可知,酒精液面最高,故B正确。
故选:B。
17.如图所示,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已知甲试管中的液体密度为ρ甲;乙试管中的液体密度为ρ乙,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ρ甲>ρ乙 D.无法判断密度
【解答】解:由图甲、乙可知,乙试管中液体的体积比甲试管中液体的体积更大,而它们的质量相等,由ρ=可知,甲试管中液体的密度比乙试管中液体的密度更大,即ρ甲>ρ乙,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8.有一瓶可乐,被小明喝掉了一半,则剩下的一半(  )
A.其密度减半,质量减半
B.其质量减半,密度不变
C.其体积减半,密度也减半
D.其质量、体积、密度均减半
【解答】解:一瓶可乐被小明喝掉了一半,质量和体积都减小,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的大小不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则剩下的可乐的密度不变。
故选:B。
19.用量筒和水测小石块体积时,先在量筒内注入适盘的水。“适量”的标准是(  )
A.能淹没石块,放入石块后水看上去不多也不少
B.能淹没石块,且石块放入水中后水面不超过量程
C.能淹没石块,且放入石块后水面约在量筒中间
D.能淹没石块,且石块放入水中后水面不会溢出
【解答】解:采用“排水法”测量其体积,为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石块必须全部浸没在水中,同时石块放入水中后水面不超过量筒的最大测量值。
因此,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0.为测出石块的密度,某同学先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所加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用量筒和水测石块的体积,其过程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石块的质量是46.8g
B.石块的体积是20cm3
C.石块的密度是2.34×103kg/m3
D.若先用量筒测石块的体积,接着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会导致测得石块的密度偏小
【解答】解:
A、图甲中石块的质量m=20g+20g+5g+1.8g=46.8g,故A正确;
B、图乙中水的体积为20mL,水和石块的总体积为40mL,石块的体积V=40mL﹣20mL=20mL=20cm3,故B正确;
C、石块的密度ρ===2.34g/cm3=2.34×103kg/m3,故C正确;
D、若先用量筒测石块的体积,石块从量筒中取出会沾有水,再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时,所测质量偏大,根据ρ=知,测量的密度值会偏大,故D错误。
故选:D。
21.芳菲四月,春满沂河!临沂青河实验学校小王同学远足春游时,带回一杯沂河水。下面是他整理的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河水密度的步骤,你认为最合理的顺序是(  )
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②将适量河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河水的总质量m2
③将烧杯中的河水倒入量筒中,测出河水的体积V
④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河水的总质量m3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①
【解答】解:为减少误差,不必测空杯的质量;
根据测量液体密度的步骤可知,
②首先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横梁平衡;然后用天平称出盛有河水的烧杯的总质量m2;
③再把烧杯中的河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河水体积V;
④最后用天平称出剩余河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3;
故选:B。
22.小梦从网上购买了家乡的土鸡蛋,与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一起测量土鸡蛋的密度。他们找来一架天平和一盒砝码,但缺少量筒,于是又找来一个烧杯、胶水滴管和一些水。他们利用这些仪器测量土鸡蛋的密度,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实验。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一个土鸡蛋的质量m1;②将土鸡蛋轻轻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使土鸡蛋浸没在水中,在烧杯壁上记下水面的位置,测出总质量为m2.③将土鸡蛋从水中取出后,向烧杯内缓慢加水至标记处,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3.根据步骤①②③即可得到鸡蛋的密度。则密度的表达式为(  )
