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人教版5~6年级全一册 6.1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体育与健康人教版5~6年级全一册 6.1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2-01-08 11:21: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水平三(六年级)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课的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根据《体育课程标准》的理念,遵循“以人为本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以兴趣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中心,以探究合作学习为手段,注重学生的不同需求,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与生活态度。
二、教材分析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是小学中高年级和篮球教材中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是学好篮球运动的纽带和一项必备技术,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篮球比赛能力,对发展学生速度、协调等身体素质有着重要的功能。本课让学生在游戏中熟悉球性,掌握传球技术,提高传球能力,让学生享受篮球带来的乐趣,把学练活动和积极、愉快的心情融合在一起,获得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三、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个性突出,乐于参与体育活动,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具备了基本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在集体活动中和他人团结合作,完成活动任务。但独特性突出,逆反心理也较强,自控能力较差、学生身体素质差异也大,同时他们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且容易受外界影响等。因此我在教学中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给学生更多地展示空间,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变换练习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满足学生的身心需求,让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领。
2.通过学习使80%以上的学生能初步掌握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发展学生身体的灵敏性及协调性。
3.通过学习和游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相互帮助和团队精神,在学习和游戏中克服困难,体验成功的喜悦。
重点:传球的蹬、伸、翻、拨。接球的伸、迎、引
难点:蹬、伸、抖、拨,动作协调连贯
五、教学策略设计与分析
教法:运用情景教学法、启发诱导、讲解示范、游戏化教学、评价激励等教法。
学法:采用自主学习、尝试探究、模仿学习、合作学习等方法。
六、教学程序
上课常规
开始热身部分
行进间运球
球操和球性练习
徒手模仿传接球动作
学习提高部分
两人一组手递手传球



手 两人一组练习双手胸前传接球




学习提高部分 球 分层练习
优生展示,师生评价
放松
恢复整理部分
师生共同小结、点评
收拾器材,师生道别
七、预计效果负荷
1.预计平均心率:120-150次 /分 2.预计练习密度:40%—45%
八、场地器材。
篮球50个 呼啦圈12个
水平三《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课时计划
教师: 年级: 课次: 1
教学内容 1.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2.游戏:“拦截飞毛腿” 重点:传球的蹬、伸、翻、拨。接球的伸、迎、引难点:蹬、伸、抖、拨,动作协调连贯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领。2.通过学习使80%以上的学生能初步掌握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发展学生身体的灵敏性及协调性。3.通过学习和游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相互帮助和团队精神,在学习和游戏中克服困难,体验成功的喜悦。
课的结构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方式与组织措施 次数与时间
开始热身部分 一、课堂常规1.集合整队,检查人数。2.师生问好。3.教师宣布本课的内容、目标和要求。4.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二、准备活动1.行进间运球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拿球并跟随音乐的节奏行进间运球。2.球操扩胸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弓步压腿侧压腿手腕踝关节运动几种球性练习 组织:四列横队面向老师站立。要求:1.集合整队要快、静、齐。 2.明确本课内容、目标和要求。 3.认真做好队列(集中注意力)练习。组织: ★ 要求:教师引领学生在球场四个角落拿球,绕球场四周行进间运球。组织: ★教学法:1.教师领操,并指导学生动作。要求:1.跟着教师的动作,认真做操,充分活动身体各关节。 1’~2’1次 1’~2’3’~4’4x8拍
学习提高部分 一、篮球胸前传接球动作要领:持球:两脚前后站立,五指自然张开,拇指呈“八”字形,手指“包”球,掌心空出,将球置于胸前。传球:传球时,目视传球方,双脚蹬地,重心前移,两臂前伸,两腕随之旋内,拇指下压,食指、中指拨球,将球传出,出手后,两手外翻。接球:伸臂引球,接球后引缓冲,握球于胸腹之间,动作连贯一致。重点:传球的蹬、伸、翻、拨。接球的伸、迎、引难点:蹬、伸、抖、拨,动作协调连贯二、游戏“拦截飞毛腿”游戏方法:将学生分成四组,每组围成一道约6米的圆周,选择三位同学进入圈子内作为拦截者,其它同学采用原地双手传接球,谁传球被拦截或没接住球,谁进圈替代拦截者,依次进行,比比谁传球的质量高。 组织: ★ 教学法:1.教师讲解示范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强调重难点。2.组织学生徒手模仿胸前传接球动作。(10~20次)3.组织学生两人一组手递手传接球练习。(10~20次)4.组织学生两人一组间隔3到5米进行传接球练习。5.教师巡回指导,结合学生练习情况进行集体和个别指导。6.分层练习,学生根据自身水平调整站位的距离。7.优生展示,师生共同评价。8.师生交流总结。组织: ★ 教学法: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规则,请几名同学示范,并强调游戏中的安全。2.组织学生游戏、比赛,激励学生。 23’~24’不定4’~5’1~2次
恢复整理部分 一、整理放松。二、学练总结。三、教师宣布下次课内容。四、师生再见。 组织:四列横队面向老师站立。一、教师带领学生做放松活动。二、教师总结,学生认真听讲。三、布置课外作业。四、值日生整理场地,收拾器材。 2’~3’
场地器材 篮球场、篮球50个、呼啦圈12个。
预计运动负荷 练习密度:40%-45%运动量: 课后反思 篮球是学生相对喜欢的运动项目,本次课通过双手胸前传接球让学生掌握传球技术动作。从整节课的情况来看,学生还是十分投入,几乎每个人都能表现出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并敢于在活动中展示自我、合作学习,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参与又能在娱乐游戏中体现体育教学内容,达到体育教学目的。在教学中,我能根据教材的要求,制定较合理的教学目标,课的密度和强度适中,教学中采用不同难度,循序渐进的方法,学生对知识和运动技术基本掌握,能积极创新,基本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1教学过程不够流畅。过程中教师的讲解时间较长,减少了学生的练习时间2.缺乏直观的讲解示范方法。小学生对专门的术语不易理解,但模仿能力强,应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多示范、简单讲解,3.双手胸前传接球是水平二的内容,我选择了六年级的学生,造成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有所不符。4.游戏因多强调传接球的准确性和速度,因多鼓励拦截者拼抢,教师可以自己做拦截者以激发学生的斗志!
游戏:拦截飞毛腿
脉搏次数
220
200
180
160
140
120
100
8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