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7年级科学下册第1.4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豌豆种子萌发的条件,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处于休眠期的种子也可完成此探究实验
B.必须放置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中
C.A和C对照可研究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D.为增加实验的可靠性应适当增加种子数量
2.为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某兴趣小组用一定浓度的硫酸溶液模拟酸雨,室温下用黄豆种子做如下实验。有关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种子数 每天定时喷洒 温度 发芽率
1 100粒 适量的模拟酸雨 7%
2 100粒 适量的清水 91%
A.设置1、2两组实验是为了形成对照
B.两组实验温度可以同时控制在100℃
C.应选取饱满、未损伤的种子作实验材料
D.由实验数据可知:酸雨会抑制种子的萌发
3.如图是菜豆种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菜豆种子只有一片子叶
B.完整的胚由胚芽、胚轴和胚根组成
C.将来发育成叶的结构是图中的种皮
D.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物质的是子叶
4.如图为探究某地区外来植物大蒜芥对水杨梅、路边青两种本地植物种子发芽影响的研究结果。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第1周,A’、B’两组种子的发芽率为0只是受到大蒜芥的影响
B.第2~5周,时间越长大蒜芥对路边青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越显著
C.水杨梅种子发芽率比路边青种子发芽率低是大蒜芥作用的结果
D.大蒜芥对水杨梅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比对路边青的抑制作用大
5.我们所食用的大米是由水稻的果实(稻谷)加工而来,大米中的主要营养物质来自水稻种子的哪一结构( )
A.胚芽 B.胚根 C.胚乳 D.子叶
6.为研究植物种子的萌发是否与光有关,某科学家以蚕豆、烟草、苋菜的种子为材料做了在见光和不见光条件下的发芽实验,得到数据如下表。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蚕豆种子发芽率 烟草种子发芽率 苋菜种子发芽率
见光 97.1% 98.5% 1.8%
不见光 96.8% 2.4% 96.6%
A.烟草种子发芽时需要提供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光照
B.蚕豆种子萌发初期,由胚乳提供营养
C.光照能抑制苋菜种子的萌发
D.光照对蚕豆种子的萌发无明显的影响
7.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下列关于菜豆种子播种及萌发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播种前翻耕土壤,能为大豆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空气
B.播种在肥沃土壤中的种子,能吸收更多的营养,利于种子萌发
C.光照充足有利于种子萌发
D.播种后给土壤浇水,是为了保持土壤松软,便于子叶出土
8.如图所示甲、乙分别为大黄杨植物体上保留顶芽和剪去顶芽的枝条,从枝条的发育情况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枝条具有顶端优势,抑制了侧芽的生长
B.乙枝条由于打破了顶端优势,侧枝较快发展
C.甲枝条更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有利于开花结果提高产量
D.乙枝条的措施在园林绿化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探究题
9.小柯同学看到外公用绿豆自制豆芽时,总要先将绿豆浸泡半天,而且发现某些种皮破损的绿豆种子也能萌发,并且萌发更快(图甲)。结合课本知识,他做了如下实验:将绿豆种子放在培养皿内的棉花上,设置如下四组实验,数天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表:
实验 场所 棉花状态 温度(℃) 数天后的发芽情况
甲 黑暗 干燥 23 没有发芽
乙 黑暗 潮湿 23 全部发芽
丙 光照 干燥 23 没有发芽
丁 光照 潮湿 23 全部发芽
(1)人们吃的绿豆芽(如图乙)是由绿豆种子中的______发育成的。
(2)由表可知,绿豆种子发芽时需要的条件是______。
(3)从种子的萌发条件看,种皮破损的绿豆萌发更快,其原因可能是种皮破损更有利于______。
10.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在A、B、C、D四个培养皿内分别放入等量的棉花,在棉花上放25粒菜豆种子,然后将它们放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种子的萌发情况如下表,请你回答问题:
装置 A B C D
场所 日光下 日光下 黑暗中 黑暗中
温度 23℃ 23℃ 23℃ 23℃
棉花干湿状态 潮湿 干燥 潮湿 干燥
种子萌发情况 23粒 0粒 24粒 0粒
(1)对该同学的实验设计进行分析,本实验探究了______是否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两个环境条件。
(2)实验A和B对照,变量是______。
(3)根据实验A和实验______的实验结果判断,光照不是菜豆种子萌发的必要环境条件。
(4)实验设计中,实验A和实验D不能形成对照,原因是______。
(5)实验A中有2粒种子没有萌发,应从种子萌发的______条件寻找原因。