A. B.
C. D.
【解答】解:由题意知,鸡蛋排开水的质量:
m排水=m1+m3﹣m2,
因物体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
所以,由ρ=得鸡蛋的体积:
V=V排==﹣,
鸡蛋的密度:
ρ===;
A、B、D错误,只有C正确;
故选:C。
23.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
B.1kg冰与1kg水的密度相等
C.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
D.节日放飞的气球可以飘在空中,是因为气球内部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
【解答】解:A、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质量不变,体积变小,故密度变大,故该选项正确;
B、根据ρ=可知,1kg冰与1kg水,质量相同时,冰的体积大,故密度小,故该选项错误;
C、自行车的体积一定,由m=ρV可知,材料的密度越小,自行车的质量越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小的材料制造,故该选项错误;
D、节日放飞的气球中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密度,气球受到的空气的浮力大于自身重力,所以漂浮在空中,故该选项错误;
故选:A。
24.水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能源。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
B.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变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C.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
D.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解答】解:AC、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
它不随物体自身的质量或体积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石头裂开后密度不变,故A错误,C错误;
BD、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与状态无关,所以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但密度减小,
根据公式ρ=得,V=,所以体积变大而使石头裂开,故B错误,D正确。
故选:D。
25.有三个质量相等,外半径也相等的空心的铜球、铁球和铝球,已知ρ铜>ρ铁>ρ铝如果在三个球的空心部分灌满水,则灌水后,三个球的质量为m铜、m铁、m铝的的关系应该是(  )
A.m铜>m铁>m铝 B.m铜<m铁<m铝
C.m铜=m铁=m铝 D.m铁<m铜<m铝
【解答】解:已知三个空心金属球的外半径相等,因此三个金属空心球的体积相等;
又已知三个空心金属球的质量相等,因此三种金属的质量关系:m铁球=m铝球=m铜球,
三种金属的密度关系ρ铜>ρ铁>ρ铝,
由ρ=可得,金属的体积关系:V铝>V铁>V铜,所以三个球的空心部分的关系:V铝空<V铁空<V铜空,
所以若在空心部分注满水后,总质量最大的是铜球,总质量最小的是铝球,即m铜>m铁>m铝。
故选:A。
二.填空题(共5小题)
26.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  水平台 上,使用前,将  游码 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取砝码时,必须用  镊子 夹取。
【解答】解: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使用前,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
取砝码时,必须用镊子夹取。
故答案为:水平台;游码;镊子。
27.如图所示,一只鸡蛋的质量50g,一只鹅蛋的质量0.26kg,鹅蛋质量是鸡蛋的  5.2 倍;将鸡蛋放进冰箱,温度降低、质量  不变 (选填“减小”“增大”或“不变”);将鹅蛋带到月球,质量  不变 (选填“减小”“增大”或“不变”)。
【解答】解:0.26kg=260g,鹅蛋质量是鸡蛋的倍;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温度、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鸡蛋温度改变,质量不变,将鹅蛋带到月球,位置变了但质量不变。
故答案为:5.2;不变;不变。
28.张鹏家买了一桶食用油,用去一半后,剩下的食用油的密度  不变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食用油的密度为是0.8×103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体积是1m3的食用油的质量为0.8×103kg ;1kg的水凝固成冰,其质量是  1 kg,体积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答】解:(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都无关,所以,一桶食用油,用去一半后,剩下的食用油的密度不变;
(2)食用油的密度为是0.8×103kg/m3,由密度定义可知,它的物理意义是体积1m3的食用油的质量为0.8×103kg;
(3)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温度和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将它凝固成冰是状态变了,但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改变,所以其质量不会改变仍为1kg;水凝固成冰后密度变小,由V= 可知,体积变大。
故答案为:不变;体积是1m3的食用油的质量为0.8×103kg;1;变大。
29.一瓶纯净水包装盒上标明容量500mL,将水倒出一半以后,剩余水的密度为 1.0×103 kg/m3;当水全部凝固成冰后,冰的质量为 0.5 kg,冰的体积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已知ρ冰=0.9×103kg/m3)
【解答】解:
(1)将水倒出一半后,质量和体积都减小一半,但密度不变,仍然为1×103kg/m3;
(2)装满水时水的体积V水=V=500mL=500cm3,
由ρ=得,装满水的质量:
m水=ρ水V水=1g/cm3×500cm3=500g=0.5kg;
当水全部凝固成冰后,质量不变,冰的质量等于水的质量,仍然为0.5kg;
由ρ=得,冰的体积:V冰=,
因为质量不变、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比较可知,冰全部熔化后,状态变化、质量不变,体积变大。
故答案为:1.0×103;0.5;变大。
30.今年12月,超强寒流来袭,不少地方饮用水供水管在深夜会发生破裂,影响人们正常生活。这是因为:深夜水基本停止流动,当环境温度低于  0 ℃时,供水管中的水会结冰,而冰的密度比水小,供水管中的水结成冰后质量  不变 ,体积  变大 (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从而把水管胀裂。
【解答】解:气温低于0℃时,自来水管里的水从表面开始凝固,而冰的密度比水小,水凝固过程中质量不变,由于密度变小,所以由公式V=可知冰的密度比水小,可知,其体积变大,从而把自来水管胀裂。
