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压力压强 科学巩固(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 压力压强 科学巩固(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1-07 09:1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压力压强华东师大版(2012)八年级上科学巩固(4)
一、选择题
1.在制糖工业中,常用沸腾的办法除去糖汁中的水分,为了使糖在沸腾时候不致变质,沸腾温度要低于100℃,为此,可采用的办法是( )
A.把糖汁放在敞开口的容器内进行加热,使糖汁面上的气压保持1标准大气压
B.把糖汁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往容器内打入气体,使糖汁面上的气压大于1标准大气压
C.把糖汁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从容器内抽出气体,使糖汁面上的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
D.以上做法都可以
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且它们各自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分别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高度后,则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以及剩余部分质量m的大小关系为( )
A.p甲<p乙,m甲<m乙 B.p甲>p乙,m甲>m乙
C.p甲<p乙,m甲>m乙 D.p甲>p乙,m甲=m乙
3.如图,甲、乙是俩个质量不计且容积相等的容器.若两容器中装入等质量的两种不同液体,液面等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容器中液体密度大于乙容器中液体密度
B.甲、乙两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相等
C.甲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D.甲容器对地面的压力等于乙容器对地面的压力
4.如图所示,将量筒倒扣水中,里面充满水,将量筒向上提的过程中,保持筒口不离开水面,则量筒内( )
A.充满水
B.没有水
C.有水,但不满,水面上方是真空
D.有水,但不满,水面上方是空气
5.在水平桌面上,有三个竖直放置的同种物质制成的实心圆柱体,已知它们的高度相等,但质量不同,那么它们对桌面的压强
A.质量大的一定大
B.底面积大的一定大
C.底面积小的一定大
D.三个一样大
6.如图所示,一密封的圆台形容器内装一定质量的水,若把它倒置,则水对容器底面的作用情况是(  )
A.压强减小,压力减小
B.压强减小,压力增大
C.压强增大,压力增大
D.压强增大,压力减小
7.我国发射的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成功后,两名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并按计划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在天宫二号中,你认为下列实验能完成的是( )
A.用过滤法分离食盐和泥沙
B.用弹簧秤、溢水杯等仪器探索阿基米德原理
C.用密度计测饮用水的密度
D.用马德保半球实验证实飞行器内有气压
8.如图所示,将完全相同的A、B两物块按甲、乙两种方式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的压力为F甲、F乙,对桌面的压强为p甲、p乙。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 D.F甲>F乙,p甲<p乙
9.用隔板将玻璃容器均分为两部分,隔板中有一小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如图),下列问题中可以用该装置探究的是 ( )
①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②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③液体是否对容器的底部产生压强
④液体是否对容器的侧壁产生压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质量、底面积均相同的甲、乙、丙三个容器内装有相同高度的水,现将装有三枚一元硬币的玻璃管缓缓放入水中,使其自由漂浮(整个过程水没有溢出),那么()
A.液体对容器底压强最小的是丙
B.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最大的是乙
C.液体对容器底压力最小的是乙
D.容器对桌面的压力最大的是甲
11.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长航程极地漫游机器人。机器人重约5000N,装有四条三角形履带,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1000cm2。今年2月,首次在南极内陆冰盖完成了30km的自主行走。下面选项正确的是( )
A.该机器人采用履带可以减小与冰雪地面的摩擦
B.履带能增大机器人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C.该机器人静止在水平冰面上时,对冰面的压强约为5×104Pa
D.若本次自主行走共耗时3h,则其平均速度为10m/s
12.如图(a)所示,在质量、高度均相等的甲、乙两圆柱体上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厚度,并将切去部分叠放至对方剩余部分上表面的中央,如图(b)所示。若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力、压强分别为F甲′、F乙′、p甲′、p乙′,则( )
A.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 D.F甲′=F乙′,p甲′>p乙′
