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笔记》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同步单元检测: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文档属性

名称 《名师笔记》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同步单元检测: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1-06 22:20: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马克思、恩格斯说:“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种社会科学、社会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发明家”是指(  )
A.科学社会主义者 B.空想社会主义者
C.巴黎公社领导人 D.第一国际领导人
2.“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恩格斯这句话指的是(  )
A.法国的启蒙思想 B.马克思主义理论
C.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D.人文主义思想
3.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公开宣布必须用革命的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第一次实践了这一观点的是(  )
A.第一国际 B.巴黎公社
C.俄国十月革命 D.新中国成立
4.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伟大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联合 B.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
C.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D.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5.“它无疑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的所有国家的千百万工人共同的纲领。”(恩格斯)这句话中的“纲领”是指(  )
A.《共产党宣言》 B.《和平法令》
C.《四月提纲》 D.《国际歌》
6.有人说二月革命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短短8天之内,俄国变成了一个‘自由’的国家”。这里“自由”的含义是(  )
A.俄国人获得了和平和面包 B.俄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C.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D.建立了工兵苏维埃政权
7.阅读漫画《革命后的俄国士兵》,指出士兵们在革命胜利后不可能遇到的现象是(  )
A.政府退出一战,自己不必去前线打仗
B.残酷威严的沙皇再也不能胡作非为
C.首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怪现象
D.许多大城市逐渐被布尔什维克党控制
8.如图所示是芬兰坦佩雷列宁博物馆内收藏的列宁在1917年8月9日越过俄、芬边境时使用的假身份证。证上化名是伊万诺夫,职务是火车机车司炉。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
①此时临时政府使用武力镇压革命 ②表明《四月提纲》得到临时政府的认同 ③此时夺取政权的时机日渐成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9.苏联解体后,每年11月7日,俄罗斯人民还要以各种方式纪念十月革命,假如你是一名俄罗斯共产党党员,要参加十月革命胜利周年庆祝活动,其中最有纪念意义的地方是(  )
A.莫斯科 B.斯大林格勒
C.海参崴 D.彼得格勒
10.下列发生在俄国的历史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 ②列宁发表《四月提纲》 ③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④十月革命胜利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11.在中国共产党的某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共产国际代表萨发洛夫发表讲话,指出:“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外国的压迫下解放出来,比如把督军推倒,把土地收归国有。”由此可以判断出这次大会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七大”
12.如果我们上网搜索下图中的历史信息,应输入的“关键词”是(  )
  遵义会议旧址       飞夺泸定桥          过草地
A.国民革命 B.红军长征
C.战略大决战 D.渡江战役
13.某同学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文字:“1937年9月,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声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中国共产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他不知该材料的真伪,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应该是真的,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国共再次合作而做出了努力
B.应该是真的,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始终坚持三民主义
C.应该是假的,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期间的目标是反对日本侵略
D.应该是假的,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与三民主义格格不入
14.某本书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林彪在一次遛马时,被国民党一士兵误伤,阎锡山命令将林彪送到山西最好的医院去治疗,还把这件事向延安做了解释。该场景最有可能发生在(  )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5.
沈同衡作于1938年《“武运”岂能长久》的漫画反映了(  )
①日本统治者企图以武力征服世界 ②日本民众存在厌战心理 ③日本侵略已经进入失败境地 ④日本法西斯是中日人民的共同敌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1940年,周恩来在重庆与当时的棋王谢侠逊对弈时一语双关地说:“明人重炮,清人重马,我们应该重兵卒。”周恩来的话反映了(  )
A.周恩来深谙历史知识
B.放弃炮马,亦和亦战,能扭转中国战局
C.中国国民党只依靠政府军队抗战
D.中国共产党依靠群众,实行全面抗战
17.1942年1月2日,蒋介石接受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建议,出任中国战区(包括泰国、越南等国)最高司令。22日,罗斯福任命史迪威出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兼中美印战区美军司令官。这表明(  )
A.中国抗战是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B.美国干涉中国内政
C.中国军队接受美国人的领导 D.国共两党开始合作抗战
18.1945年秋,毛泽东在重庆将词《沁园春·雪》赠予柳亚子先生,毛泽东此次重庆之行(  )
A.签署了“双十协定” B.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
C.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D.通过了《共同纲领》
19.陈毅在一首诗中写道:“江汉飞传刘邓捷,中原重见李郑回。陈谢挥戈下宛洛,聂杨立马薄燕台。”诗词反映的是(  )
A.解放军粉碎敌人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B.解放军粉碎敌人对山东的重点进攻
C.解放军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
D.解放军开始进行战略决战
20.1872年在《共产党宣言》发表24周年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宣言》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①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 ②中国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③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开始向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④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非选择题(第21题15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9分,共5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巴黎公社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在政权建设方面,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和议会,代之以国民自卫队,并建立了工人阶级自己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机构,还规定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在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规定公职人员的薪金不许超过熟练工人的最高工资即年薪6 000法郎;等等。但是,公社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也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取得联系,更没有发动广大农民,造成后来财政拮据,孤军奋战。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
材料二 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马克思的《法兰西内战》
材料三 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的等级制度,宣布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权利平等,废除教会的一切特权。苏维埃政权接管银行、铁路,对企业开始实行工人监督,后来将大企业收归国有;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世界近代现代史·下》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三分析巴黎公社革命与苏维埃政府革命措施的相同点。(4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巴黎公社与苏维埃政府之间的关系。(6分)