故答案为:0;不变;变大。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31.学校课外兴趣小组欲测量小瓷杯的质量,操作如下:
(1)将天平放置于水平工作台上,将 游码 移到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在调节平衡螺母时,天平指针如图甲所示,这时候应 向左 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
(3)用此天平测量小瓷杯的质量时,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瓷杯的质量为 27.4 g。
【解答】解:(1)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2)由图甲可知指针偏向右,说明右边较重,故应向左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
(3)由图乙可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砝码的质量为20g、5g,游码所对的刻度值为2.4g,
则小瓷杯的质量为:m=20g+5g+2.4g=27.4g。
故答案为:(1)游码;(2)向左;(3)27.4。
32.小沂同学想测量一块矿石的密度,其探究步骤如下: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后发现指针在分度盘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右 (选填“左”或“右”)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矿石质量,如图乙所示,矿石的质量是  78.6 g。
(3)向量筒中倒入30mL水,然后把矿石缓慢放入量筒,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矿石的密度为  2.62 g/cm3。
(4)在向量筒中放入矿石时,如果不慎有水溅出,则测出的矿石密度会  偏大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解答】解:(1)调节天平平衡时要将平衡螺母向指针偏转的相反方向调节,已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所以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2)由图可知砝码的质量为75g,游码的示数为3.6g,则物体的质量为75g+3.6g=78.6g;
(3)由图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2mL,此时放入矿石后,量筒中水和矿石的总体积为60mL,放入物体前,量筒中水的体积为30mL,则物体的体积为60mL﹣30mL=30mL=30cm3
则矿石的密度为:ρ===2.62g/cm3;
(4)在向量筒放入矿石时,如果不慎有水溅出,会导致石头体积的测量结果偏小,通过密度的计算公式:ρ=可知会导致密度测量结果偏大。
故答案为:(1)右;(2)78.6g;(3)2.62;(4)偏大。
33.小芳的妈妈每年都要腌制一些鸡蛋,为了帮妈妈减轻一些负担,小芳提前配置了一定浓度的盐水,她想知道配置的盐水的浓度,就用天平和量筒进行测量。
(1)小芳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m1;
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得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如1图所示;
③把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得盐水的体积V,如图2所示;
④根据图中的数据利用公式求密度,请你帮小芳同学把如表填写完整:
空烧杯的质量m1/g 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g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cm3 盐水的密度ρ/g cm﹣3
①30 ② 76  ③ 40  ④ 1.15 
(2)经分析,小芳认为以上方法测出的盐水密度比真实值  偏大 (选填“偏大”或“偏小”),为了减小误差,小芳认为只需对上述实验步骤的顺序进行调整即可,你认为她的调整后的顺序应该是  ②③①④。 (填序号)。
【解答】解:(1)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40mL=40cm3,烧杯液体总质量m2=50g+20g+5g+1g=76g,
盐水的密度ρ====1.15g/cm3;
(2)此方法中量筒上还会沾有一定质量的液体,使的测量的盐水的体积变小,根据密度公式可知,盐水密度值比真实值偏大;
为减小误差,正确的实验步骤修改为②③①④,这样能减小误差。
故答案为:(1)76;40;1.15;(2)偏大;②③①④。
四.计算题(共2小题)
34.《乌鸦喝水》的寓言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一个容积为0.95L的瓶内盛有750g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20g的同规格小石块投入瓶中,当乌鸦投了27枚同规格小石块后水面升到瓶口,乌鸦喝到了水。ρ水=1×103kg/m3,求:
(1)瓶内水的体积。
(2)瓶内27枚石块的总体积。
(3)石块的密度是多少kg/m ?
【解答】解:
(1)水的密度ρ水=1×103kg/m3=1g/cm3,
由ρ=可得瓶内水的体积:
V水===750cm3;
(2)瓶子容积V容=0.95L=0.95dm3=950cm3,
瓶内石块的总体积:
V石=V容﹣V水=950cm3﹣750cm3=200cm3;
(3)27块小石块的总质量:
m石=27×m=27×20g=540g,
石块的密度:
ρ===2.7g/cm3=2.7×103kg/m3。
答:(1)瓶内水的体积为750cm3;
(2)瓶内27枚石块的总体积为200cm3;
(3)石块的密度为2.7×103kg/m3。
35.某烧杯装满水总质量为350g;放入一铁球后,溢出部分水,这时烧杯、水和铁球的总质量为500g;取出铁球后,烧杯和剩余水的总质量变为300g(ρ铁=8.0×103kg/m3,ρ酒=0.8×103kg/m3)。求:
(1)铁球是空心还是实心的?
(2)若铁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是多少cm3?
(3)若在空心部分装满酒精,球的总质量为多少?
【解答】解:(1)铁球质量:m铁=m2﹣m3=500g﹣300g=200g,
排开水质量:m排=m1﹣m3=350g﹣300g=50g,
已知ρ水=1.0×103kg/m3=1g/cm3,ρ铁=8.0×103kg/m3=8g/cm3,ρ酒=0.8×103kg/m3=0.8g/cm3
由ρ=可得,
铁球体积:V球=V排===50cm3,
实际用铁体积:V铁===25cm3,
因为V铁<V球,所以铁球是空心的;
(2)空心部分体积为:V=V球﹣V铁=50cm3﹣25cm3=25cm3;
(3)酒精质量:m酒=ρ酒V空=0.8g/cm3×25cm3=20g;
总质量:m=m酒+m铁=20g+200g=220g。
答:(1)铁球是空心的;
(2)若铁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是25cm3;
(3)若在空心部分装满酒精,球的总质量为220g。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2/1/5 17:25:25;用户:思考乐中学部;邮箱:zhangmian@;学号:21487918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