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六年级下青岛版同步教案
比例尺的应用
课题
综合练习
序号
?
教学
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更熟练地掌握比例尺的意义、求比例尺、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实践意识。?3.训练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
教学
重点
掌握比例尺的意义,掌握求比例尺、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
?
?
?
探
?
究
?
过
?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回顾旧知。
1.什么叫比例尺?你都知道有什么比例尺?
2.怎样求图上距离或求实际距离?
二、练习设计。
(一)基本练习。
1.一种微型零件的长5毫米,画在图纸上长20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2.从36的约数中选出4个数组成比例:( ):( )=( ):( )。
3.甲数的等于乙数的75%,那么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
4.在比例3:10=18:60中,如果第二项增
?
学生交流。
学生交流。
?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探
究
过
程
加它的12 ,那么第四项必须增加( )( ) ,比例仍然成立。
5. 如果A×3=B×5,那么A:B=(?):(??)。
如果X= 57 Y,那么X:Y=(? ): (????)。
6. 填写下表。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比例尺
3厘米
450千米
5毫米
10:1
1050千米
1:3000000
2.5厘米
1:1600000
(二)提高练习。
1.某小学的校园长200米,画在平面图上是20厘米,量得校园宽是150米,在这张图纸上应画多少厘米?
2.在一张比例尺为4:1的精密的零件设计图纸上,量得一种零件的长是7.2厘米,求这种精密零件的实际长度是多少毫米?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
?
探
究
过
程
3.在一幅地图上,测得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是13厘米,已知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780千米。
1)求这幅图的比例尺。
2)在这幅地图上量得A、B两城的图上距离是5厘米,求A、B两城的实际距离。
(三)综合练习。
1.在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距离是10厘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3小时后两车相遇。已知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2:3,求甲乙两车的速度各是多少千米?
2.在一幅比例尺为1:500的平面图上量得一间长方形教室的长是3厘米,宽是2
厘米。1)求这间教室的实际面积。
2)写出图上面积和实际面积的比。并与比例尺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3. 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的距离是2.5厘米,一列火车行完全程用了2小时,求火车的速度。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探 究
过
程
4.在比例尺是1:3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12厘米,如果改用1:500000的比例尺,甲、乙两地的距离应画多少厘米?
5.在一幅世界地图上,用6厘米长的线段表示2100千米的实际距离,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如果把这个数值比例尺改成线段比例尺,应怎样画?画出来。
总结:这节课有那些收获?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学生交流。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