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靖远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甘肃省靖远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06 12:25:55

文档简介

高一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册。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做好脱贫攻坚与实
蚱」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遹通过持续努力推进脱贫摘帽地区乡村全面振兴,为增进人民群众福
祉、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具冇一致性,从时间安排的维度上看,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之间存在
重叠和交叉关系。根据党中央的相关部署,2020年必须打赢脱贫攻坚战。乡村振兴的近期目
标是“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因此,2018-2020年
就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叠期和交又期。
从空间布局的雏度上看,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之间存在耦合和重合的关系。打贏脱贫攻坚
战,主要聚焦贫困村和所在县,尤其是连片特困地区和深度贫困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则覆
家盖整个农村区域,要在城乡融合的原则下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具有递进性。从战略对象的维度来看,脱贫攻坚的帮扶主体是现行标
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重点解决贫困户的生存问题;乡村振兴战略涵盖的对象就更加广泛,包括
全体农村居民。就对象所在区域而言,脱贫攻坚瞄准贫困地区,重点是特困地区和深度贫困地
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则要实现所有乡村的全域覆盖,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在实施过程中要统
筹好相对贫困人口与其他人口、脱贫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关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具有联动性。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的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一是脱贫攻坚为乡
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通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提升了贫困地区的发展能力。二
是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脱贫攻坚的相关举措提升了贫困地区的公共
服务水平,通过发展环境的改变,改善贫困人口的生存条件,增强贫困人口的基础发展能力。三
是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塑造了组织载体。脱贫攻坚的实施,促进了乡村治理体系的完善,尤其
是乡村治理的组织载体得到了夯实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当前,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
完成。但对于脱贫人口和脱贫地区,尤其是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而言,由于产业基础
薄弱、基础设施不完善、公共服务不到位等,仍然存在返贫风险。因此,亟须尽快在脱贫地区建
【○高一语文第1页(共8页高一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C(A项,“乡村振兴优先的原则”理解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三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则覆盖整个农村区域
知。B项,“要抓住农村人口这
”分析错误,根据材
村贫困人口”可知。D项
根据材料二第三段“实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目标
在于激发农民的内生发展动力”可知
2.B(“帮扶工作就全面结東了”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二第
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
系平稳转型,建立高质量的减贫标准体系和常态化的帮扶模式,切实防止返贫”可知
D(A、B、C三项都属于“输血式”扶贫,强调的是外部力量对农民的帮助
4.①脱贫攻坚为乡村振
物质基础。②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提供了良好的发
贫攻
为乡村振兴塑造了组织载体。④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成功的经验。⑤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提供
篇概述要做好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
然后从多方面阐述
脱贫攻
材料

说贫攻坚成果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要以实现
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1分)然后从三个方
述,即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
基本要求、贯穿主线
析不当,是为
DA项,“这句话意
我’并不像村里人那样以故乡为傲”分析不当,“历史,不过
叙述
现的是对其深沉的思考,并
的情感。B项,“始终在历史的参照
分析不当,以
爱、自豪不是在历史的参照中感受
习惯”不恰当,应该是坚信将来会习惯。C项
城市生活的厌倦”过度解读

故乡的变化形成对照,体现“我”的故乡情结的心理变化历
为“我”会习惯故
做铺垫。(每点

答案酌情给分
①对故乡地理位置及风水的叙述,故乡就在西周皇族的陵地附近,被村
是一块风水宝地,故乡人感
的热爱。③现
裕起
现在的街道沉寂、空旷,虽然与以前不同,失去了过去的那种烟
就是故

会习惯的。作者就是将这些情感通过具体的载体加以描绘并融于故
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
标点:又舟中局迫难写,未能如教。然轼方过临江,当往游焉。或僧欲有所
乍数句留院
慰左右念亲之
D(“人门、人室、升堂,用以比喻学问由浅入深的三种境界”解说有误。学问由浅
种境界的顺序应为
C(“并对其都做出了极高的评价”概述有误。作者做出极高评价的对象不包括司马相如。依
同科”,可知作者并不看好司马相
您数次屈尊光临,交谈之间一见如故,欣幸已极,使人出乎意料,这简直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点“见临”倾
点1分,大意1分
要求能达意,就似乎不需讲
这是很不对的。(得分点“止”文”然”每点
例子加以批评的;②因为扬雄
《太玄
握“辞达
清楚)”的要领。(答对
分,意思答对
如有其他答案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