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同步测试--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同步测试--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1-07 10:28: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课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1.明清时期,地方官在处理民间诉讼时,普遍倡导“平情息讼”,告诫百姓“毋得动辄兴词讼”;争讼一般交由家族内部自行调解,难以解决的最后才交给官府裁决。这一现象反映出
A.儒家思想影响司法实践 B.宗族势力决定着治理成效
C.民间诉讼扰乱地方秩序 D.官府与宗族职能趋于一致
2.宋代注重族规、家训的编纂,《袁氏世范》最初是袁氏家塾中蒙之作,因其“厚人伦,美习俗”,经版印后广泛流传。这反映出宋代家训
A.适应市民阶层兴起的需求 B.承载了社会教化的功能
C.成为巩固封建统治的工具 D.导致崇文抑武风气盛行
3.有日本学者提出:日本采用唐律,其文句虽相同,但多加以斟酌改订,如中国极重之罪为“十恶”,而日本则为“八虐”,且大体上《日本律》较《唐律》之处刑较轻。该论述从侧面表明《唐律》
A.是礼、法相结合的典范 B.代表中国立法的最高成就
C.对日本法制有示范作用 D.以儒家的纲常为指导原则
4.《刑统·断狱律》规定:“诸赦前断罪不当者,若处轻为重,宜改从轻;处重为轻,即依轻法。”这一规定
A.利于抑制司法腐败行为 B.表明审判遵循从轻原则
C.有助于司法审判的公正 D.体现了慎刑的人文精神
5.秦朝时,统治者提出“以吏为师”,到汉代,统治者提出“以师为吏"。这一变化反映了
A.国家治理理念的不断更新 B.加强对知识分子阶层的管控
C.黄老之术已不能适应时代需要 D.百家争鸣局面的最终结束
6.公元前606年,楚庄王陈兵洛阳,并问“鼎之大小轻重”,王孙满对曰:“昔大禹有德,各方朝贡,献金九牧,以铸九鼎。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庄王则整师而退。据此可知,当时
A.周天子的共主地位稳固 B.私学推广了中原文化
C.楚王恪守宗法血缘关系 D.德治理念的广泛传播
7.朱元璋选用深通法律的学者编订律令,经过缜密的商定,去繁减重,编成《大明律》,又为简化公文起见,于洪武十二年立《案牍减繁式》颁示各衙门,使公文明白好懂。由此可见,明初
A.建立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B.重视法令和吏治的建设
C.以法治国成为上下共识 D.有利于老百姓明晓律令
8.汉景帝时期,蜀郡太守文翁设立汉代第一所地方官学。汉武帝时期,地方官学逐步推广到全国范围。东汉时期,地方官学与地方私学蓬勃发展,出现“四海之内,学校如林”的现象。 汉代地方学校的发展
A.延续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B.促成了察举制度的实施
C.有利于国家教化的下移 D.反映了教育体系的定型
9.商周之际,职官就任,必先册命。商代册命巫鬼色彩明显;周代册命多强调敬天保民、褒德赏功。这种变化反映出,周代
A.宗法制成为册命的依据 B.周王取代巫鬼成为信仰主体
C.周王借助奖赏控制大臣 D.国家治理具有浓重人文理念
10.清初统治者重视"人臣服官,首重廉耻之节"。清初直隶社会秩序的重建,与官员的良好示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例如,于成龙"天性忠直,并无交游,惟知爱民……直隶地方百姓旗人无不感戴称颂"。这说明,清初统治者
A.强调道德与秩序互动 B.重视理学观念的渲染
C.重视官员的垂范作用 D.激起了官员的荣辱感
11.唐代制定的法律条文比隋代旧律减大辟者九十二条,其余变重为轻的还有很多。但是却把谋反、谋大逆、大不敬、不孝、内乱等定位十恶,"特标篇首"。这体现出唐律
A.保证了吏治的清明与高效 B.基本精神是维护专制统治和封建伦理
C.突显外儒内法的治国理念 D.重视教化在治国理政中的积极性作用
12.唐朝《杂令》规定,家庭财产须由家长作主,如不经家长授权或同意,其子孙弟侄对其财产私自进行任何变更都是非法的,要受到法律制裁。据此可知,唐朝
A.在法律上不承认财产私人所有权 B.注重维护人的价值和尊严
C.财产继承和分配的宗法观念浓厚 D.政府可任意剥夺私人财产
13.从汉武帝开始,汉代统治者均把兴学作为地方官吏的重要职责,《汉书》《后汉书》列入《循吏传》中的官员几乎都在地方办学方面作出了突出政绩。汉代统治者此举意在
A.扩大地方官吏的来源 B.宣扬儒学的教化功能
C.推动教育发展平民化 D.完善官员的考核机制
14.1989年在湖北云梦出土的龙岗秦简是揭开《秦律》神秘面纱的重要文物,其中有百姓“取其射狼、家原、舟、狐狸、殺口雉兔者毋罪”,“请取禁中豺狼者母罪”之语。这反映《秦律》
A.保护个人私有财 B.司法操作的灵活性
