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地球上的水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1地球上的水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1-06 19:46: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教版8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1.1地球上的水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018年12月20日,云和县紧水滩引调水工程开工。该工程把紧水滩水库的水由引水隧道引到云和县城。从水循环的途径来看,隧道引水属于(  )
A.蒸发蒸腾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地表径流
2.2020年4月水利部启动新一轮“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通过下列哪一环节实现的(  )
A.蒸发 B.水汽输送 C.下渗 D.地表径流
3.2018年22号台风王“山竹”形成于太平洋的远洋地区,9月16日17时在广东台山海宴镇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台风“山竹”从形成、移动到登陆,主要涉及的水循环环节有(  )
①蒸发②地表径流③水汽输送④下渗⑤降水⑥地下径流
A.②④⑤ B.①②⑥ C.①③⑤ D.③④⑥
4.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平均更新周期最长的是(  )
A.大气水 B.冰川水 C.湖泊水 D.地下水
5.小科从教材中获知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而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后总以为地球上的水太丰富了,但自从看了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中的科学视频《地球上的水》以后就明白了:尽管地球上的水很多,但可供给人类利用的水并不多。那么人类利用较多的水体是(  )
A.海洋水、湖泊淡水、浅层地下水 B.冰川水、河水、湖泊淡水
C.河水、深层地下水、湖泊淡水 D.河水、湖泊淡水、浅层地下淡水
6.2021年温州受到第 6号台风“烟花”影响,福建东部、浙江东部出现大雨和暴雨,台风登陆路径属于水循环中(  )
A.水汽输送 B.地表径流 C.蒸发 D.下渗
7.乐清市夏季多台风,台风将海洋上的水汽带到陆地,这一过程主要改变的环节是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含量最多的水资源是冰川水
B.人们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为:河流水、固体冰川、淡水湖泊
C.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南多北少,夏多冬少
D.形成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是水的三态变化
二、填空题
9.分布在地球各处的水处于不断运动和相互转化之中,而且影响水的运动和转化的因素很复杂。根据“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水循环持续进行的动力是___________和地球引力。
(2)图中b代表水循环中___________环节。
10.如图所示是水循环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是水循环的几个环节,请回答:
(1)其中环节②是___________;
(2)水循环的动力除了地球的吸引力外还有___________。
11.读下“水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1)⑤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是___________;
(2)台风能加强________(填图中数字) 环节,给陆地带来强降水。
12.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的水存在于地球各处,如河流水、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等,其中占地球总水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水。地球上的水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以及地表径流等环节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不断地循环,“南水北调工程”对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状况有所改善,南水北调改变上述水循环中的___________环节。那么能使陆地上的水循环的主要动力原因是________。
13.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水资源的短缺主要表现为①______不均匀:淡水资源主要集中在______;②______不均匀:______丰富,______欠缺。
14.阅读下列“水循环示意图”,并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水循环环节名称:③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
(2)地球上的水体系统,进行循环需要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主要来自___________
(3)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下面是某同学对水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_____
①在有水的环境里才可能有生命 ②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物质
③水通常以固、液、气三态存在 ④人体重的约以上是水分
15.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读图表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下列字母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名称。
A.___________ B.蒸发 C.水汽输送 D.植物蒸腾 E.地表径流 F.地下径流
(2) “南水北调”说明我国的水资源在地理上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
(3)从水循环的角度理解,“百川东到海”体现的是___________。
A.陆上内循环
B.海上内循环
C.海陆间循环
(4)金华在2021年人均拥有水资源量1780 m3·年-1,根据上表资料显示,金华属于___________缺水城市。
16.根据水循环的示意图,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下列的哪个环节施加影响?_________(填序号)。水循环的动力来源是___________。
17.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水循环的环节: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2)图中___________(填序号)环节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地得到补充。
(3)促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水循环进行的动力是___________。
(4)为了缓解我国北方资源不足的状况,国家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将主要改变水循环环节中(______)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地表径流