11.抗生素是一类药物,在医药及畜禽养殖业等行业广泛使用。科研人员为研究四种常见的抗生素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①取100粒玉米种子,随机分成五组,同时放入培养皿中,在其中四组中加入20mL浓度分别为25毫克/升、50毫克/升、100毫克/升、200毫克/升的抗生素A溶液,另一组加入X,置于适宜的环境中培养;
②将抗生素A溶液换成抗生素B、C、D溶液,重复步骤①中的其他操作;
③每天定时观察各组并记录_______;
④换用其他品种的玉米种子重复上述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图所示: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对步骤①中X应为______,步骤③为每天定时观察各组并记录______。
(2)本实验对步骤①中玉米种子选择有什么要求?______(说出一点)。
(3)不同浓度的抗生素A、B、C、D溶液对玉米种子萌发均能起到促进作用的是______。
12.某同学发现虫蛀过的绿豆有些能发芽,有些不能发芽,便产生了探究的想法。他将30粒正常绿豆种子均分为三组,其中一组不作处理,其余两组进行不同部位的钻孔处理(钻孔不影响未处理部分的结构),将三组种子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实验结果如下表:(图甲为绿豆种子,图乙为种子内部结构)
组别 现象 日期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完整的种子 从a端钻孔至恰好破坏图乙的结构② 从b端钻孔,与第二组等大
5月13日 均长出根,平均1mm;无叶长出 无根长出;无叶长出 均长出根,平均3mm,无叶长出
5月17日 根平均长度9mm;均长出叶,平均6mm 有3粒种子长出根;无叶长出 根平均长度11mm;均长出叶,平均7mm
5月21日 均长成幼苗,平均高度32mm 根萎缩;无叶长出 均长成幼苗,平均高度35mm
(1)上述实验过程中,对照组是第___________组。
(2)对比三组实验结果可知,缺失___________(填种子结构的名称)会导致种子无法发育成幼苗。
(3)第三组种子还能萌发成幼苗,这是因为___________。
(4)对比一和三两蛆实验,该同学发现种皮部分破损的种子萌发速度较快,请你帮助该同学提出一种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
13.某学校的几位同学用大豆种子做了如下实验。
(一)实验过程:
(1)取三个无色透明的玻璃杯,分别标记为A、B、C,在每个杯底铺等量适量餐巾后分别加入等量适量的水。
(2)取30粒大豆种子,随机平均分3份,分别放入A、B、C杯底的餐巾纸上。
(3)将三个杯子杯口密封好。其中C杯内用注射器抽干气体后再密封,B杯密封后用不透光的黑布全部罩住,A杯不作处理。如图甲所示。
(4)将如图所示的三个装置同时置于温暖的、有光照的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
(二)实验结果:一段时间后,A、B两杯内的种子多数萌发,C杯内种子没有萌发。
(1)如果几位同学的设计思路是把A、B作为对照实验,由此可以推断他们最初所做的假设是:大豆种子的萌发需要___________,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从实验结果分析这组对照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2)A、B、C中,除了A与B外,能够作为对照实验的还有___________,该对照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4.将玉米粒浸软纵切后,得到如图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⑥为果皮和种皮,对种子内部结构起___________作用。
(2)玉米种子的胚由图中___________(填标号)组成
(3)玉米种子萌发时,②将逐渐长成___________。
15.如图是蚕豆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图,请读图回答:
(1)蚕豆和玉米种子中,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的分别是___________。(填字母)
(2)对玉米幼苗来说,构成新一代的植物体是图中种子的哪些结构组成的?(填字母)___________。
(3)一粒种子能够萌发成一株幼苗,从种子的结构来说,最主要是___________。
A.子叶中有充足的营养物质
B.种皮对种子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C.胚根可从土壤中吸收各种营养物质
D.具有完整且有生命力的胚
16.请你利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乙是大豆的种子和幼苗,图乙中A所示的结构是由图甲中标号___________所示的结构发育而来。
(2)如图丙所示,大豆种子在萌芽初期,有机物的重量有所减少;当幼叶逐渐形成时,进行光合作用后,其体内有机物重量逐渐增加。请问最接近光合作用开始的时间是___________(填“”、“”或“”)。
(3)大豆油是烹调时常用的食用油,它主要来自于图甲中的___________。(填标号)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分析】
(1)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
A.处于休眠期的种子并不能萌发,不能完成此探究实验,A不符合题意。
B.若放置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中,变量较多,因此不能探究种子萌发条件,B不符合题意。
C.若A和C对照,有两个变量,水分和空气,因此不能研究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C不符合题意。
D.增加种子数量能够增加实验的可靠性,应适当增加种子数量,D符合题意。
故选D。
2.B
【分析】
根据对种子萌发条件的认识分析判断。
【详解】
