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测试题
一、选择题(16分)
1.用一块金和一块银做成一个合金首饰,测得首饰的密度是14.8g/cm3。已知金的密度是19.3g/cm3,银的密度是10.5g/c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块的体积比银块的体积稍大一点 B.金块的体积比银块的体积大得多
C.银块的体积比金块的体积稍大一点 D.银块的体积比金块的体积大得多
2.一大理石块的体积略小于天平100g码砝的体积,当使用天平测该石块的质量时,下列操作中比较合理的是(大理石的密度是2.7×103kg/m3,铁的密度是7.90×103kg/m3)( )
A.从最大的100g的砝码开始试测 B.从50g的砝码开始试测
C.从最小的5g的砝码开始试测 D.移动游码开始试测
3.现有a、b两个小球,分别由=4g/cm 、=5g/cm 的两种材料制成,两小球质量之比为ma:mb=6:5。体积之比为Va:Vb=9:7。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只有一个球是空心的,则a球是空心的
B.若只有一个球是空心的,则空心球空心部分的体积与实心球的体积之比为1:6
C.若两球均是空心的,a球的空心部分体积一定比b球的空心部分体积小
D.若只有一个球是空心的,将空心球的空心部分装上水,则该球实心部分的质量与所加水的质量之比为30:1
4.根据所学知识和如表中的数据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物质 水 冰 煤油 空气 二氧化碳
密度/kg m-3 (常温常压下) 1.0×103 0.9×103 0.8×103 1.29 1.34
A.一个瓶子装满水,水的质量为1kg,这个瓶子最多能装0.8kg酒精
B.一定质量的水结成冰,体积比原来小
C.同种物质其状态改变,密度一般会变化
D.泡沫灭火机喷出的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二氧化碳会沉在下面将可燃物包围
5.甲、乙两金属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将等体积的甲、乙两金属制成合金,其密度为ρ1;将等质量的甲、乙两金属制成合金,其密度为ρ2,(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 )
A.ρ1<ρ2 B.ρ1>ρ2 C.ρ1=ρ2 D.无法确定
6.一容器装满水后,容器和水总质量为m1;若在容器内放一质量为m的小金属块A后再加满水,总质量为m2;若在容器内放一质量为m的小金属块A和一质量为m的小金属块B后再加满水,总质量m3,则金属块A和金属块B的密度之比为( )
A.m2:m3 B.(m2-m1):(m3-m1)
C.(m2+m1-m):(m1+m2-m) D.(m2+m-m3):(m1+m-m2)
7.有一个水桶内已经结满了冰(冰面与桶口相平),当冰完全熔化后,再倒入0.5kg的水恰好装满。假如用该空桶装满酒精,最多能装酒精的质量是(ρ冰=0.9 ×103kg/m3,ρ酒精=0.8× 103kg/m3)( )
A.5kg B.0.5kg C.4kg D.0.4kg
8.不同材料组成的a、b、c三个实心物体,它们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密度是c的0.25倍
B.三者的密度关系是ρa>ρb>ρc
C.c物质的密度与它的质量成正比,与它的体积成反比
D.等质量的a、c物质均匀混合后的密度大小等于b物质的密度大小(忽略混合后体积变化)
二、填空题(14分)
9.雪在外力挤压下可形成冰,表明雪的密度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冰的密度。小丽利用冰的密度(已知冰的密度为),使用如下方法来估测积雪密度:选取一块平整地面上的积雪,测量出雪的厚度为,然后脚向下用力踩在雪上,形成一个下凹的脚印,测量出脚印的深度为,她由此估算出积雪密度为 _____。
10.现有密度为的液体甲和密度为的液体乙,质量均为,已知,则液体___的体积较多。某工厂要用它们按体积比 1∶1 的比例配制一种混合液(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且使所得混合液的质量最大。则这种混合液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按要求配制后,剩下的那部分液体的质量为_______。
11.平时我们习惯于讲水比油重,实际上指的是水的________比油大,平时我们也习惯于讲大人比小孩重,实际上指的是大人的______比小孩大。氧气瓶里氧气的密度是,质量用了后,剩余部分的密度是______。
12.在底面积为S的薄壁柱形容器内注入适量的水,让空烧杯漂浮在水面上,测出水的深度为h0,如图所示:再将一金属球放入烧杯中,此时烧杯仍漂浮在水面上,测出水的深为h1,最后将该金属球取出放入水中,空烧杯仍漂浮在水面上,待金属球沉底后测出水的深度为h2,已知水的密度为。则金属球的密度为_____,金属球沉底后,它对容器底的压力为______。
13.如图是量筒倒入液体后,量筒和液体总质量和液体体积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可知量筒的质量是______g, 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g/cm3。
14.如图甲,小虎利用天平测出量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是_________g,接着小虎利用量杯测量了液体的体积V。小虎多次改变量杯中液体的质量,得到了几组量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以及液体体积的数据,并绘出了如图乙所示的m-V图象,则量杯的质量为__________g。
三、作图题(4分)
15.如图所示,往三只形状不同但底面积相同的容器甲、乙、丙中分别倒入相同体积的水,请画出水面的大致位置。
16.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液体的体积(V)及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可分别由量筒和天平测得,通过改变液体的体积可以得到几组数据,根据数据在图中画出总质量跟液体体积关系的粗略图线。
四、实验题(18分)
17.小亮想测量一个小木块(不吸水)的密度,他利用天平、圆柱形玻璃杯、适量的水、细针等器材,经过思考,想出了如下的实验方法;
(1)图甲是小亮在调节天平时的情景,小丽指出了他在操作上的错误,你认为错误之处是:______;
(2)小亮纠正错误后调节好天平,按照以下步骤继续实验:
①将小木块放在天平左盘,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木块的____g;
②将玻璃杯中装满水,用细针缓慢地将木块压入水中,使之完全浸没,利用排水法,测出溢出水的质量为30g,则小木块的体积为____cm3;(已知)
③测出小木块的密度是____g/cm3;
(3)受小亮实验的启发,小丽在实验时除了利用原有的圆柱形玻璃杯、适量的水和细针外,又找了一把刻度尺,不用天平也测出了木块的密度,请你将下列测量步骤补充完整:
①在玻璃杯中装入适量的水,用刻度尺测出杯中水的深度为h0;
② ______;
③用细针缓慢地把木块压入水中,使之完全浸没,用刻度尺测出杯中水的深度为hm;
④小木块密度的表达式:漂浮时=______ 。(用测量的物理量和已知量的符号表示)
18.为了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小明从学校电工师傅那里选取了一段“2.5 mm2”的铝线,而小红则用电冰箱自制了一些大小不等的长方体冰块.
