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及国共第一次合作与分裂(第四五单元)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单元复习系列二
1919年-1936年
01
时空观念与阶段特征
目录
CONTENTS
02
03
考点知识梳理
04
中考考点链接
难点解析与知识归纳
01
时空观念与阶段特征
时空观念与阶段特征
类别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相同 背景/任务 不同 领导阶级
指导思想
最终前途
革命纲领
群众基础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都属于民主革命范畴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三民主义
马克思主义
发展资本主义
发展社会主义
反帝反封建不彻底
彻底的反帝反封建
不广泛
广泛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
1840
1919
1949
中国近代史
鸦片战争
五四运动
新中国成立
旧民主义义革命
新民主义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从天安门到天安门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革命的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壹
时空观念与阶段特征
1919.5-6
1920.6
1921.7
1922.7
1923.2
1923.6
1924.1
1924.5
1927.4-7
1926.7
五四运动
陈独秀建立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中共一大召开
中共二大召开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中共三大召开
国民党一大召开
黄埔军校建立
北伐战争开始
蒋介石等发动革命政变
国民革命时期
1927.8.1
1927.8.7
1927.9
1927.10
1928.4
1928.12
1929.12
1930.10
1933.9
1931.11
南昌起义
八七会议
秋收起义
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会师
东北易帜
古田会议
第一次反围剿
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成立
第五次反围剿开始
国共十年对峙(土地革命)时期
转折点
开天辟地
国共合作
国民革命失败
打响反抗第一枪
中国最早的农村革命根据地
抗日战争时期
壹
时空观念与阶段特征
转折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
五四运动
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领导力量
中国共产党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历史分期
国民大革命(1924-1927)
土地革命(1927-1936)
抗日战争(1931-1945)
解放战争(1946-1949)
国共合作与分裂
探索正确革命道路
全民族抗战
民主革命胜利
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新 中国
壹
02
考点知识梳理
考点知识梳理——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1919-1924)
贰
考点一:五四爱国运动 第一阶段(爆发) 第二阶段(扩大)
时间
中心
主力
口号 斗争形式
结果
评价 性质 意义 1919年5月4日
1919年6月3日
北京
上海
学生
工人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取消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罢课、游行
罢课、罢工、罢市
学生被捕
取得反帝初步胜利
最能体现反帝反封建的口号
1)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
2)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运动
3)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
1)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
2)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五四精神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新文化运动
推动
五四运动
推动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奠定阶 级基础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诞生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
导火线
十月革命的胜利
外部条件
推动
组织 基础
奠定思想基础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
考点知识梳理——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1919-1924)
贰
考点二:中国共产党诞生
时间
地点
代表
内容
1921年7月23日
上海
浙江嘉兴南湖红船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位
(1)奋斗目标: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2)中心工作:
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3)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概况
考点知识梳理——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1919-1924)
贰
中共诞生的意义
1)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新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新的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红船精神是红色革命精神之一,指的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五四运动
中共一大遗址
图说历史
考点知识梳理——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
贰
考点三:国共第一次合作
概况 意义
国共第一次合作 提出
实现
成果(军事合作) 时间 地点
领导机构 时间 总司令
目的 对象 1923年,确立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党内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新三民主主义)
标志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黄埔军校创办
1924年5月
广州黄埔
校长:蒋介石、总理:孙中山、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培养大批军事、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准备
1926年7月
蒋介石
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北伐战争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考点知识梳理——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
贰
考点三:国共第一次合作
概况 意义
国共第一次合作 成果(军事合作) 战场
北伐先锋 主要战役 结果 失败
湖南湖北是主战场,江西战场
第四军叶挺独立团(铁军)
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
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发动反革命政变,成立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
北伐战争
北伐战争
推动
工农革命运动发展
触犯
帝国主义在华利益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
发动
反革命政变
推动工农革命运动发展,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
材料一:“中国的革命,自从1924年开始,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1924年至1927年的革命。孙中山先生致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材料二:根据敌我双方的军力情况,北伐军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的作战方针……计划在消灭吴佩孚的主力以后,再集中兵力转向东南各省,消灭孙传芳的军队。最后进入长江以北地区,消灭张作霖的部队。
——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材料三:从军队数量说,北洋军阀大大超过了国民革命军。但他们反动腐朽,祸国殃民,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三大派之间矛盾重重,不可能协同作战。
——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材料四:叶挺独立团一营接受攻打武昌任务后,全营官兵都很高兴。第一营大部分官兵都自动给家里写信,留下自己的物品。第一营官兵在攻城时个个奋勇杀敌,几乎全部壮烈牺牲!
——《铁军的秘密》
材料五:得到全国工农群众支援和苏联帮助的北伐军,在不到半年时间里,就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直指黄河流域,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有力地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请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分析概括出北伐顺利进军的原因有哪些?
