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秋沪科版物理八上第2章 运动的世界期末复习含答案
一、选择题。
1、随着科技实力的不断提升,我国逐渐由一个航天大国向航天强 国迈进。2017 年 4 月,中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 场使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并与“天宫二号”空间站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 如图所示。此时说“天宫二号”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是( )
A.“长征七号” B.太阳 C.“天舟一号” D.“天宫二号”
2、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 1 s 的是( )
A.我们上一节课所用的时间 B.同学从一楼走到三楼所用的时间
C.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 D.成年人在安静时脉搏跳动一次所用的时间
3、甲物体的速度V甲=15m/s,乙物体的速度V乙=36km/h,则( )
A.V甲>V乙B.V甲<V乙C.V甲=V乙D.无法确定
4、一个运动物体在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后3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它在5s内的平均速度是( )
A. 等于4m/s B. 小于5m/s而大于3m/s
C. 等于5m D. 大于5m/s
5、下列几种运动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春回大地,万物生长 B.夏日的骄阳炙烤着大地
C.金色秋天,人们采摘果实 D.校园里朗朗的读书声声声入耳
【答案】C。
6、学校组织同学们进行体检,现有以下四种规格的刻度尺,在测量同学们的身高时应选用( )
A.同学们常用的 20 cm 刻度尺 B.数学老师常用的 50 cm 三角板
C.总务处老师常用的 2 m 钢卷尺 D.体育老师常用的 30 m 皮尺
7、近来共享电动汽车成为人们低碳出行的交通工具,某共享汽车30min行驶20km,则该车的平均速度为( )
A.40km/h B.1.5km/min C.15m/s D.40m/s
8、自古长江三峡雄奇险秀,滔滔江水奔腾直下.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在其脍炙人口的《三峡》名篇中写道:“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文中所描写船的平均速度约为( )
A. 5km/h B. 50km/h C. 100km/h D. 150km/h
9、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 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其中“山 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 是( )
A.船 B.山 C.河岸 D.山上的树木
10、某同学测教室课桌的高度时,他记录的结果分别是72.12 cm、72.13 cm、72.12 cm,则课桌高是( )
A.72.12 cm B.72.133 cm C.72.1 333 cm D.72.13 333 cm
11、如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体( )
A.在0~ 20s时间内的速度比在30 ~ 40s时间内的速度大
B.在整个40s时间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在整个40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2m/s
D.在20~ 30s内物体的速度为40m/s
12、下列运动中的人或物,速度最大的是( )
A. 刘翔以12.88s创造了男子110m栏世界纪录
B. 某同学骑自行车用2min45s前进了1000m
C. 手扶拖拉机在20min内前进4.8km
D. 载重汽车在城区行驶时限速30km/h
二、填空题。
13、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先要选一个参照物。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变,就可以说这个物体是 的;如果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就可以说它是 的。(以上两空均选填“运动”或“静止”)
14、如图所示,要正确测出物体A的长度,应选____(选填“甲”或“乙”)图,物体A的长度为_____ ,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
15、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司机小梅从看到图中的两个交通标志牌的地方到达西大桥有__________远的路程,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要__________h到达。
16、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甲车的速度为 ,5s时两车相距 ,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
运动。
17、一条纸带厚薄均匀,他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中,如 图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厚度是___ 。
18、某野外运动爱好者骑自行车去离家不远的本地名山去爬山,他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4m/s,后半段的平均路程为6m/s,求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m/s
三、问答题。
19、观察图中的房子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有几种可能 并说明发生 该现象的条件。(左西右东)
四、计算题。
20、某人测一物体长度,测得数据分别为6.23cm,6.52cm,6.20cm,6.2cm,6. 19cm,指出错误数据,算出物体长度应为多少?
