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海洋与人类(共43页PPT)课件+练习+素材视频2

文档属性

名称 4.3 海洋与人类(共43页PPT)课件+练习+素材视频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5.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1-06 14:33:0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3 海洋与人类 跟踪训练
每年的7月11日为中国航海日。2021年的主题为“开启航海新征程,共创航运新未来”国家设立“航海日”,对于我国开发海洋、维护海权,加强海防,实现建设航海强固和海洋强国的目标,有着十分深远的战略意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我国海洋国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提高我国海洋开发能力 B.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C.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D.我国近岸局部海域污染已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2.近20年来,我国实施“伏季休渔”制度,主要目的是( )
A.便于检修渔船,发展生态渔业 B.推动近海水产养殖事业的发展
C.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的再生能力 D.防治赤潮、咸潮等污染问题
【答案】1.D 2.C
【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国家设立“航海日”,对于我国开发海洋、维护海权,加强海防,实现建设航海强固和海洋强国的目标,有着十分深远的战略意义。可以提高我国的海洋开发能力,A正确;设立“航海日”可以合理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B正确;设立“航海日”可以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C正确;随着我国海洋开发和保护措施的进一步的实施,我国近海局部海洋污染有所缓解,但污染问题还是存在,并没有根本解决,D说法错误。设问为说法错误而选项,因此正确选项为D。故选D。
2.“伏季休渔”是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由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的在每年三伏季节,一定水域不得从事捕捞作业的制度。休渔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检修渔船,发展生态渔业,A错误;也不是为了推动近海水产养殖业,B错误;该制度的实施主要是为了保护海洋渔业的再生产力,促进渔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C正确。休渔与赤潮、咸潮等污染问题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
【点睛】伏季休渔,是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由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的保护渔业资源的一种制度。它规定某些作业在每年的一定时间、一定水域不得从事捕捞作业。因该制度所确定的休渔时间处于每年的三伏季节,所以又称伏季休渔。
迪拜杰贝勒阿里人工岛以棕榈树为设计原型,跨度15公里,增加海岸线720公里,建有65个港口泊位,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港。岛上建设有私人住宅、公寓、摩天大楼、酒店、主题公园等。下图为杰贝勒阿里人工岛设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3.该人工岛的建设主要利用了海洋( )
A.生物资源 B.矿产资源 C.能源资源 D.空间资源
4.杰贝勒阿里人工岛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有( )
①保护海洋生物栖息地②改变海流运动③破坏沿海红树林生长④改变海岸地貌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3.D 4.B
【解析】3.海上人工岛一般在小岛和暗礁基础上建造,是填海造陆的一种,属于海洋空间资源开发的一种方式,故D正确,ABC错。
4.杰贝勒阿里人工岛会挤占海洋生物栖息地,故①错,杰贝勒阿里人工岛的改造,改变了海流运动的方向,故②正确,杰贝勒阿里人工岛建在海上,不会破坏沿海红树林生长,故③正确,杰贝勒阿里人工岛增加了海岸线,改变海岸地貌,故④正确。本题选B,排除ACD。
【点睛】海洋开发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大规模开发海底石油、天然气和其他固体矿藏,开始建立潮汐发电站和海水淡化厂,从单纯的捕捞海洋生物向增养殖方向发展,利用海洋空间兴建海上机场、海底隧道、海上工厂、海底军事基地等,形成了一些新兴的海洋开发产业。
下图示意中国为挪威建造的世界首座半潜式深海养殖平台,该平台造价约5亿人民币,配备了自动化保障系统。目前我国养殖产业以作坊式浅海养殖为主,深海水域利用率不到1%。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与海洋捕捞相比,海洋养殖的主要优点是( )
A.产品品质比较好 B.产品售价比较高 C.产量提高潜力大 D.环境污染比较小
6.目前限制我国深海养殖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是( )
A.缺乏设备建造能力 B.市场需求接近饱和
C.深海养殖空间不足 D.养殖设备过于昂贵
7.为了减轻远离陆地带来的不利影响,深海养殖平台设计时要考虑( )
A.降低平台建造成本 B.提高自动运作水平
C.抵御海洋恶劣天气 D.适应海底复杂地形
【答案】5.C 6.D 7.B
【解析】5.海洋养殖设置有自动投喂系统,食物保障高,与海洋捕捞相比,产量提高潜力大,C正确。并非纯野生,产品品质比海洋捕捞差,大规模养殖在提高产量的基础上价格要低,A、B错误。投食高效环保饲料可降低污染,实现绿色养殖,海洋捕捞过程中环境污染也小,但不是主要优点,D错误。故选C。