18.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_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而在寒冷的极地和高山上,水常常在___________形式存在;在空气中,水则主要以___________形式存在。自然界的水,随着___________的改变,状态也会发生变化。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蒸发是指地表水变成气态进入大气中的过程,蒸腾是指水从植物体内进入大气中的过程;水汽输送是指气态的水汽在大气中的水平流动;降水是指水汽变为液态或固态从大气中落到地面的过程;地表径流是指液态的水在地表从一个地方流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因此从水循环的途径来看,隧道引水属于地表径流。
故选D。
2.D
【详解】
为了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不足的状况,国家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将主要改变水循环环节中的地表径流。
故选D。
3.C
【详解】
在海水上层海水温度高于26.5℃的广阔热带洋面,大量的海水被蒸发到了空中,形成一个低气压中心。随着气压的变化和地球自身的运动,流入的空气也旋转起来,形成一个逆时针旋转的空气漩涡,这就是热带气旋。持续的高温让热带气旋就会越来越强大,最后形成了台风,而台风“山竹”来临会伴随着降水,因此主要涉及的水循环环节有①③⑤,C符合题意。
故选C。
4.B
【详解】
根据水体流动速度越快,水体更新越快的规律,结合选项中四种水体的更新速度可知,冰川水更新速度最慢,周期最长。
故选B。
5.D
【详解】
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和维持着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绝大部分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为深层地下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故选D。
6.A
【详解】
台风主要影响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台风将海洋上空大量水汽带到陆地上空,从水循环的途径来看,台风登陆属于水汽输送。
故选A。
7.B
【详解】
图中①表示蒸发,②表示水汽输送,③表示降水,④表示地表径流,台风将海洋上的水汽带到陆地,这一过程属于水汽输送环节,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8.C
【详解】
A、地球上含量最多的水资源海洋水,故A错误。
B、目前人类主要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河流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故B错误。
C、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南多北少,夏多冬少,故C正确。
D、形成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是太阳辐射,故D错误。
故选C。
9.太阳辐射 水汽输送
【详解】
(1)水循环持续进行的动力是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
(2)b表示水汽从海洋上空到陆地上空的过程,为水汽输送环节。
10.水汽输送 太阳辐射
【详解】
(1)由图可知, 环节②处于空中,属于水汽输送。
(2)水循环的动力是地心引力和太阳辐射。
11.地表径流 ③
【详解】
(1)由图可知,⑤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是地表径流。
(2)③水汽输送能将海洋上空大量水汽带到陆地上空,形成强降水。
12.海洋 地表径流 太阳辐射
【详解】
地球上的水存在于地球各处,如河流水、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等,其中占地球总水量最多的是海洋水。
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受降水的影响,时空分布不均匀,季节分配夏秋多、冬春少,空间上分布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南水北调工程”对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状况有所改善,南水北调属于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环节。
能使陆地上的水循环的主要动力原因是太阳辐射。
13.地区分布 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 时间分配 夏季 冬季
【详解】
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水资源的短缺主要表现为:
①地区分布不均匀:淡水资源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
②时间分配不均匀:夏季丰富,冬季欠缺。
14.水汽输送 地表径流 太阳辐射 ①②③④
【详解】
(1)根据图片可知,③表示水汽输送,⑤表示地表径流。
(2)水循环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
(3)①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在有水的环境里才可能有生命,正确;
②水是生物体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物质,正确;
③水通常以固、液、气三态存在,正确;
④已知水占人体的比重,大体如下:胎儿90%、初生婴儿80%、少年75%、成年男子70%、老年男子于小于65%,人体重的约以上是水分,正确。
故选①②③④。
15.降水 南多北少 C 轻度
【详解】
(1)图中A环节表示降水。
(2)“南水北调”工程是为了解决我国南方和北方水资源分配不均匀而提出的,这也说明我国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水资源短缺。
(3) “百川东到海”从水循环的角度理解,体现了海陆间循环。
(4)金华在2021年人均拥有水资源量1780 m3·年-1,对照题干中表格数据可知,金华属于轻度缺水。
16.⑤ 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
【详解】
图中①为水汽输送,②为降水,③为蒸发,④为降水,⑤为地表径流。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对应的是⑤。
水循环的动力来源是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
17.蒸发 水汽输送 ②③④⑥ 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 D
【详解】
(1)读图可知,②是蒸发、③是水汽输送。
(2)水循环分为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三类,根据所学知识,②③④⑥的水循环联系了海洋和陆地,属于海陆间循环,能将海洋水转化为陆上淡水,从而使陆地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和更新。
(3)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是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
(4)国家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将主要改变水循环环节中地表径流。
18.液态 固态 气态#水蒸气 温度
【详解】
水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液态的形式存在在河流、海洋、湖泊中;而在寒冷的极地和高山上,温度很低,水会凝固成固态的冰,常常以固态的形式存在;在空气中,水则主要以水蒸气(气态)的形式存在。
自然界的水,随着温度的改变,状态也会发生变化。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