A.设置1、2两组实验,其它条件都相同,只有喷洒的水不同,这是为了形成对照,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故A正确不合题意。
B.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而100℃时种子已经煮熟,不能发芽,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应选取饱满、未损伤的种子作实验材料,减小其它因素对萌发的影响,故C正确不合题意。
D.由实验数据可知,酸雨后种子的萌发率由91%降到7%,则得到:酸雨会抑制种子的萌发,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3.D
【分析】
菜豆种子属于双子叶植物,它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它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
【详解】
A.菜豆属于双子叶植物,菜豆种子有两片子叶,A不符合题意。
B.完整的胚由胚芽、子叶、胚轴和胚根组成,B不符合题意。
C.将来发育成叶的结构是图中的胚芽,C不符合题意。
D.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物质的是子叶,D符合题意。
故选D。
4.B
【分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种子萌发初期,大蒜芥对种子的发芽没有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种子发芽率影响明显,尤其对路边青种子发芽率影响更显著,据此回答。
【详解】
A.第1周,A、A'、B、B'四组种子发芽率均为0,无法证明A'、B'两组种子发芽率为0是受到大蒜芥的影响,故A错误。
B.第2~5周,时间越长A与A'的纵向差值越大,说明了时间越长大蒜芥对路边青种子发芽率影响越显著,故B正确。
C.对比A、B两组,在没有大蒜芥的作用的情况下,B组发芽率明显低于A组,说明水杨梅种子发芽率原本就低于路边青种子,与大蒜芥无关,故C错误。
D.从图中可以看出,A与A'的纵向差值远大于B与B'的纵向差值,说明大蒜芥对路边青种子的发芽的抑制作用更大,故D错误。
【点睛】
能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判断。
5.C
【分析】
水稻、玉米等植物的种子由胚、胚乳和种皮组成,其中胚乳富含营养物质。
【详解】
水稻属于单子叶植物,水稻种子中主要营养物质来自种子的胚乳。
故选C。
6.B
【分析】
(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详解】
A.见光条件下烟草种子的发芽率98.5%,不见光条件下烟草种子的发芽率2.4%,因此,光照能促进烟草种子的萌发,因此烟草种子发芽时需要提供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光照,A正确。
B.蚕豆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子叶含丰富的营养物质,无胚乳,B错误。
C.见光条件下笕菜种子的发芽率1.8%%,不见光条件下笕菜种子的发芽率96.6%,因此,光照能抑制苋菜种子的萌发,C正确。
D.见光条件下蚕豆种子的发芽率97.1%,不见光条件下蚕豆种子的发芽率96.8%,因此光照对蚕豆种子的萌发无明显的影响,D正确。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种子萌发的条件以及对照试验中变量的唯一性。
7.A
【分析】
生物圈中大多数的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详解】
A.播种前要对土壤进行翻耕,是因为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故A正确。
B.种子萌发的营养物质来自种子自身,种子不能吸收土壤中的营养,故B错误。
C.种子萌发不需要光照,故C错误。
D.播种后给土壤浇水是为了给种子萌发提供水分,故D错误。
故选A。
8.C
【分析】
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顶芽对侧芽有一定的制约关系。当顶芽生长旺盛时,侧芽的生长就会受到抑制,这种现象叫做顶端优势。
【详解】
A.甲枝条保留顶芽,具有顶端优势,抑制了侧芽的生长,故A正确。
B.乙枝条剪去顶芽,打破了顶端优势,侧枝较快发展,故B正确。
C.从枝条的发育情况分析乙枝条由于打破了顶端优势,侧枝较快发育,有利于开花结果提高产量,故C错误。
D.从枝条的发育情况分析乙枝条由于打破了顶端优势,侧枝较快发育,在园林绿化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故D正确。
故选C。
9.胚、胚轴 (充足的)水分 种子吸收水分
【分析】
种子萌发的条件是自身条件和外界条件,自身条件是种子的胚必须是完整的,种子不在休眠期,外界条件是充足的空气、水分等。
【详解】
(1)绿豆种子萌发时胚根先发育成根,之后幼根的生长,胚轴逐渐在伸长,将两片子叶带出地面,子叶展开,露出胚芽,胚芽发育形成茎和叶,而连接胚根和胚芽的白色部分是胚轴,因此人们吃的绿豆芽(如图乙)是由绿豆种子中的胚、胚轴发育成的。
(2)表格中有水分的种子萌发了,没有水分的种子并没有萌发,因此绿豆种子发芽时需要的条件是充足的水分。
(3)从种子的萌发条件看,种皮破损的绿豆萌发更快,其原因可能是种皮破损更有利于种子吸收水分。
10.水分和光照 水分 C 有两个变量,光照和水分 自身
【分析】
(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详解】
(1)由表格分析可知温度同在23℃下,这一条件为不变量,变量为水分和光照,因此本实验探究了水分和光照是否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两个环境条件。
(2)实验A、B对照,唯一的变量是水分,实验A潮湿种子萌发,而实验B干燥种子不萌发,因此通过这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种子萌发需要一定量的水分。