13.有一均匀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是F,压强是P,如图所示,若切去阴影部分,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 )
A.F、P B.F、P
C.F、P D.F、P
二、填空题
14.如图所示,高为 0.3 米、底面积为 0.02 米 2 的薄壁圆柱形容器 A 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内装有重为 39.2 牛、深度为0.2 米的水。
(1) 求 水 对 容 器 底 的 压 强 p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容器重为10牛,求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容 ;___________________
(3)现将底面积为 0.01 米 2 的实心圆柱体 B 竖直放入容器 A 中,水恰好不溢出,此时容器 A 对地面的压强增加量 Δp容恰好等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加量 Δp 水,求圆柱体 B 的质量 m。_______________
15.如图所示,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A、B两容器,装有等深、等质量的不同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____pB,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A′____pB′(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6.如图是小明家用的菜刀。
(1)菜刀刀刃被磨得很锋利,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菜刀上孔①是挂刀孔,用此孔把菜刀挂在墙(或支架)上;刀面边缘还有一排圆孔,如图中②。有了这排圆孔,切菜时,比普通菜刀更省力,且菜片更易从刀面上脱落而不粘刀。请你用所学知识帮助解释此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著名的________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托里拆利在玻璃管内装入________较大的水银做实验测出大气压强的值,若换用水完成该实验,则需要________玻璃管的长度(选填“减小”或“增大”)。
18.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重力不计的圆柱形容器 A、B,横截面积均相同,A 的底面向上凸起,B 的底面为平面。在两容器中均加入重为 10N 的水,A 对桌面的压强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 对桌面的压强。若 A、B 容器的水中同一高度处压强分别为pA、pB, 则pA________p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9.(1)大气的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是对流层和______层。某同学暑假期间从杭州坐飞机到北京旅游,发现飞机在大气层经常遇到强烈的气流运动,颠簸得特别厉害,则此时飞机应该处于______层。
(2)在海平面附近,大气压的数值接近于___________帕,通常把这个大气压称为______________。
20.几块完全相同的砖,按甲、乙、丙三种,平放、侧放、竖放,设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和p丙,砖块长、宽、高之比为4:2:1,则压强之比p甲:p乙:p丙=_________。
21.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老师出示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并向装置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此时你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说明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稍后老师拿出如图乙所示的压强计准备探究液体内部是否存在压强,而小明认为没必要,利用图甲装置即可。于是小明将图甲装置缓慢地浸入水中,你将观察到 。若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哪个装置更适合?并说明理由: 。
三、探究题
22.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对温度计进行专题研究。在校图书馆查阅资料得知十七世纪的伽利略曾设计过这样的一个温度计:一麦杆粗细的玻璃管,一端与一鸡蛋大小的玻璃泡相连,另一端竖直插在水中,并使玻璃管内吸入一段水柱,根据管中水柱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环境相应的温度。为了研究“伽利略温度计”,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资料中的描述自制了如图所示的测温装置,图中A为一小塑料瓶,B为一透明细吸管,通过橡皮塞与A连通,管的下端竖直插在大水槽中,使管内外水面有一高度差h。然后进行实验探究:改变装置所处的环境温度,分别测出不同温度下所对应的水柱高度h,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中数据可推得:
(1)当温度升高,管内水柱高度h将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你认为该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工作的。
(3)根据上述数据,兴趣小组制作的“测温装置”水柱高度h与环境温度t的数学关系式为h=__________。
