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交通运输》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结合体会,并通过列表比较,明确各类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2.结合生活实例和真实情境,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3.能运用资料、不同地图对比,探究影响铁路干线分布的主要因素,学会探究方法。
4.通过中国主要铁路分布图,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的铁路枢纽。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2.学会立足现状,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3.我国铁路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及原因。
4.我国重要铁路线及铁路枢纽的分布。
【教学难点】
学会立足现状,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教学方法
【教法】
创设情景法、比较分析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
【学法】
情景感受法、地图观察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畅聊“路”
看视频,看完之后说出视频中的路指的是什么?引出现代运输方式,对应的运输工具,以及补充介绍管道运输。
漫谈“行”
出示问题:“乘坐哪种运输工具去过哪里?”生交流
进而谈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考虑天气、速度、价格、安全性能等等……)
比“特点”
通过阅读图表来分析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边学边练通过具体的问题来拓展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总结远距离急需的货物要航空运输,大宗笨重货物一般选择铁路或者水运运输。灵活的运输方式选择公路运输。
说“分布”
小组讨论分析我国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是哪一种?为什么?
看京广高铁视频,来感受京广高铁的速度,体会中国南北差异。分析铁路线东多西少的原因?
记“名称”
边学边画铁路线,学习五纵三横
画“线路”
圈“枢纽”
看视频,深入理解铁路线路枢纽的意义。
学法指导:记住铁路线的名称和起止点,记住枢纽城市以及每一条铁路线沿线经过的主要城市。
探究问题:架桥方式的目的有何区别?(京沪高铁和青藏铁路的对比)
议“未来”
和学生一起畅聊未来,点名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升华爱国情感!
■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的主要内容,以达成对知识的归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