6.由材料可知,我国能为挪威建造深式海养殖平台,说明我国设备制造能力较强,A错误。我国的人口众多,渔业产品的市场广阔,B错误。由材料可知,我国的深海利用率不到1%说明我国深海养殖空间广阔,C错误。由材料可知,一个深海养殖平台造价5亿元人民币,因此养殖设备过于昂贵是制约我国深海养殖的障碍,D正确。故选D。
7.由于远离陆地,受人类活动影响小,人类维护设备、人工投食等比较麻烦设计时要考虑到提高自动运作水平,设计成为全自动、智能化的养殖设备,同时具备抵御海洋恶劣天气的能力,B正确。深海养殖平台建造成本高,建设的成本无法降低,A错误。提高自动运作水平,设计成为全自动、智能化的养殖设备,可以提高抵御海洋恶劣天气的能力,C错误。该平台属于半潜式,无须考虑海底地形,D错误。故选B。
【点睛】海水养殖的优点是:集中发展某些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虾类、贝类及棘皮动物(如刺参)等,生产周期较短,单位面积产量较高。按养殖对象分为鱼类、虾类、贝类、藻类和海珍品等海水养殖,其中以贝、藻类海水养殖发展较快:虾、鱼类、海珍品养殖较薄弱。按空间分布分为围塘、海涂、港湾和浅海等。按集约程度分为粗养(包括护养、管养)、半精养和精养,以粗养为主。
2020年7月11日是郑和下西洋615周年纪念日,是第16个“中国航海日”,也是“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实施日。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提高海洋资源的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郑和下西洋使用到的海洋空间资源有( )
A.港口 B.沿海滩涂 C.海底 D.跨海大桥
9.下列开发和利用海洋空间资源的方式不合理的是( )
A.沿海滩涂地区开辟盐田 B.海湾处建造跨海大桥
C.沿海滩涂地区发展水产养殖业 D.在海洋深处填海造陆
【答案】8.A 9.D
【解析】8.郑和下西洋时需要在港口处出发,使用到了港口,没有用到沿海滩涂,A项正确、B项错误。那时候人类到达海底、建设跨海大桥的技术尚不成熟,C、D项错误。故选A。
9.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式有多种,如把沿海滩涂开辟为盐田、发展水产养殖等,海湾处建造跨海大桥,浅海地区填海造陆,ABC正确,不符合题意,填海造陆在浅海,工程量小,难度小,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择D。
【点睛】海洋空间利用 人类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把海上,海中和海底空间用于发展交通、生产、军事和其他用途的活动场所。海洋面积3.6亿平方公里,体积13.7亿立方公里,是人类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生产活动的广阔领域。
读海洋开发利用方式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不属于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的是( )
A.海洋牧场 B.围海造地
C.潮汐发电 D.滩涂养殖
11.下列关于海洋开发利用活动与其主要污染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海洋捕捞-水污染 B.潮汐发电-核污染
C.海洋运输-水污染 D.港口建设-大气污染
12.下列关于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缓解沿海人地矛盾 B.拓展人类生存空间
C.探索人类未知资源 D.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答案】10.C 11.C 12.D
【解析】10.潮汐发电是开发能源资源,不属于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C符合题意。海洋牧场、围海造地、滩涂养殖均属于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1.海洋捕捞活动易造成生态破坏,海洋运输易造成水污染,A错误、C正确。潮汐发电没有核污染,B错误。港口建设易造成废弃物污染,D错误。故选C。
12.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资源,有利于探索人类未知资源、拓展人类生存空间、缓解沿海人地矛盾等,ABC正确,不符合题意。但开发利用过程中,容易造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不利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D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海洋空间开发利用:海洋空间有海上、海中、海底三个部分,具体包括海上人工岛、海上桥梁、海上机场、海上娱乐场、海上城市、海底隧道、海底光(电)缆、海底仓库等。目前海洋空间的利用已从传统的交通运输扩大到生产、通信、电力输送、储藏、文化娱乐等诸多新兴领域。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2014年9月15日宣布,“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在南海北部发现我国海域自营深水勘探首个高产大气田,这一成功发现打响了我国海洋石油自营深水勘探的第一枪。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3.南海油气勘探开发难度极大,对其难度大的原因推断不合理的是( )
A.地质条件复杂 B.水深 C.昼夜温差大 D.探区范围广
14.下列关于该气田开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改善该地的生态环境
B.有利于缓解珠三角地区能源紧缺的局面
C.深水装备和技术的提升,将带动我国深水油气勘探业的发展
D.加速我国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的进程,有利于减少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
【答案】13.C 14.A
【解析】13. 本题考查海洋油气勘探开发难度极大的原因。南海油气勘探开发难度极大,主要原因是海洋地质条件复杂、水深、勘探范围广,A、B、D合理。海洋区城昼夜温差较小,C不合理。故选C。
14.本题考查气田开发的影响。该气田开发并不能改善该地的生态环境,A错。油气开发有利于缓解珠三角地区能源紧缺的局面,排除B。深水装备和技术的提升,将带动我国深水油气勘探业的发展、加速我国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的进程,有利于减少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说法正确,排除C、D。故选A。
