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导入新课】
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
港珠澳大桥被英国《卫报》评为“新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超级工程背后有超级创新。港珠澳大桥仅专利就达400项之多,填补了世界桥梁领域的多项空白。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课程标准:认识20世纪交通运输的新变化对民众生活及社会变迁的重要意义。
第一部分
1
目录
contents
陆海交通的发展
第二部分
2
航空的发展
第三部分
3
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
自主学习—陆上交通的发展
汽车 世界
中国
高速
公路 世界
中国
高速
铁路 世界
中国
阅读教材p73—74,并结合所学知识制作有关陆上交通的大事年表。
1908年,美国的福特T型汽车是世界上第一款量产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汽车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高速公路出现,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出现在德国,二战后高速公路在各国广泛发展
1988年,中国大陆建成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
2018年底,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位居世界第一。
1964年,日本“东海道新干线”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高铁。
中国20世纪末开始建设高铁,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通车,中国进入高铁时代。2019年底,全国高铁营业里程超过3.5万公里。
从细节看中国陆上交通的成就
它被誉为天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在冻土上路程最长的高原铁路,2013年入选“全球百年工程”,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它是哪一个交通工程?
猜一猜
青藏铁路
从细节看中国陆上交通的成就—青藏铁路
一组数据看意义
自青藏铁路通车后的2006年至2015年,青海省GDP由641亿元增长到2417亿元,西藏自治区GDP由342亿元增长到1026.39亿元,年均增速均保持在10%以上。尤其是2015年,西藏自治区GDP突破千亿元大关,增长11%,增速位居全国第一,是青藏铁路通车前的4倍。
——《天路”架起雪域金桥 写在青藏铁路通车十周年之际 》
青藏铁路成为拉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密切青藏地区与内地的联系,促进与内地经济文化交流;
增进民族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国家主权。
20世纪陆上交通的新特点?
1、汽车工业发展推动道路建设。
2、发展迅速、专业化、高速化、网络化。
3、由一国发明到各国迅速普及。
4、中国起步晚,发展快,如今已居于世界前列。
阅读教材p75,概括20世纪海上交通进步的表现
自主学习—海上交通的发展
(1)世界:
(2)中国:
①20世纪航运技术进一步提高,突出表现在航海雷达的使用和海事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展;
②船舶制造呈现出大型化、专业化、高速化和自动化等多种趋势;
③1994年开通的英法海底隧道,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和第二长的铁路隧道,将英国和欧洲大陆紧密地连接起来。
①1978年前,中国造船业主要为国防建设服务,此后逐渐融入市场
②1982年,中国造船企业正式进入世界造船市场;
③2018年,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国际市场
份额均超过40%。
国家政策的调整,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自主学习—航空的发展
阅读教材p76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构建20世纪航空大事年表
1919,定期国际航班在欧洲开通
20世纪上半期,飞机材质和技术进步
提高了飞机速度、载量和航距
20世纪70年代,宽体客机成为主流
1950年,中国成立第一家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
2018年,各项数据表明中国航空发展实现巨大成就
1903,莱特兄弟发明“飞行者1号”
1914,旧金山至洛杉矶航线是第一条空中航线
小结:新中国成立以来交通运输业的成就
2019年,中国的汽车制造业已经步入世界一流水平。
汽车工业
截止到2019年,中国公路总里程位居世界第一。
公路设施
高铁建设
2019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超过3.5万千米,占全球高铁网的七成。
远洋航运
2017年中国的造船业反超韩国,位居全球第一
航空运输
2018年,中国民用航空共有机场235个,定期航线4945条,定期航班国际通航65个国家165个城市,全年旅客吞吐量12.65亿人次,货邮吞吐量超过1674万吨。航空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问题探究—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的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明确提出首先要创造一些基本条件恢复交通运输。经过3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期,修复了被破坏的交通运输设施设备,恢复了水陆空运输……
1978年,改革开放揭开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交通运输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中国政府把交通运输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放开交通运输市场、建立社会化融资机制方面进行开创性探索,积极扭转交通运输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被动局面……
1992年,中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交通运输不断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各种运输方式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 ——《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白皮书
结合材料和所学思考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的原因,注意论从史出,多角度思考。
新中国的成立提供政权保障。
改革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交通运输的发展。
政府制定政策扶持交通运输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推动交通运输的发展。
阅读教材第三子目内容,概括现代交通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①交通进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最大便利是人流和物流时间的缩短。各种交通网把整个世界联系成为息息相关的整体,世界成为了 “地球村”。
②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人口的增长以及市区面积的扩大,使城市居民的工作与生活更为便捷。
③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现代时间观念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④促使人们在每天近似时段乘坐公共交通,导致早晚上下班时间出现成群出行、交通拥堵等现象。
⑤随着交通成本的降低和人们收入的增加,大众旅游的潮流出现,人们在放松心情的同时,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
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
2017年10月18日,在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首次提到要加强“交通强国”建设,这标志着建设交通强国已经由行业愿景上升为国家战略。
从世界大国崛起的历史进程来看,国家要强盛,交通须先行,交通运输行业必须义不容辞地扛起先行的旗帜,踏上奋力从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迈进的新征程。
交 通 强 国
陆
海
空
现代交通运输
的新变化
汽车
公路
铁路
社会生活的变化
海底隧道
造船业
飞机制造
民用航空
缩短人流物流时间
方便人们市内通行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信号灯。它由一位警员牵动皮带操作:红灯停,绿灯行。这盏信号灯出现后,伦敦这个最繁忙的路口交通秩序有所好转。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 工业革命为信号灯的制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B. 城市化的发展对城市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C. 政治改革后,议会地位有了较大提高
D. 汽车的发明应用使城市交通环境更复杂
B
下图是1923—1934年中国普通汽车及公共汽车数量的增长情况图,其主要说明了( )
A.汽车已成为主要交通工具
B.广大民众的收入大幅提高
C.交通近代化程度有所提高
D.国民追逐时尚成为新潮流
C
1924年12月,北京开通有轨电车。民间竹枝词写道:“电车一动响郎当。来往行人上下忙。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反映了新式交通( )
A.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B.取代了原有的出行方式
C.促进了城市人口的增长
D.影响了人们的观念和行为
D
下表是1978—1988年中国客运量结构分布表(单位:万人):
表格中中国客运量数据的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
A.改革开放促进了人口流动
B.经济发展使交通方式更加多样化
C.现代交通体系已改造升级
D.航空业正成为最重要的出行方式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