1)国共两党团结合作
2)北伐军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
3)北洋军阀不得民心,各自为战
4)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广大官兵英勇奋战
5)工农群众和苏联的支持帮助
考点知识梳理——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
贰
史论结合
考点知识梳理——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26)
贰
考点四: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道路形式 事件名称 内容或影响
南昌起义
八七会议
秋收起义
文家市决策
三湾改编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
井冈山会师
古田会议
中华苏维埃政权
1927年8月1日,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1927年8月7日,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打出“工农革命军”旗帜,举行秋收起义,结果起义受挫。
1927年9月,制定了由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革命路线
1927年9月,从组织上确立党对军队的领导,标志着毛泽东建设人民军队思想的开始形成。
1927年10月,建立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城市武装起义路
井冈山道路
1928年4月,两军会师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壮大根据地
1929年,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1930年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标志着国共对峙局面的形成。
革命道路
考点知识梳理——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26)
贰
考点四:井冈山道路的探索
大革命失败
武装反抗
南昌起义
八七会议
秋收起义
受挫
进军农村
创建根据地
进行武装斗争
进行土地革命
建立红色政权
工农武装割据
失败
成功
城市武装起义路
井冈山道路
井冈山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实践中逐步摸索出来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和总战略
说明:井冈山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
启示:
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要敢于创新;井冈山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1927.8.1
1927.8.7
1927.9
1927.10
南昌起义
八七会议
秋收起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农村包围城市
城市中心论
1928.4
井冈山会师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开始长征
血战湘江
强渡乌江,攻克遵义
遵义
四渡赤水,打乱追剿计划
巧夺金沙江,跳出包围圈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爬雪山
过草地
吴起镇
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
突破天险腊子口
会宁
1936年10月, 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长征结束
概括长征的胜利的历史意义?
1)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2)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3)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考点知识梳理——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26)
贰
考点五:红军长征
遵义会议旧址
时间:
1935年01月
地点:
贵州遵义
内容
意义
遵义会议
1)纠正博古等人“左”的错误;
2)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3)取消博古、李德军事最高指挥权
毛泽东
周恩来
三人军事指挥小组
王稼祥
一个确立
三个挽救
一个转折
一个标志
确立毛泽东正确路线的领导地位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考点六:遵义会议
考点知识梳理——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26)
贰
新中国成立
(1949年)
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
出现了很多错误,如大革命的失败、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14年
由失败走向胜利,建立新中国
14年
转折点
幼稚
成熟
为什么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
(1935年)
中共一大旧址
遵义会议旧址
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这也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是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合作探究
考点六:遵义会议
考点知识梳理——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26)
贰
考点知识梳理——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26)
贰
图说历史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南昌起义
井冈山会师
飞夺泸定桥
03
难点解析与知识归纳
中共一大
中共二大
八七会议
古田会议
遵义会议
瓦窑堡会议
1921年,标志中国共产党诞生,革命面貌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的大事
1922年,制定最高和最低革命纲领,________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7年8月,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毛泽东提出“政权由枪杆了中取得”论断。
1929年,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1935年,确立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的领导地位,是___________转折点
1935年底,确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共七大
焕然一新
开天辟地
第一次
生死攸关
叁
中共三大
1923年,确立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945年4-6,制定党的政治路线,选举毛泽东为中共中央主席,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为抗战胜利准备条件和战后指明方向(光明前途)
七届二中全会
1949年3,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党的奋斗目标是把农业国建设成工业国。
难点解析与知识归纳
难点解析与知识归纳
叁
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三次挫折及应对措施
挫折 应对措施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失败后
国民革命的失败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认识到敌人力量强大,必须团结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等,召开八七会议:通过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毛泽东开始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工农武装割据
开始长征,召开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途中克服各种困难,保存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五四精神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思想
红船精神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井冈山精神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长征精神
坚定信念、忠于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
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献身精神;
勇往直前、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抗战精神
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团结精神。
难点解析与知识归纳
叁
梦想
诚信
品质
务实
04
中考考点链接
1. (2020·广东)有学者研究,现代意义上的“资本家”一词直至20世纪初仍极少使用,但该词在1919年前后的《新青年》190多篇文章中出现使用高峰,与对应的“劳动者”一词使用频率基本一致。这种现象反映了( )
A.民主共和观念 流行 B.马克思主义传播
C.官僚资本不断膨胀 D.社会主要矛盾改变
2. (2020·广东) 1927年2-3月,全国工会会员由此前的120万人迅速发展到200万人,许多城市组织了工人武装纠察队,上海工人甚至从北洋军阀手中解放了上海。这一现象的背景是
A.统一战线破裂 B.国民革命失败 C.工农武装割据 D.北伐战争进行
3. (2021·广东) 1927年秋,毛泽东在文家市前委会议上主张放弃攻打长沙;随后主持三湾改编,确立党的支部建在连队上;之后决定工农革命军主力在井冈山周围打游击。这说明
A.建党建军原则的正式确立 B.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确立
C.国民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 D.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拉开序幕
中考考点链接
肆
B
D
D
中考考点链接
肆
(2021·东营部分)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探索出了这样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正确道路。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日”确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2) 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前人没有走过的正确道路”指的是什么?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
感谢您的聆听
BUSINESS P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