【点睛】自然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 ①自然资源大国:土地面积、矿产世界第三、耕地世界第四、河流径流、森林面积世界第六 ②人均资源不足:人均土地、耕地占世界人均量的1/3、径流量占1/4、森林占1/5、矿产占3/5 。
1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南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鱼、虾、蟹、贝等种类丰富。南海海底资源也十分丰富,尤其是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巨大,其次是各种金属矿产资源。南海诸岛岛礁上环境优美、景色迷人。
材料二下图为南海位置图。
(1)说出南海可以开发的海洋资源。
(2)分析南海海洋资源的开发对我国资源安全的影响。
(3)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南海的执法力度,维护了我国的海洋权益。试阐述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重大意义。
【答案】(1)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洋空间资源。
(2)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为不断增长的人口提供一定量的食物;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可以缓解资源紧缺的局面,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可以为易燃、有毒、有放射性的资源提供储藏空间,还可提供旅游资源等。
(3)有利于缓解陆地环境的压力,有利于增加我国资源的保有量;有利于巩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有利于强化全民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
【解析】本题以南海为背景考查了海洋资源的开发及其对我国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
(1)据材料一可知,“南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鱼、虾、蟹、贝等种类丰富”可知,南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及各种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可知,说明南海可开发的资源有海底矿产资源;“南海诸岛岛礁上环境优美、景色迷人”可知,说明南海可开发的资源还有海洋空间资源和旅游资源。
(2)由材料分析可知,南海有鱼、虾、蟹、贝等丰富的生物资源,可以为人类提供一定的海洋食物;海底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可以增加我国的能源储量,缓解资源紧缺的局面,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海岛可以开发自然风光等旅游资源,海洋还可以开发海洋空间,如海底还可以为一些易燃、有毒、有放射性的资源提供储藏空间。
(3)由所学知识可可知,本题从资源、国防、全民海洋意识等方面说明。资源方面:开发海岛,可以增加海洋空间资源,有利于缓解陆地环境的压力;开发海洋矿产资源,可以增加我国各种矿产资源的保有量。国防:开发建设海岛,有利于巩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全民海洋意识:通过开发海洋空间资源和海洋资源,有利于全民树立海洋国土观念,强化海洋权益的意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3 海洋与人类 跟踪训练
每年的7月11日为中国航海日。2021年的主题为“开启航海新征程,共创航运新未来”国家设立“航海日”,对于我国开发海洋、维护海权,加强海防,实现建设航海强固和海洋强国的目标,有着十分深远的战略意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我国海洋国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提高我国海洋开发能力 B.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C.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D.我国近岸局部海域污染已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2.近20年来,我国实施“伏季休渔”制度,主要目的是( )
A.便于检修渔船,发展生态渔业 B.推动近海水产养殖事业的发展
C.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的再生能力 D.防治赤潮、咸潮等污染问题
迪拜杰贝勒阿里人工岛以棕榈树为设计原型,跨度15公里,增加海岸线720公里,建有65个港口泊位,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港。岛上建设有私人住宅、公寓、摩天大楼、酒店、主题公园等。下图为杰贝勒阿里人工岛设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3.该人工岛的建设主要利用了海洋( )
A.生物资源 B.矿产资源 C.能源资源 D.空间资源
4.杰贝勒阿里人工岛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有( )
①保护海洋生物栖息地②改变海流运动③破坏沿海红树林生长④改变海岸地貌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下图示意中国为挪威建造的世界首座半潜式深海养殖平台,该平台造价约5亿人民币,配备了自动化保障系统。目前我国养殖产业以作坊式浅海养殖为主,深海水域利用率不到1%。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与海洋捕捞相比,海洋养殖的主要优点是( )
A.产品品质比较好 B.产品售价比较高 C.产量提高潜力大 D.环境污染比较小
6.目前限制我国深海养殖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是( )