(3)实验A和实验C对照,唯一的变量为光照,实验A在日光下种子萌发,而实验C在黑暗中种子也萌发,因此根据实验A和实验C的实验结果判断,“光照不是菜豆种子萌发的必要环境条件”。
(4)“实验设计中”,实验A和实验D不能形成对照,原因是有两个变量:水分和光照。
(5)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具备了,没有萌发的原因应该是自身的条件不具备,即胚不是完整的、胚不是活的、种子处于休眠期,因此“实验A中有2粒种子没有萌发”,原因可能是胚是不完整的、或胚已死亡、或种子处于休眠期。
11.蒸馏水 种子的发芽率 大小相同、结构完整、籽粒饱满、胚是活着的、不处于休眠期等 D
【分析】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实验中所有探究的问题,是可以改变的量。
【详解】
(1)为了形成对照实验,所以本实验对步骤①中X应为蒸馏水;实验为了探究抗生素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所以步骤③为每天定时观察各组并记录种子的发芽率。
(2)为保证对照实验变量的唯一性,实验步骤①中的玉米种子要求大小相同、结构完整、籽粒饱满、胚是活着的、不处于休眠期等。
(3)通过不同种类以及不同浓度的抗生素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和对照组比较可知,高浓度的抗生素A、B、C都对玉米品种2有抑制作用,只有抗生素D的不同浓度都对玉米品种1和玉米品种2有促进作用。
12.一 胚轴 剩余的子叶仍能保证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 种皮破损的种子更有利于吸收水分
【分析】
(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详解】
(1)第一组、第三组有胚轴种子萌发,第二组无胚轴种子不萌发。所以对比三组实验结果可知,缺失②胚轴会导致种子无法发育成幼苗。第一组完整的种子在实验中起的作用是对照作用。
(2)第一组、第三组有胚轴种子萌发,第二组无胚轴种子不萌发。所以对比三组实验结果可知,缺失②胚轴会导致种子无法发育成幼苗。
(3)第一组子叶完整种子萌发,第三组种子子叶不完整种子萌发。因此比较第一组和第三组实验可知,第三组种子还能萌发成幼苗,这是因为剩余的子叶仍能保证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
(4)从种子萌发速度看,破损的种子更快,因为种皮破损的种子更有利于吸收水分。
13.光照 光照 大豆种子的萌发与光照无关 A和C 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详解】
(1)由题意,B杯密封后用不透光的黑布全部罩住,A杯不作处理,则A和B是以光照为变量形成的一组对照实验,由此可以推断他们最初所做的假设是:大豆种子的萌发需要光照,由实验结果A、B两杯内的种子多数萌发,说明大豆种子的萌发与光照无关。
(2)图中,A和C是以空气为变量形成的一组对照实验,该组对照实验的实验结果是A瓶内的种子能够萌发,而C瓶内的种子没有萌发,变量是空气,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14.保护 ①②③④ 茎和叶
【分析】
图中是玉米种子的结构: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⑤胚乳、⑥种皮和果皮。
【详解】
(1)⑥为果皮和种皮,对种子内部结构起保护作用。
(2)玉米种子的胚由图中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组成。
(3)玉米种子萌发时,②是胚芽,胚芽将逐渐长成茎和叶。
15.E、J G、H、I、K D
【分析】
菜豆种子:A胚轴,B胚根,C种皮,E子叶,D胚芽;玉米种子结构:F种皮,G胚芽,H胚轴,I是胚根,J是胚乳,K为子叶。
【详解】
(1)蚕豆和玉米种子中,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的分别是E子叶、J胚乳。
(2)对玉米幼苗来说,构成新一代的植物体是G胚芽、H胚轴、I胚根、K子叶,它们共同组成种子的胚,胚是构成新一代的植物体。
(3)在一个完整种子中,种皮具有保护作用,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包括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子叶具有储存或转运营养物质的作用。由此看出种子中的胚将来发育成新的植物体,所以一粒种子能够长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从种子结构分析,主要是由于种子内有发育成熟而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故选D。
16.④ T2 ⑤
【分析】
甲图是大豆的种子的结构,①胚轴,②胚根,③种皮,④胚芽,⑤子叶,图乙是大豆的幼苗,A叶、B茎和根的连接部位、C根。
【详解】
(1)甲图中,①胚轴,②胚根,③种皮,④胚芽,⑤子叶,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胚根生长最快,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分。图乙中A所示的结构叶,由图甲的④胚芽发育而成。
(2)大豆种子在萌芽初期,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种子的胚,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因此大豆种子在萌芽初期,有机物的重量有所减少是图中T1~T2的过程;当幼叶逐渐形成时,因叶内含有叶绿体,故幼苗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导致体内有机物重量逐渐增加。图中从开始曲线上升,表示有机物逐渐增加。故最接近光合作用开始积累有机物的时间是T2。
(3)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所以大豆油是烹调时常用的食用油,它主要来自于图甲中的⑤子叶。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