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 期末练习 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 期末练习 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5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06 09:41: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章节总复习 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 2021中考真题专训B(含答案)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21·吉林·中考真题)下列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
A.初春,冰雪消融 B.盛夏,朝露晶莹
C.晚秋,霜打枝头 D.严冬,滴水成冰
2.(2021·四川攀枝花·中考真题)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  )
①雾的形成 ②蜡烛滴“泪”
③冻衣服晾干④露珠的形成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2021·湖北湖北·中考真题)从冰箱里拿出一冰块,过一段时间后变成了水。此现象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 B.熔化 C.升华 D.凝固
4.(2021·浙江杭州·中考真题)如图所示,自然界中的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这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形成的。对这些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B.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C.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5.(2021·湖南常德·中考真题)电饭煲煮饭煮熟后,揭开锅盖时往往会有水从锅盖上流下,锅盖上的水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
A.先熔化后凝华 B.先凝固后汽化
C.先汽化后液化 D.先熔化后液化
6.(2021·湖北十堰·中考真题)今年十堰市部分区域气温高达36℃,小明在教室使用电风扇吹风,感到凉爽,是因为(  )
A.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吸收人体的热量 B.电风扇吹出的风,能降低教室内的气温
C.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加快人体表面汗液的蒸发 D.电风扇吹出的风,能把人体周围的热空气带走
7.(2021·山东东营·中考真题)在学校组织的物理知识情景剧中,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扮演霜、雾、冰、水蒸气,他们的台词正确的是(  )
A.甲:我是由水凝华而来,期间需要吸热 B.乙:我是由水汽化而来,期间需要放热
C.丙:我是由水凝固而来,期间需要吸热 D.丁:我既可以变成甲,也可以变成乙,期间均需要放热
8.(2021·黑龙江·中考真题)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暮春,露珠晶莹,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B.盛夏,晨雾飘渺,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深秋,雾凇洁白,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D.隆冬,大地冰封,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9.(2021·福建·中考真题)缺电地方的人们发明了一种陶制的罐中罐“冰箱”,内外罐之间填有沙子,如图。盛夏季节里,有利于给“冰箱”中食物降温的做法是(  )
A.换用铁质材料制作内外罐 B.经常给两罐间的沙子浇水
C.把“冰箱”放在密闭房间内 D.把“冰箱”放在湿热环境中
10.(2021·广西钦州·中考真题)诗句“一朝秋暮露成霜”中的“露成霜”蕴含的物态变化是(  )
A.凝固 B.熔化 C.液化 D.升华
11.(2021·宁夏·中考真题)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人的智慧结,它反映季节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2016年11月30,“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描述中发生液化现象的是(  )
A.甲图中立春时节冰雪消融 B.乙图中冬至时节房檐下的冰挂
C.丙图中大雪时节地上的雪 D.图中白露时节草叶上的露珠
12.(2021·湖北荆州·中考真题)以下跟汽车有关的热现象中说法错误的是(  )
A.冬天排气管冒出的“白气”,是空气液化形成的
B.打开除雾功能,汽车玻璃上的“雾”很快消失,是汽化现象
C.冬天,汽车水箱中加入适量酒精可以降低水的凝固点
D.汽车空调制冷时,制冷剂汽化时吸热、液化时放热
13.(2021·黑龙江黑龙江·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的四个场景中,因为水蒸气的凝华而形成的是(  )
A.草叶上的露珠 B.屋檐下的冰凌
C.树叶上的白霜 D.旷野上的白雾
14.(2021·湖南郴州·中考真题)有关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初夏清晨,花、草、树叶上出现的露是水蒸气液化而成
B.秋天早晨的浓雾在太阳照射下很快消失是升华现象
C.北方的冬天,窗户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水凝固而成
D.北方的冬天,人们呼出的“白气”是水汽化而成
15.(2021·四川眉山·中考真题)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冬天,人嘴里呼出“白气” B.夏天,人吃冰棒感觉凉爽
C.用纸锅烧水,水沸腾但锅不会燃烧 D.游泳的人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
16.(2021·湖南邵阳·中考真题)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值的25%,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所以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迫在眉睫,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工业废水未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水中 B.洗完菜的水用来冲厕所
C.使用节水器具 D.及时修理漏水龙头
17.(2021·湖北鄂州·中考真题)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A.烧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 B.春天,冰雪消融
C.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变干 D.冰箱冷冻室的内壁结霜
18.(2021·辽宁辽宁·中考真题)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工降雨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 B.冬天玻璃窗上的霜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冰吸收热量凝固成水 D.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19.(2021·广西贵港·中考真题)每年3月至4月,贵港会出现“回南天”这种气候现象,即从中国南海吹来的暖湿气流,与从中国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使贵港地区的天气阴晴不定、非常潮湿。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
A.这是熔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 B.这是汽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
C.这是液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 D.这是升华现象,需要放出热量
20.(2021·北京·中考真题)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加快的是(  )
A.将水果放在低温冷藏柜中 B.将新鲜的蔬菜封装在保鲜袋中
C.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 D.将新采摘的辣椒摊开晾晒在阳光下
二、填空题
21.(2021·青海·中考真题)疫情尚未结束,防控不能放松。我们进入校园在使用酒精免洗洗手液进行消毒的过程中:
(1)能闻到酒精味;(2)双手涂抹得越均匀干的越快。请用物理知识解释这两种现象。
答:(1)_________;
(2)_________。
22.(2021·北京·中考真题)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
23.(2021·天津·中考真题)耸立于碧波与云霄之间的“天塔”是津门十景之一、天塔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形成的;塔尖周围的“云雾”是水蒸气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小水滴。
24.(2021·安徽·中考真题)在我国“祝融号” 火星车的顶部,有一个叫集热窗的装置,里面装有一种叫正十一烷的物质。这种物质在白天温度高时为液态。夜间温度低时会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放热,从而起到控温作用。
25.(2021·广西玉林·中考真题)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 ___________,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 ___________。
26.(2021·贵州贵州·中考真题)“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很多谚语蕴含着物理知识,如“霜降有霜,米谷满仓;小寒冻土,大寒冻河”,其中,霜的形成是______现象,河水结冰是______现象。(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27.(2021·湖南长沙·中考真题)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象征了温度的变化,要准确地判断温度的高低,就要用温度计进行测量。如图甲是一个自制温度计,把它从热水中取出,再放入冷水中,可观察到细管中液面的位置缓慢变_______;在读数时,乙图中的______方法是正确的(选填“A”、“B”或“C”);请读出丙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温度计的单位是摄氏度)。
           
28.(2021·广西百色·中考真题)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它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吸收热量;在加热到第6分钟时该物质处于 ______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29.(2021·黑龙江黑龙江·中考真题)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做出了该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该物质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其熔点是______℃。
30.(2021·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小明自制了一个温度计,在玻璃瓶里装满带颜色的水,给玻璃瓶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进一根细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玻璃管与橡皮塞、橡皮塞与瓶口密封,如图所示。实验时,常温条件下将该装置放入温度较高的水中,观察到细玻璃管中液柱高度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请你分析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D
3.B
4.C
5.C
6.C
7.D
8.B
9.B
10.A
11.D
12.A
13.C
14.A
15.B
16.A
17.A
18.D
19.C
20.D
21.酒精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增大了洗手液的表面积,加快了蒸发
22.36.5
23.反射 液化
24.凝固
25.熔化 凝华
26.凝华 凝固
27.低 B 20
28.需要 固液共存
29.晶体 80
30.先下降后上升(或先变低后变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