A.缺乏设备建造能力 B.市场需求接近饱和
C.深海养殖空间不足 D.养殖设备过于昂贵
7.为了减轻远离陆地带来的不利影响,深海养殖平台设计时要考虑( )
A.降低平台建造成本 B.提高自动运作水平
C.抵御海洋恶劣天气 D.适应海底复杂地形
2020年7月11日是郑和下西洋615周年纪念日,是第16个“中国航海日”,也是“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实施日。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提高海洋资源的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郑和下西洋使用到的海洋空间资源有( )
A.港口 B.沿海滩涂 C.海底 D.跨海大桥
9.下列开发和利用海洋空间资源的方式不合理的是( )
A.沿海滩涂地区开辟盐田 B.海湾处建造跨海大桥
C.沿海滩涂地区发展水产养殖业 D.在海洋深处填海造陆
读海洋开发利用方式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不属于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的是( )
A.海洋牧场 B.围海造地
C.潮汐发电 D.滩涂养殖
11.下列关于海洋开发利用活动与其主要污染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海洋捕捞-水污染 B.潮汐发电-核污染
C.海洋运输-水污染 D.港口建设-大气污染
12.下列关于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缓解沿海人地矛盾 B.拓展人类生存空间
C.探索人类未知资源 D.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2014年9月15日宣布,“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在南海北部发现我国海域自营深水勘探首个高产大气田,这一成功发现打响了我国海洋石油自营深水勘探的第一枪。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3.南海油气勘探开发难度极大,对其难度大的原因推断不合理的是( )
A.地质条件复杂 B.水深 C.昼夜温差大 D.探区范围广
14.下列关于该气田开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改善该地的生态环境
B.有利于缓解珠三角地区能源紧缺的局面
C.深水装备和技术的提升,将带动我国深水油气勘探业的发展
D.加速我国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的进程,有利于减少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
1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南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鱼、虾、蟹、贝等种类丰富。南海海底资源也十分丰富,尤其是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巨大,其次是各种金属矿产资源。南海诸岛岛礁上环境优美、景色迷人。
材料二下图为南海位置图。
(1)说出南海可以开发的海洋资源。
(2)分析南海海洋资源的开发对我国资源安全的影响。
(3)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南海的执法力度,维护了我国的海洋权益。试阐述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重大意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3张PPT)
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
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
新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视频导入:海洋环保宣传片——敬畏深蓝




一、海洋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资源
海洋生物资源
又称海洋水产资源,是指海洋中蕴藏的经济动物和植物群体,是有生命、能自行增殖和不断再生的海洋资源。
对人类的意义——
①海洋生物中的鱼类、虾类、贝类、藻类等,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食品、生活用品和工业原料。
②以海洋生物为原料或从中提取有效成分,可以生产化学药品、保健品和基因工程药物等。
【合作探究】海洋生物资源
1.读图分析世界上大范围渔场主要分布在什么样的海域?为什么?
世界上大范围渔场主要分布在温带的浅海大陆架。
浅海大陆架阳光集中,水温适宜,生物光合作用强。
2.回忆世界四大中心渔场的形成条件?
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是寒暧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形成大型渔场。
3.一些大河的入海口也会形成渔场,比如我国的舟山渔场,你知道原因吗?
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物质注入海洋,被搅动的海水上泛,把海底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为海洋微生物提供了大量营养物质,浮游生物繁盛,鱼类众多,形成渔场。
【总结】海洋渔场的形成条件
1.地形:面积广阔的大陆架(阳光照射、光合作用强、饵料丰富)
2.温带海域:气温变化大、海水上泛
3.河口处: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4.洋流:(交汇流或上升流)海水上泛,带来海底营养盐类,饵料丰富
海洋矿产资源
海洋油气资源——
①数量:全球海洋油气资源丰富,海洋石油资源储量约占全球石油资源总储量的34%。
②分布:主要分布在大陆架,大陆坡的深水、超深水域的油气资源潜力可观。
足够人类使用1000年的环保新能源—可燃冰
可燃冰——
①概念: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
②分布: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永久冻土)中。
③储量:是现有石油、天然气储量的2倍。
【思考】分析我国致力于可燃冰开发的原因?