2021秋沪科版物理八上第2章 运动的世界期末复习含答案
一、选择题。
1、随着科技实力的不断提升,我国逐渐由一个航天大国向航天强 国迈进。2017 年 4 月,中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 场使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并与“天宫二号”空间站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 如图所示。此时说“天宫二号”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是( )
A.“长征七号” B.太阳 C.“天舟一号” D.“天宫二号”
【答案】C。
2、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 1 s 的是( )
A.我们上一节课所用的时间 B.同学从一楼走到三楼所用的时间
C.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 D.成年人在安静时脉搏跳动一次所用的时间
【答案】 D
3、甲物体的速度V甲=15m/s,乙物体的速度V乙=36km/h,则( )
A.V甲>V乙B.V甲<V乙C.V甲=V乙D.无法确定
【答案】A
4、一个运动物体在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后3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它在5s内的平均速度是( )
A. 等于4m/s B. 小于5m/s而大于3m/s
C. 等于5m D. 大于5m/s
【答案】B
5、下列几种运动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春回大地,万物生长 B.夏日的骄阳炙烤着大地
C.金色秋天,人们采摘果实 D.校园里朗朗的读书声声声入耳
【答案】C。
6、学校组织同学们进行体检,现有以下四种规格的刻度尺,在测量同学们的身高时应选用( )
A.同学们常用的 20 cm 刻度尺 B.数学老师常用的 50 cm 三角板
C.总务处老师常用的 2 m 钢卷尺 D.体育老师常用的 30 m 皮尺
【答案】C
7、近来共享电动汽车成为人们低碳出行的交通工具,某共享汽车30min行驶20km,则该车的平均速度为( )
A.40km/h B.1.5km/min C.15m/s D.40m/s
【答案】 A
8、自古长江三峡雄奇险秀,滔滔江水奔腾直下.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在其脍炙人口的《三峡》名篇中写道:“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文中所描写船的平均速度约为( )
A. 5km/h B. 50km/h C. 100km/h D. 150km/h
【答案】B
9、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 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其中“山 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 是( )
A.船 B.山 C.河岸 D.山上的树木
【答案】A。
10、某同学测教室课桌的高度时,他记录的结果分别是72.12 cm、72.13 cm、72.12 cm,则课桌高是( )
A.72.12 cm B.72.133 cm C.72.1 333 cm D.72.13 333 cm
【答案】A
11、如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体( )
A.在0~ 20s时间内的速度比在30 ~ 40s时间内的速度大
B.在整个40s时间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在整个40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2m/s
D.在20~ 30s内物体的速度为40m/s
【答案】C
12、下列运动中的人或物,速度最大的是( )
A. 刘翔以12.88s创造了男子110m栏世界纪录
B. 某同学骑自行车用2min45s前进了1000m
C. 手扶拖拉机在20min内前进4.8km
D. 载重汽车在城区行驶时限速30km/h
【答案】A
二、填空题。
13、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先要选一个参照物。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变,就可以说这个物体是 的;如果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就可以说它是 的。(以上两空均选填“运动”或“静止”)
【答案】运动 静止
14、如图所示,要正确测出物体A的长度,应选____(选填“甲”或“乙”)图,物体A的长度为_____ ,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
【答案】 乙 2.05cm 1mm
15、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司机小梅从看到图中的两个交通标志牌的地方到达西大桥有__________远的路程,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要__________h到达。
【答案】 8km 0.2
16、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甲车的速度为 ,5s时两车相距 ,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
运动。
【答案】0.2m/s 0.5m 西
17、一条纸带厚薄均匀,他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中,如 图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厚度是___ 。
【答案】 D2-D1/2n
18、某野外运动爱好者骑自行车去离家不远的本地名山去爬山,他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4m/s,后半段的平均路程为6m/s,求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m/s
【答案】 4.8
三、问答题。
19、观察图中的房子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有几种可能 并说明发生 该现象的条件。(左西右东)
【答案】 见解析。
【解析】正确解答本题需要从图中获取信息,利用机械运动等“物理观念”加以“科学推理” 做出判断。以房子为参照物,根据冒烟情况可以判断是东风。(1)甲车:①当甲车不动时,小旗 受东风的影响,被刮向西方,符合题意;②当甲车向东行驶时,受车速和东风影响,小旗被刮向 西方,符合题意;③当甲车向西行驶,且车速小于风速时,东风使小旗刮向西方,符合题意;如 果车速大于风速时,小旗被刮向东方,与图示情况不一致,假设错误。(2)乙车:假设乙车不动, 由于东风会使小旗刮向西方,与图不一致,假设错误。假设乙车向东行驶,受车速和东风影响 小旗刮向西方,与图不一致,假设错误。假设乙车向西行驶,当车速小于风速时,小旗被刮向西 方,与图不一致,假设错误;当车速大于风速时,小旗被刮向东方,符合题意,假设正确。
四、计算题。
20、某人测一物体长度,测得数据分别为6.23cm,6.52cm,6.20cm,6.2cm,6. 19cm,指出错误数据,算出物体长度应为多少?
【答案】6.52cm和6.2cm是错误的,物体长度应为6.21cm
【解析】(1)观察5个测量值数据发现,数据6.52cm和6.2cm与其余三次记录的数值偏差太大,此测量数据是错误的;(2)物体的长度应为:L=(6.23cm+6.20cm+6.19cm)/3≈6.21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