(3)苏维埃政府的革命措施与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相比较有哪些主要的进步性?(5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俄国人介绍的。……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四卷,
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从材料一中可看出,毛泽东认为中国要走什么样的路?在革命道路问题上以后又有什么发展?(4分)
(2)遵义会议在党的发展历史上是一个重要“里程碑”,请说明理由。(4分)
(3)材料三说明什么问题?作为“里程碑”,它与材料二又有什么不同?(4分)
(4)学习了近现代史,请续写一个你认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事件名称,并说明理由。(4分)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强调党今后的任务是“要以我们的军队来发展土地革命”。实现这一斗争策略的具体方针是:第一、要更加注意与资产阶级争领导权;第二、要由下而上地注意争取群众;第三、要在暴动中组织共产党人占多数的、工农民权独裁的临时革命政府。
——瞿秋白“八七会议”上的报告
材料二 中共中央再次郑重向全国宣言:(1)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斗争。(2)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3)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统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4)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材料三 我全民族面前的重大任务是:巩固国内团结,保证国内和平,实现民主,改善民生,以便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的统一,建设独立自主与富强的新中国,并协同英美苏及一切盟邦巩固国际间的持久和平。
我们必须坚持和平、民主、团结,为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
——1945年8月25日发表的《对于目前时局的宣言》
材料四 中共方面……表示迅速将其所领导下散布在广东、浙江、苏南、皖南、皖中、湖南、湖北、河南(豫北不在内)各地之部队,由上述地区,逐次撤退,应整编的军队调至陇海路以北及苏北皖北的解放区集中。 ——《双十协定》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出革命发展的倾向是什么?这种倾向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是什么?(4分)
(2)材料二所强调的中心任务是否脱离了中共“二大”的精神?请说明你的理由。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变化,你能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有何发展方向?说明你的理由。(5分)
(3)据材料三归纳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的目的。材料四是如何体现材料三的精神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的做法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8分)
(4)通过以上材料,你得出的认识是什么?(2分)
【答案解析】
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
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1.B [材料出自于《共产党宣言》,上下文是“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种社会科学、社会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社会的活动要由他们个人的发明活动来代替,解放的历史条件要由幻想的条件来代替,……”,故选B项。]
2.C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反映了早期无产阶级的愿望,早期无产阶级缺乏科学理论作指导,在思想上还不够成熟,因而不可能提出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
3.B [巴黎公社成立后,采取一系列措施,推翻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国家机器,第一次实践了马克思的思想。]
4.C [1848年马克思主义诞生时,世界上还没有社会主义国家,更谈不上社会主义建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诞生在1917年。故C项说法错误。]
5.A [注意关键信息“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共同的纲领”,四个选项中只有《共产党宣言》符合这一点。]
6.B [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建立起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
7.A [由漫画中的文字可知图中现象应发生在二月革命后,此时,掌权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仍继续对外战争。]
8.C [依据所学知识,1917年7月,临时政府用武力镇压革命,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故①③正确;正是由于《四月提纲》提出要实现社会主义革命,才会遭到临时政府武力镇压,故②不正确。]
9.D [参加庆祝活动最有纪念意义的地方非革命爆发的地点莫属,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工人士兵起义,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
10.A [①是在1917年3月,②是在1917年4月,③是在1917年7月,④是在1917年11月,故答案为A。]
11.B [“把中国从外国的压迫下解放出来”实质上是要求反对帝国主义,结合党的历次大会的内容可知B项最佳。]
12.B [遵义会议、飞夺泸定桥、过草地都发生于长征途中。]
13.A [材料信息“中国共产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与1937年9月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进而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史实是相互印证的。]
14.C [从题目中“误伤”、“向延安解释”,可知该场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日。]
15.D [从漫画内容及创作时间判断可知没有反映出③,“日本已进入失败境地”是在1945年,与题干不相符,故排除。]
16.D [注意抓住题干中的信息“1940年”“周恩来”“我们应该重兵卒”,由此可以判断出答案为D。]
17.A [注意1942年这个时间信息,这个时期正处于中国的抗日战争时期,材料表明中美联合抗日,中国抗战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故A正确。中美联合抗日不能简单说是美国干涉中国内政,故B错误,C、D的说法与材料信息不符。]
18.A [抗战胜利后,1945年8月,毛泽东应蒋介石之邀到重庆谈判,经过商谈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立了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B项是1946年重庆政协会议内容;C项是1947年中共颁布的;D项是1949年北平新政协内容。]
19.C [这几句诗反映了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的史实,反映的是解放军开展战略反攻。]
20.A [“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是指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中国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都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典范。③④体现不出这一观点。]
21.(1)都打碎了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了新的无产阶级国家机器;剥夺了资本家的资本,交给工人监督管理,体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特征。
(2)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体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趋势,其经验教训对苏维埃政府是十分宝贵的。苏维埃政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将巴黎公社的理想加以充实完善,变成现实。
(3)将银行收归国有,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团结了农民阶级,形成工农联盟,有利于政权巩固。
22.(1)走俄国人的路(或城市中心论)。秋收起义后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2)遵义会议纠正错误的军事和组织路线,改组中央领导机构,重新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从此红军扭转了长征初期被动挨打局面,革命形势转危为安。
(3)新中国的成立表明中国革命道路的成功,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使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始了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
(4)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一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也可选其他事件,言之有理即可)
23.(1)倾向: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将资产阶级作为革命的对象。
影响:缩小了革命阵营,增加了革命的难度,埋下了“左”倾错误的祸根。
(2)是否脱离:没有。理由:民族独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之一,是当时最主要的任务。
方向: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理由:中国共产党能依据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调整政策,推动革命事业的深入发展。
(3)目的:实现中国的独立、自由、富强;巩固世界的持久和平。
体现:让出八个解放区,收拢整编领导下的军队。
积极影响: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诚意和团结精神,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避免了革命力量的过于分散,为将来的斗争奠定了基础。
(4)中国共产党始终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己任,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斗争策略,在斗争中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