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占比较高,环境压力较大;石油对外依存较高,开采可燃冰可以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可燃冰为溥能源,对环境污染少;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具备开采可燃冰的能力。
滨海砂矿——
是在海滨地带或陆架区沉积富集而成的矿藏,可分为非金属砂矿、重金属砂矿、宝石及稀有金属砂矿三大类。我国是世界上滨海砂矿种类较多的国家之一,储量十分可观。
海洋空间资源
运输空间:传统的交通运输和港口建设,现代化的跨海大桥、海底隧道、海上机场等
海上生产生活空间:海上工厂和人工岛、海上博览会等
其他:海底通信、海底仓储、海洋军事基地、近海利用等
【小组讨论】海洋空间资源——人工岛
【材料】从高空俯瞰阿联酋的迪拜,依稀可见两棵巨大的棕榈树漂浮在蔚蓝色的海面上。仔细辨认,棕榈树竟是由一些错落有致、大大小小的岛屿组成。除棕榈树外,还能看到由300个岛屿勾勒的一幅世界地图。这一派奇特景象并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它是迪拜雄心勃勃的人工岛计划----棕榈岛工程的一部分。为了建造它们,8000万立方米的土石被填进海里,还专门修建了一条12千米长的防护堤。
1、人工岛是人类利用海洋空间的一种形式。分析人工岛建设带来的好处。
人们填海造陆,把原有的海域能过人工技术手段转变为陆地,拓展了空间,可以缓解地地资源紧张的状况,也能够促进当地服务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2、如果你是某海上城市的总设计师,建设人工岛你将重点考虑哪些问题?
海上要抵御多变的气象状况和海水运动,深海活动要适应黑暗、高压、低温、缺氧的环境,此外还要考虑海水的强腐蚀性和海冰的巨大破坏性等。
3、分析人工岛建设对当地环境会带来哪些影响。
棕榈岛的建设有可能会破坏海湾海洋生物的栖息地,如为鱼类和海龟提供食物的珊瑚礁、牡蛎栖息地、海藻等将被埋在岛下。同时,棕榈岛有可能阻止和改变自然洋流,迪拜著名的天然沙滩将面临被侵蚀的风险。
二、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
主要影响
人类的捕捞、养殖、生物栖息地改造、工农业和人类生活的污染等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海洋环境。
人类活动对海岸带的影响尤为突出。沿海地区的工农业生产,直接影响近海生态环境。
面临的问题
海洋环境问题是困扰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我们应深刻认识到海洋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让海洋长久地为人类服务。
【合作探究】海洋石油污染
2010年4月20日,英国石油公司租赁钻井平台“深水地平线”号在墨西哥湾发生爆炸,导致石油大量泄漏。事故高峰期,每天漏油多达3万桶,引发群落和沿岸渔业损毁严重。为了处置这次事故,英国石油公司共花费了数百亿美元,但环境灾难后果迄今尚未消除。
石油钻井平台爆炸
被石油污染螃蟹
1、大量石油进入海洋,会给海洋环境造成哪些危害?
石油污染物进入海洋环境后,会对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以及整个生态环境系统产生巨大影响。石油污染物会抑制海藻等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降低海水中氧气的含量,从而破坏海洋生物的正常生理机能,使被石油污染海区的渔业资源衰退。
被污染的海水会导致大量海产养殖鱼类、贝类等的死亡,存活下来的也会因石油污染而产生异味,无法食用。少量石油污染物可能在生物体内长期累积,最终危害人体健康;而石油沉降到海底后,会危及底栖生物和甲壳类生物的正常发育。
2、查阅资料,了解海洋石油污染的处理方法
【总结】海洋环境问题
原因 危害
海洋环境污染 人类排放的废弃物超过了海洋的自净能力 危害海洋生物,也能通过食物链富集作用损害人类健康
海洋生态破坏 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和生产方式,自然环境的变化 破坏海岸湿地和生态系统;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海洋生物资源减少,珍稀物种濒临灭绝;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等
海平面上升 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加剧风暴潮,淹没沿海低地,渔业资源受损,破坏珊瑚礁、红树林、海岸沼泽和湿地等环境,海水入侵、水质恶化,地下水位上升
【思考】海洋环境保护
【提示】陆地环境和海洋环境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人类在陆地上排放的有毒有害物质,会随河流进入海洋,或随大气运动到达到海洋上空并沉降在海洋,从而导致海水水质变差,引起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使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受到危害,破坏海洋生态系统,进而危及人类健康。
海洋虽然远离人类活动的主场所,但是人类在陆地上任意排放有毒有害物质,不仅会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环境,而且最终也会危及自身的生存。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图 中信息,阐述该观点的合理性。
生物富集作用示意图
【总结】海洋环境保护的措施
(1)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约束和规范开发者行为 。
(2)加强污染源控制,禁止向海洋倾倒有害废弃物。
(3)加快沿海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对污水进行综合处理,达标排放。
(4)建立自然保护区,对特定区域进行环境保护。
(5)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