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搭一搭(二)(教案) 数学二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3 搭一搭(二)(教案) 数学二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1-06 07:45: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搭一搭(二)——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搭一搭(二)P6、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圈一圈、分一分、画一画、写一写等活动,理解有余数除法竖式计算的算理,认识有余数除法竖式各部分的含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竖式计算的算法,会区别基于包含除和平均分的有余数除法。
【过程与方法】
在经历用小棒表达算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能力;在分类对比不同含义的有余数除法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
【情感与态度】
在学习有余数除法竖式计算的过程中,感受计算学习的价值,激发学习除法竖式计算的兴趣,提高学好计算的信心,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有余数除法竖式计算的算理和算法;
【教学难点】区别基于包含除和平均分的有余数除法竖式计算在算理上的不同。
教学具准备:PPT课件、小棒教具,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研学新知
1、出示例题 读题审题
这是一只小蜜蜂,勤劳的蜜蜂会搭蜂巢,可是今天蜂巢缺失了好几个地方,你能帮帮她们吗?——
用16根小棒搭蜂巢,每个蜂巢需要6根小棒,能搭几个蜂巢?还剩几根?
2、分析题意 尝试解决
请你完成学习单第一题:写出算式,圈出得数,再照样子画一画,并尝试在方框里写上竖式计算。
3、反馈汇报 解释想法
学生结合小棒图进行汇报。
同学们,有余数的横式计算你们都会了,那竖式计算你们做得怎么样呢?请汇报一下刚才尝试的结果,与大家一起分享
4、展示竖式 说说思路
展示学生竖式计算的成果,请学生说说竖式计算的思路。
5、借助直观 探究算理
借助16根小棒(1捆加6根),弄清这个竖式的意思,明晰竖式计算的算理:
第一步:把1个十拆成10个一,一共是16根小棒,就是16个一。
→ →
第二步:要先拿几根?请学生帮忙摆小棒。每6根一圈,能搭几个?还剩几根?
第三步:追问,搭完了吗?这4根怎么不搭了?
第四步:16根小棒,搭了两个,用了12根,还剩4根,画上横线,移下来4根。
第五步:添上竖式计算的除号
第六步:学生发现就是刚刚写的那个竖式的意思。
6、共同板演 掌握算法
师生一起,根据小棒直观竖式图,伸出手指,写一写竖式。
联系前一节课学习的竖式计算,现在多了余数,注意竖式各部分书写的位置。
二、再现新知 继续探究
1、出示新例 审题解题
16瓶蜂蜜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几瓶?还剩几瓶?
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完成学习单第二题。
2、反馈横式,引发冲突
利用例1、例2两条横式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引起学生认知冲突。
怎么觉得这个横式这么熟悉呢?发现和上一题很相似,除了单位不同,数都一样,那竖式呢?竖式是一样的。那小棒图是不是也是一样的?
3、摆分小棒 弄清算理:
摆出16根小棒,下面画出6个“凵”,表示要平均分给6个人,请学生上来把小棒分摆在“凵”里,发现,每人分到2根小棒,还剩下4根,把小棒图补充完整。
仔细观察,小棒图一样吗?
提问:为什么会不一样?明明是一样的横式和竖式,怎么摆出来的小棒图会不一样呢?
4、比较分析 辨明真相
引导总结:一个是求16里面有几个6,还余几;另一个是把16平均分成6份,还余几。
原来一个算式,会有两种不同的意思。
三、练习巩固 挑战提高
1、填一填,结合分物过程,说说竖式每一步的意思。
21张福卡,每5张装一袋,可以 21朵花,平均分给5只小蜜蜂采蜜,
装( )袋,还剩( )张? 每只小蜜蜂能采( )朵?还剩( )朵?
答:可以装( )袋,还剩( )张。 答:每只小蜜蜂能采( )朵,还剩( )朵。
2、编一个可以用“17÷3=5……2”解决的数学问题。
(学生编题,并按照题意进行分类。)
3、 儿童乐园的“碰碰车”每玩一次要( )元,乐乐带了29元,他最多能玩( )次,还剩( )元。【注意:每次玩的价格是一位数】
29÷ = ( )……5( )
答:他最多能玩( )次,还剩( )元。
四、课堂小结
1. 学会了有余数除法竖式计算的方法;
2. 知道竖式计算每一步的含义,理解了算理;
3. 能区别基于包含除和平均分的两种有余数除法竖式计算在算理上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