(4)通过实验,兴趣小组发现用“伽利略温度计”来测温度,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你认为它的不足之处有哪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小晨和同组的同学们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将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一端扎上橡皮薄膜,竖直插入水或盐水的不同深度处,观察到橡皮薄膜分别向上凸起,实验现象如图 1(a)、(b)、(c)所示。
(1)根据实验现象实验小组的同学提出猜想:
①根据图 1(b)和(c),小组同学一致认为: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_____有关;
②根据图 1(a)和(b),小组同学产生了不同的观点:小晨认为液体内部某点压强可能与距液面的距离 h 有关;小萍则认为液体内部某点压强可能与距容器底部的距离 d 有关;
(2)为进一步验证猜想,小组同学接着将一端扎有橡皮膜的玻璃管分别竖直插入甲、乙两种不同液体中,并设法改变 h 和 d,通过在玻璃管中加入适量的水,使橡皮薄膜在液体的不同位置处都能保持平整,如图 2 所示。然后通过测量玻璃管中所加水的质量,再设法求得橡皮薄膜所受的液体压强 p,并将实验有关数据分别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表一 液体甲密度为 0.8×103kg/m3 表二液体乙密度为 1.2×103kg/m3
实验序号 h(cm) d(cm) p(Pa) 实验序号 h(cm) d(cm) p(Pa)
1 5 15 0.4×10 3 6 5 15 0.6×10 3
2 10 10 0.8×10 3 7 10 10 1.2×10 3
3 15 5 1.2×10 3 8 15 5 1.8×10 3
4 20 5 1.6×10 3 9 20 5 2.4×10 3
5 30 5 2.4×10 3 10 30 5 3.6×10 3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 与 6(或 2 与 7,或 3 与 8,或 4 与 9,或 5 与 10)的数据及相关条件, 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当距液面的距离 h 相同, 距容器底部的距离 d 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晨分析实验序号 3 与 4 与 5(或 8 与 9 与 10)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同种液体内部,当离开容器底部的距离 d 相同,液体内部压强 p 与 h 成正比;小萍分析实验序号 1 与 2 与 3(或 6 与 7 与 8)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同种液体内部压强 p 与 d 成反比。小晨和小萍的结论,你认为是错误的是_____,理由是_____。
四、简答题
24.为了给刚种下的树苗浇水,小明到商店里购买水桶,如图所示。经查看与测量得知,它们是用同种材料制成的,自身质量都是1kg,容积都是15L。
(1)请问应选购哪种水桶比较好?简要写出你选择的理由。
(2)甲桶装满水时,水受到的重力是多少N?
(3)已知提水时手的受力面积为1×10-3 m2,提起一满桶水时,手受到的压强是多少帕?(g取10N/kg)
25.许多城市已经走入共享汽车时代,如图所示是某城市微公交,它不仅环保,而且使用成本还不到传统汽车的。
(1)某市民驾驶电动汽车行驶在回家的路上,若以该车为参照物路旁的树木是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某城市微公交正常使用时的整车(车与人等)质量约为1000kg,若汽车受到的摩擦力为总重的0.2倍。当某市民驾驶一辆微公交车以40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在平直的路上时,该汽车电机提供的牵引力为多少?___________(g取10N/kg)
(3)若微公交车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200平方厘米,则微公交车停车时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_______
26.高压锅是生活中一种密闭的加热容器,锅盖中央有一出气孔,孔上盖有限压阀,当锅内气压达到限定值时,限压阀被顶起放出部分气体,实现了对锅内气体压强的控制。已知高压锅盖出气孔的横截面积为12mm2,限压阀的质量为84g.
(1)高压锅是根据 的原理设计工作的。
(2)求使用高压锅时锅内气体最大压强。(写出计算过程)
(3)对照下图来判断:用该高压锅烧水,水温最高可以达到 ℃。(大气压值取1.0×105Pa)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B
3.D
4.A
5.D
6.B
7.D
8.A
9.B
10.A
11.B
12.D
13.B
14.1960Pa 2460Pa 2kg.
15.< =
16.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大气压强
17.马德堡半球,密度,增大
18.大于 大于
19.(1) 中间 对流
(2)1.01×105帕 标准大气压
20.1:2:4
21.橡皮膜向下凸 橡皮膜向上凹 乙,因为乙装置能探究液体向各个方向都存在压强
22.变小 气体的热胀冷缩 h= 2.6t+74.4 测量范围小;受大气影响
23.液体密度 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小萍 小萍所选的数据没有控制 h 相同
24.(1)甲,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2)150N (3)1.6×105Pa
25.运动 2×103N 1.25×105Pa
26.(1)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2)1.7×105Pa.(3)116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