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地理七年级上册 2.3 河流(第2课时)课件(共24张PPT,视频无法打开)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五四制)地理七年级上册 2.3 河流(第2课时)课件(共24张PPT,视频无法打开)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1-06 15:24: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三节 河流
黄河干流图
科学界关于黄河源头的争论是否有必要?
黄河干流纵剖面图
理论验证
黄河干流水电站的分布图
实际验证:
观察红色区域内的黄河流域的颜色?出现了什么问题?
土地荒漠化
什么原因造成的荒漠化?我们应该怎么办?
1、走出上游峡谷段进入哪两个省区?处于什么干湿地区?适合发展何种农业类型?
2、请在相应图上找到绿色区域的名称,并填写到黄河干流图上。
二、灌溉之源
1、发展种植业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2、为了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协调利用,请为该区域发展农业献言献策。
呈现中游不同地区的黄河水的状况,学生观察
3、泥沙之最
黄河中游著名旅游景点——壶口瀑布
黄河水有何不同?
黄河干流泥沙沿途的变化图
1、读图疑图,自己思考,提出值得思考的问题。
2、小组合作,讨论探究:
黄河含沙量为何由河口到沙县剧增?
黄河含沙量为何在下游却减少?
实验探究问题1:
材料准备:培养皿、粉笔末、针管;(学生动手实验并观察)
结论:出现沟壑,粉笔末随水流下去了。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泥沙进入黄河中游
实验探究问题2:
材料准备:装有泥沙和水的矿水瓶;
操作要求:剧烈摇晃矿泉水瓶,静止,观察;
4、洪涝之灾
理论验证问题2:
华北平原
结论:
水土流失
“地上河”
地势低平
流速减慢
泥沙淤积
河床抬升
中游
黄土高原
下游
华北平原
易发生洪涝灾害
合作探究
如何治理下游的洪涝灾害?
中游治理措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下游治理措施:加固大堤,兴修水利工程...
治理黄河关键:治沙
黄河三角洲
1984年
2016年
结论:泥沙不断淤积,一直发生着海陆变迁,所以山东省的面积在不断增大。
1、下列地区中,主要受益于黄河灌溉之利而被誉为“塞上江南”的地区在:( )
A、黄河流经甘肃省内河段B、黄河流经宁夏和内蒙古段
C、黄河流经山西和陕西段 C、黄河流经华北平原段
2、黄河下游河道流域面积十分狭窄的原因是( )
A、黄河穿行与峡谷中 B、黄河穿行与山岭上
C、该地降水少 D、黄河是 “地上河”
3、根治黄河水患的关键是( )
A、在中游建设大型水库 B、在下游加固加高黄河大堤
C、在中游地区加强水土保持 D、在上游地区加强水土保持
巩固练习
课后研究性学习:
1、为何每年初春总在宁夏河段、山东河段听到炮声轰隆?
2、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地理实践力,根据学习黄河的一般思路,课下调查我们烟台的母亲河——夹河的源流概况、开发利用状况、各河段的问题、分析原因和相应的治理保护措施。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