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县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
地理(文)答案
1-5:CBBCD 6-10:BCCDB 11-15:BAACC
16-20:ABCBC 21-25:DBCAC 26-30:BCDDB
31.(1)(绝大部分为)高山地区(山地);北高南低; 地表高差悬殊(山高坡陡)。
(2)特点:(除北部高山地区外,)年降水量丰富(降水量多);集中于夏(雨)季。成因:夏(雨)季,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丰沛的水汽; 受地形抬升(降水丰富)。(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降水较少。)
(3)(山高谷深,)河流多,水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经济落后,)经济投入不足;技术力量缺乏。
32.(1)全年降水少;原因:M(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影响)N(深居内陆,受海洋水汽影响小)
(2)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3)热带雨林气候。A:纬度低,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降水丰富。B:暖流流经增温增湿;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受地形抬升作用,降水多。
33.
(1)约(接近)50百帕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M地小于N地。M地等压线比N地稀疏,(单位距离间)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小;M地位于陆地,N位于海洋,摩擦力大于N地
(3)P地。P地为低压,多云雨天气,云层白天能削弱太阳辐射,夜晚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日温差;P地位于海洋,热容量较大,白天增温和夜晚降温较慢,减少日温差。民勤县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
地理(文)
(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30个小题,共60分。)
读某国家略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国家所在的大洲是
A.非洲 B.大洋洲
C.南美洲 D.亚洲
2.有关图中国家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国面积约为39.5万平方千米
B.该国位于北京的东南方向
C.位于太平洋板块
D.该国地形以平原为主
读“东南亚区域图”,回答第3—5题。
3.K群岛是全球多火山、地震的分布区,其主要原因是
A.地处两大板块的交界处
B.地处三大板块的交界处
C.地处四大板块的交界处
D.地处五大板块的交界处
4.马六甲海峡位于
A.菲律宾和马来西亚之间
B.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之间
C.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
D.马来半岛和加里曼丹岛之间
5.下列有关东南亚经济特点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东南亚稻米产量大,但因人口众多,很少出口
B.东南亚对外贸易中出口以初级产品输出为主
C.东南亚大部分国家属于发达国家
D.东南亚各国以进口——加工——出口为主要经济方式
下图为海洋与陆地夏季等温线分布理想模式图,甲、乙位于同一纬度。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3—5题。
6.据图可推断出
A.甲处位于北半球陆地
B.乙处位于北半球陆地
C.甲处位于南半球海洋
D.乙处位于南半球海洋
7.影响甲地等温线弯曲的因素可能是
A.地形 B.暖流 C.寒流 D.太阳辐射
下图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形成原因示意图。读图完成第8—9题。
8.甲处的气温特点应是
A.终年严寒 B.冬暖夏热
C.全年高温 D.夏无酷暑
9.乙处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下图是某地气温和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据此完成第10—12题。
10.该地降水最多的月份及该月降水量是
A.4月,50mm
B.7月,150mm
C.9月,200mm
D.12月,770mm
11.该地12月气候特点是
A.高温多雨
B.高温少雨
C.低温多雨
D.低温少雨
12.该地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下图示意70°N~50°S范围内每隔10°范围分布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据此完成第13—14题。
13.图示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水源 D.经济
14.北半球人口分布远多于南半球的原因是
A.北半球干旱区面积小
B.南半球气候酷寒
C.北半球陆地面积大
D.南半球山地多
中国长城、约旦佩特拉古城、巴西里约热内卢基督像、墨西哥奇琴伊察玛雅城邦遗址、意大利古罗马斗兽场、秘鲁马丘比丘印加遗址和印度泰姬陵被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下图中数字代表“新七大奇迹”所在国家。读图,完成第15—16题。
15.在游戏“洛克王国”中游戏小子从古罗马斗兽场(42°N,12.5°E)出发直穿地心到达地表另一端后,发现自己位于
A.(42°N,167.5°W) B.(42°S,12.5°E)
C.(42°S,167.5°W) D.(42°N,167.5°E)
16.发源于1国的宗教有
A.佛教和印度教 B.犹太教和伊斯兰教
C.印度教和伊斯兰教 D.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读某区域图,图中甲、乙、丙是重要的农业区,完成第17—19题。
17.甲地的建筑物
A.多平顶房,以大型聚落为主
B.多平顶房,聚落密度小
C.多斜顶房,以中小型聚落为主
D.多斜顶房,聚落密度最大
18.甲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A.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B.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C.多地下水和冰雪融水
D.光照虽弱但日照时间长
19.丙地与乙地相比,其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是
A.土壤盐碱化严重 B.热量不足 C.海拔低 D.日照时间太长
下图中甲、乙、丙、丁、戊示意我国某市5天的天气状况。完成第20—21题。
20.图中
A.甲日为多云天气
B.乙、丙两日最高气温相同
C.戊日的气温日较差最大
D.丁日的最高气温为2℃
21.图示5天的天气状况呈现了冷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过程,则其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戊
B.戊→丁→丙→乙→甲
C.乙→甲→丙→戊→丁
D.戊→丁→乙→甲→丙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图(单位:米),读图,据此完成第22—23题。
22.图中A地陡崖的相对高度H为
A.100米≤H<200米
B.200米≤H<400米
C.300米≤H<400米
D.100米≤H<300米
23.图中B、C温差可能为
A.2.5℃ B.2℃
C.1.5℃ D.1℃
下图为非洲局部某月气温(单位为℃)分布图,读图完成第24—26题。
24.影响图示区域气温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 B.地形
C.大气环流 D.洋流
25.R地的气温可能是
A.26℃ B.23℃
C.18℃ D.15℃
26.甲、乙、丙、丁四地中年均降水量最多的
A.甲 B.乙
C.丙 D.土壤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2021年1月份某时的天气形势图,此时甲地气温为3.5℃,图中虚线表示的天气系统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向东南方向移动。完成第27—28题。
27.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气压值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8.24小时后,甲地气温降至﹣4.5℃的主要原因是
A.太阳辐射弱 B.大气保温弱
C.地面辐射强 D.冷气团控制
下图是北半球某地区近地面天气模式示意图。乙是甲图中虚线部分的大气运动状况,读图完成第29—30题。
29.关于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A.M处为冷空气 B.N处为暖空气
C.乙为冷锋示意图 D.M地晴,N地有雨
30.下图中,正确反映该天气系统过境期间,N地气温变化过程的是
A. B.
C. D.
二、综合题。(共3小题,40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下图所示国家人口稠密,经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森林覆盖率为29%。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该国地形特点。(4分)
(2)推测该国降水特点及成因。(4分)
(3)分析该国水资源的开发条件。(4分)
32.读世界局部区域气候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
(1)说出M、N两地降水的共同特征,并分别说明原因。(6分)
(2)根据P地气候资料统计图,描述P地气候特征并分析形成原因。(6分)
(3)说出A、B两地气候类型,并分析A、B两地气候成因的差异。(4分)
33.读世界某区域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说出图示区域的最大气压差值和形成这种巨大差异的原因。(4分)
(2)指出该日M、N两地风力大小差异并简析其成因。(4分)
(3)指出该日P、Q两地中气温日较差较小的地点并分析其日较差较小的成因。 (4分)
1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