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19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7.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1-07 10:24: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古代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田野与树木不给我一点教益,而城市的人们却赐给我颇多的教益”。在我们多数人的一生中,赖以生存的栖息之地就是城市,是城市见证了我们人生的发展历程和喜怒哀乐,我们在城市创造着我们的美好生活。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旧上海
课程标准 
素养解读      
1.从史料实证的角度,分析工业革命对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作用。
2.从家国情怀的角度,通过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认识环境污染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培养爱家爱国的家国情怀。
了解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及问题。
什么是城市化?有何表现?城市化兴起的背景是什么?
概念:
表现:
1、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2、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
3、城市生活方式逐渐取代农村生活方式。
背景:
工业革命以来,工业生产逐渐向城市集中,越来越多的人从乡村走向城市,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与消费市场,也对城市的设施与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工业化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又称城镇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由农村向城市不断转移以及城市空间不断扩大的过程。
世界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950—至今
城市化全面发展阶段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1851—1950
城市化局部发展阶段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
为主
1730—1851
世界城市化兴起阶段
以英国为首
一、追溯城市化历程——世界城市化
走进英国,探寻世界城市化的兴起
材料:大工厂,特别是从蒸汽机开始替代水力发动机的时候起,越来越多地开设在那里。英国的曼彻斯特约有五十个纱厂,大多数都拥有蒸汽机。那些赶忙建筑起来的、太小而不够人口居住的工人棚屋绵延在纱厂的周围,几乎把旧城围绕起来……设有商店的中心区域已经美化了,那里开辟了宽阔的街道,两边有很高的砖砌的房屋。最后,在城市的最外面东南方,不久也建筑起一些四周围有花园的漂亮别墅,那里住着新的贵族,棉业富豪。
——《十八世纪产业革命一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
议一议:
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工业革命
英国城市化的兴起
20世纪50年代世界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80%以上
城市化50--80%
城市化30--50%
城市化30%以下
读图知史
你能获取什么信息?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现象:到20世纪50年代初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快城市化步伐
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城市化80%以上
城市化50--80%
城市化30--50%
城市化30%以下
读图知史
你能获取什么信息?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城市化水平
现象:到20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
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1800—2015年,城镇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重变化情况图
英国为首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
发达国家
广大发展中国家
一、追溯城市化历程——近代中国城市化
材料一:帝国主义的侵入把大批商品送进来,只能使人失业,不能使人得业。帝国主义的商品冲击了农村手工业,制造了众多的游民无产者,而新式工厂发展滞后,无力吸收多数游民无产者。
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城市化兴起的原因。
提示:
1、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自然经济解体
2、通商口岸的开放
3、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兴起
建国后:
1978年后:
21世纪以来:
2011年:
现代中国城市化的历程
城市化进入新阶段
城市化进程加快
城市化迅猛发展
中国城镇人口超过总人口的一半
结合教材62页第一段,按时间梳理,抓关键词:
一、追溯城市化历程——现代中国城市化
1.居住条件的改善
二、走进生活——感受城市化的影响
表现
19世纪50年代,美国人发明了电梯,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
(1)城市的发展使得市民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建筑技术的革新使住宅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19世纪70年代,比利时的一个住宅项目首次使用钢筋混凝土技术。
20世纪以来,集中供暖和制冷得到推广,私人卫生间等快速普及。
(2)城市为人们提供了更便捷、丰富的生活服务。
表现
仓储式商场、超市、购物中心等纷纷出现,很多购物中心将商品销售、金融服务、餐饮和娱乐休闲整合到一起。
休闲场所、博物馆、公园、影剧院、的数量越来越多,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也更加多样。
二战后,社区蓬勃发展,社区功能多样化。
二、走进生活——感受城市化的影响
2.基础设施的发展
城市经济的发展、规模的扩大以及功能的增加,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
西方
中国
钢铁管道用于水网建设,自来水与排水系统逐渐普及。
煤气灯、电灯相继出现,为居民提供照明。电报、电话逐渐普及,便利了人们的通信联系。
19世纪末,第一天地铁线在伦敦问世,柏林、纽约开始将铁路高架桥纳入交通网络之中。
20世纪以来,电车、汽车、自行车得到普及。城市交通呈现多样化、立体化趋势,便利了人们的出行。
集中在一些经济相对发达城市,尤其是通商口岸。
1864年,上海煤气公司成立,自来水、电力、公路等发展起来
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基础设施不断改进。自来水、天然气、垃圾处理、电车、地铁等。
1888年 美国第一个城市电车系统在里士满营业.
19世纪最后10年 没有交通运输网,像纽约、芝加哥这样的大都市是不可能发展的
1895年 美国城市有轨电车线达850条,线路里程超过1万英里。随后10年电车运输里程增加了2倍。电车使人们生活半径从“步行城市”2.5英里延伸到6英里以上
1890—1910年 美国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生活在城市。
以城市交通为例,分析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对社会生活有哪些意义?
提示:
1、扩大了城市规模,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2、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合作探究】
城市化在改善人类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生活实际,请同学们谈一谈带来了哪些问题?
合作探究:
三、反思城市化—剖析城市化的问题
工业化之后,伦敦的工厂如雨后春笋,高大的烟囱林立,处处浓烟滚滚,能见度极低。……在19世纪后期的英国,呼吸系统的疾病,特别是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和气喘等,已成为非常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1873年、1880年和1892年,伦敦相继发生由燃煤造成的毒雾事件,先后夺去了1800人的生命。
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公共健康问题
三、反思城市化—剖析城市化的问题
经济的迅速增长,使英国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可由于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的问题,多数人没有分得应得的成果。在整个工业革命时期,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得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钱乘旦等主编《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
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尖锐
三、反思城市化—剖析城市化的问题
美国1950年城市公路里程32.3万英里,到2000年达到85.9万英里,但新拓出的道路很快就被汹涌的车流淹没。2011年美国单位车辆平均年拥堵时间达到38小时。
交通拥堵
2005年居住在平民窟的人口比例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达到62%,在南亚达到43%。人口的拥堵、贫富差距的悬殊,伴随的还有犯罪率的上升、失业者增加等社会问题。
人口拥挤
犯罪率上升
失业率增加
……
三、反思城市化—剖析城市化的问题
1、与工业化协调发展。
2、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3、科学决策、统筹城乡规划。
4、以人为本,改善人居环境。
中国和世界的城市化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