C.注意维护生态平衡 D.重罚偷猎偷盗行为
15.《汉书·高帝纪》载,刘邦令“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复勿(免除)徭戍。以十月赐酒肉”。这一举措表明
A.儒学成为主流思想
B.注重推行道德教化
C.官府建立养老机制
D.统治思想转向有为
二、材料分析题
16. 材料 《宋刑统》乃太祖赵匡胤开国以来制定颁布的第一部法典,也是中国法制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法典,加之律敕合编的形式可以弥补律文不足之罅漏,故“终宋之世,用之不改”。《宋刑统》以律为主,其后附以相关的令、式、敕、起请条等,不仅完善了唐后期以来出的“刑统”体例,而且开创了后世律例合编的律编纂新体例。《宋刑统》由于立法仓促,有一半内容因袭了《唐律疏议》,但是,与《唐律疏议》相比,《宋刑统》无论在律典体例上还是在律典内容上都有显著变化。在宋朝规范与制裁人们违法犯罪行为的法律中,不仅《宋刑统》律文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敕令格式也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与唐朝主要依据律文及律疏定罪量刑形成了明显差异。当然,《宋刑统》在体例上最大的成就还是在律文之后附上相关令、格、式、敕、起请条等,“使其成为一部具有统括性和综合性的法典”,这一变化,不仅完善了唐后期以来出现的刑统体例,而且开创了中国古代刑律编纂的新体例。
——摘编自百度文库《论宋朝法律制度的主要变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刑统》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刑统》的历史影响。
17.政治制度与文化传承
材料一 经筵是专门为皇帝学习经书、史书而开设的课程,汉朝以来即有零散事例,但未成定制。宋朝经筵则完全制度化,除寒暑期外均隔日一讲。大儒程颐论述经筵的重要性说:“臣窃以人主居崇高之位,持威福之柄,百官威慑,莫敢仰视,万方承奉,所欲随得,苟非知道畏义,所养如此,其惑可知。”故云“天下重任唯宰相与经筵,天下治乱系宰相,君德成就责经筵”。……明朝经筵正式开设于英宗正统元年,自此除寒暑外,每月逢二日举行皇帝学习经书的经筵典礼,其间每日都有讲授安排,称日讲。经筵日讲虽以讲解经史知识为主要目的,但担任讲授任务的官员也往往顺便言及时政,对皇帝进行讽喻规谏。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清代经筵制度在康熙时期达到了鼎盛。清代皇储教育期以严格有名,他们即位以后已经不再需要经筵日讲再来补充什么,需要的只是借经筵仪式炫耀其博学多识,显示其在道统上的权威。光绪帝教育课程内容虽然还是以传统经史为主,同时加进了诸如洋文、世界地理等新鲜内容。宣统三年颁布的皇帝入学读书上谕,除要求“于帝王之学、古今中外治乱之原详晰讲论,随事篇规”外,还要求“当此世界大通,文明竞进,举凡数十年来通行之宪政、发明之学理,尤当按切时势,择之务精,语之务详。”传统经筵制度刚刚有了一些改革的迹象,其所依附的帝王制已经走到了尽头。
——摘编自陈东《清代经筵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况指出与宋代相比,明清经筵制度的新变化。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宋代到晚清经筵制度的历史作用。
1-5 ACCCA 6-10DBDB 11-15BCBCB
16.(1)特点:相对固定;以律为主,律例合编;因袭唐律;体例与内容与唐律差异明显;具有统括性和综合性。(任答四点即可)
(2)影响:是中国法制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法典;完善了唐后期以来出现的刑统体例;是一部具有统括性和综合性的法典;开创了中国古代刑律编纂的新体例。(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17.(1)明朝经筵制度设立了日讲,使经筵制度更完备;明初废宰相制度,经筵日讲则成为皇帝与大臣沟通的一种渠道,对明朝政治的作用更为重要;增加了时政内容;经筵制度注重仪式感;从皇帝教育发展成为清朝前期皇帝借经筵教训臣民的手段;晚清注入了西学内容,传统的经筵制度逐渐衰落。
(2)历史作用:推动了重文轻武社会风气的发展;传承了儒家文化;充实了帝王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使统治者了解前代治乱的经验教训,能更好的治国安邦,有利于政治和社会稳定,如清代皇帝开创了康乾盛世的繁荣盛世;一定程度上调控和限制了皇权;为基层民意向上传达提供了某种途径;晚清依附于中国古代皇权政治的经筵制度,随着帝制灭亡也随之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