(1)现有测量体积的量筒,为完成该探究实验,还必须使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___.
(2)小明的实验记录见表一.为直接反映出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请你把表格的第三行所缺的物理量及数值填写完整____________.
(3)小红在用冰块进行探究时,为防止冰块熔化,尽量缩短测量时间,她只在草稿纸上记录下了两组数据,分别是质量(g):0.9、5.4、7.2、3.6;体积(cm3):1、8、6、4.请你将数据重新整理好,填在表二的对应空格中_____________.
(4)请在坐标图中分别描绘铝和冰的m-V图像__________.
(5)从你所描绘铝和冰的m-V图像中可以发现哪些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盐城盛产陶瓷,小李同学想测量一块不规则瓷片的密度.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处,然后调节_____使天平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瓷片的质量,所用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所示,则瓷片的质量为___g.
(3)他发现瓷片放不进量筒,改用如图2所示的方法测瓷片的体积: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瓷片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然后取出瓷片;
b.先往量筒装入40ml的水,然后将量筒的水缓慢倒入烧杯中,让水面到达标记处,量筒里剩余水的体积如图3所示,则瓷片的体积为_____cm3.
(4)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瓷片的密度ρ为_____g/cm3.
(5)根据以上步骤,你认为小李同学测出的瓷片密度值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6)这里测量瓷片的体积用到了_____法(选填字母序号).
A.控制变量法 B.转换法 C.类比法 D.累积法
五、综合题(18分)
20.由某种合金制成的两个大小不同的工艺品,其中一个实心,一个空心.小明为判定哪个是空心的,进行了如下实验:用天平测出大、小工艺品的质量分别为300g和200g,把它们分别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大工艺品排出80g水,小工艺品排出40g水,请根据以上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由此判断________ 艺品是空心的;
(2)合金的密度是多少? 若将空心球的空心部分充满酒精,其质量将会增加多少?(ρ酒精=0.8g/cm3)_____
21.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冻豆腐
冻豆腐是一种传统豆制品美食,是北方人的发明。新鲜豆腐的内部有无数的小孔,这些小孔大小不一,有的互相连通,有的闭合成一个个小“容器”,这些小孔里面都充满了水分。一般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但水在0℃—4℃之间却具有反膨胀特性---热缩冷胀。4℃时,水的密度最大(1.00g/cm3),到0℃时,结成了冰,它的体积比常温时水的体积要大10%左右。温度再降低,冰的体积几乎不再变化。当豆腐的温度降到0℃以下时,里面的水分结成冰,原来的小孔便被冰撑大了。等到冰化成水从豆腐里跑掉以后,就留下了数不清的海绵状孔洞(如图所示)。此时的豆腐孔隙多、弹性好、吃上去的口感很有层次。放在浓汤里煮过的冻豆腐是非常好吃的,因为冻豆腐里的海绵状组织能充分吸收汤汁的美味。豆腐经过冷冻,能产生一种酸性物质,这种酸性物质能破坏人体的脂肪,如能经常吃冻豆腐,有利于脂肪排泄,使体内积蓄的脂肪不断减少,达到减肥的目的。冻豆腐具有孔隙多、营养丰富、热量少等特点,不会造成明显的饥饿感。
(1)冻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由于豆腐里的水先 ____ 后 ______ 形成的。
(2)从新鲜豆腐到冻豆腐,质量 ____ ,密度 ______ (变大/变小/不变)。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______ 。
A.经常吃冻豆腐有利于减肥
B.新鲜豆腐的内部有无数的小孔
C.罐装的饮料(可看作为水)在4℃时存放最不安全,没有胀破的危险
D.冻豆腐里的海绵状组织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4)将豆腐切成方块后放入冰箱冷冻室,一天后取出来观察,下列豆腐的形状正确的是 _____ 。
(5)10℃的水在降温至-10℃的过程中,它的体积随时间变化图像正确的是 _______ 。
【参考答案】
1.C 2.B 3.D 4.B 5.B 6.D 7.C 8.A
9.小于
10.甲
11.密度 质量 2
12.
13.40 1
14.73 20
15.
16.
17.游码未移至标尺的零刻度线处 18.6 30 0.62 将木块轻放入玻璃杯中,待它漂浮时,用刻度尺测出杯中水的深度为h
18.天平 刻度尺 5 质量(g):0.9、5.4、7.2、3.6;体积(cm3):1、8、6、4 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不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19.平衡螺母 32 14 2.29(或2.3) 偏小 B
20.(1)大;
(2)合金的密度是5g/cm3;
(3)若将空心球的空心部分充满酒精,其质量将会增加16g.
21.凝固 熔化 不变 变小 C 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