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物质在水中的分数状况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4物质在水中的分数状况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1-06 19:49: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教版8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1.4同步练习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生活中的液体,属于乳浊液的是(  )
A.食盐水 B.啤酒 C.牛奶 D.白醋
2.下表是某同学做溶液实验时形成的实验记录,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固体 碘
液体 水 汽油 酒精
现象 不溶 能溶 能溶
A.将碘放入酒精中,形成的液体久置会分层 B.碘放入水中后形成悬浊液
C.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D.衣服上不慎沾上碘,可用汽油擦洗
3.下列属于乳浊液的是(  )
A.蒸馏水 B.娃哈哈纯净水 C.伊利纯牛奶 D.统一果粒橙(果肉型)
4.把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面粉 B.酒精 C.花生油 D.泥土
5.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
A.油水 B.自来水 C.泥水 D.蒸馏水
6.如表是某同学做溶液形成的实验记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溶质 碘 高锰酸钾
溶剂 水 汽油 酒精 水 汽油
溶解性 不溶 易溶 可溶 易溶 不溶
A.汽油、酒精都不可以作溶剂 B.不同溶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C.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相同 D.衣服上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水擦洗
7.中学生所穿的校服都是用化纤面料做成的,如果不小心沾上了油漆,在不弄坏衣服的前提下把衣服洗干净,请你根据下表中的知识选用一种溶剂来进行洗涤(  )
溶剂 对油漆 对化纤
A 能溶解 能溶解
B 能溶解 不能溶解
C 不能溶解 能溶解
D 不能溶解 不能溶解
A.A B.B C.C D.D
8.现代生活中的饮品各式各样,下列几种常见的饮料中,属于溶液的是(  )
A.果汁 B.牛奶
C.矿泉水 D.豆浆
9.下列物质混合后,可以形成溶液的是(  )
A.冰块加入水中 B.奶粉加入水中
C.铁粉加入水中 D.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水中
10.下列关于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说法:①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②溶液是纯净物,而浊液是混合物;③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溶液静置多久都不分层;④泥浆水是乳浊液,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 D.②③④
11.绍兴有很多特产,历史悠久,下列特产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
A.诸暨同山烧(白酒) B.会稽山黄酒
C.一景鲜牛奶 D.安昌仁昌白醋
12.习了科学知识后,小妍把厨房中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足量的另一种物质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水中加入牛奶 B.汽油中加入色拉油 C.水中加入冰块 D.水中加入面粉
13.现有一组物质:盐水、汽水、碘酒,下列物质中能跟它们归为同一类的(  )
A.泥水 B.血液 C.肥皂水 D.雪碧
二、探究题
14.某兴趣小组利用家中的调味品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实验步骤设计如下:
①、准备足量的白糖、食盐和冰糖,并将它们研磨成粉末待用。
②、按下表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实验器材略)
试管编号 1号 2号 3号 4号
实验温度 20℃ 20℃ 20℃ 40℃
溶质种类 白糖 冰糖 食盐 冰糖
水的质量 10克 10克 10克 10克

(1)请在表中最后一行的第1个空格中填写需要记录的项目___________。
(2)从这个表格看,他们准备研究的影响因素为:___________
(3)___________两支试管的数据可以为“白糖和冰糖是不是同一种物质这个问题提供证据”
三、填空题
15.将少量的①牛奶,②冰水混合物,③果粒橙,④钡餐,⑤肥皂水,⑥味精,⑦食盐分别加入水中,振荡后,其中______形成悬浊液,_______形成溶液。(填编号)
16.将少量①橄榄油、②醋、③冰块、④白糖、⑤肥皂、⑥面粉、⑦味精分别加入水中振荡,其中______形成悬浊液,______形成溶液。(写序号)
17.把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里,振荡,然后仔细观察,并指出哪个是溶液,哪个是悬浊液,哪个是乳浊液。①精盐______;②花生油______;③ 高锰酸钾______。
18.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形成悬浊液的是______。
①面粉 ②蔗糖 ③花生油 ④冰块 ⑤酒精 ⑥粉笔灰
19.碘是紫黑色晶体,汽油是很好的一种有机溶剂,碘酒是一种碘与酒精的混合物。根据“胜哥”的实验《碘在酒精中的分散状况》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下面的示意图,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 (汽油分子没有画出)。
(1)如果乙同学的示意图符合事实,那么我们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2)根据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___________ (选填“甲”乙”或“丙”)的示意图符合事实。
20.把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里,振荡,然后仔细观察,并指出哪个是溶液,哪个是悬浊液,哪个是乳浊液。①精盐________;②花生油________;③粉笔灰_________。
21.题图是溶液的概念整理图。根据该图,图中①和②处的内容应该是: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22.给下列混合物归类:①食盐水②牛奶③色拉油和汽油混合后的液体④肥皂水⑤泥水。属于溶液的是___________,属于乳浊液的是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分析】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乳浊液通常是指不溶于水的液体与水混合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
【详解】
A、食盐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不符合题意。
B、啤酒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不符合题意。
C、牛奶不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故C符合题意。
D、白醋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A
【详解】
A.根据表格可知,碘可以溶于酒精,从而形成溶液。根据溶液的稳定性可知,形成的液体不会分层,故A错误符合题意。
B.根据表格可知,碘不能溶于水,因此形成悬浊液,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碘在水中不溶,在汽油和酒精中能溶,因此: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故C正确不合题意。
D.碘可以溶于汽油,因此衣服上沾上碘,可以用汽油擦洗,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3.C
【详解】
A、水为纯净物,不是混合物,肯定不是乳浊液,故A错误。
B、哈矿泉水中存在大量的可溶性物质,为溶液,故B错误。
C、纯牛奶是不溶于水的液体,因此形成乳浊液,故C正确。
D、橙粒为不溶于水的固体颗粒,形成悬浊液,故D错误。
故选C。
4.B
【详解】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面粉、泥土、花生油都不溶于水,都不能形成溶液,酒精可以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
故选B。
5.B
【分析】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
【详解】
A、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油水不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B、自来水中溶有微量的矿物质,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
C、泥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泥水不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D、蒸馏水是纯净物,不属于混合物,不是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B。
6.B
【详解】
A、汽油、酒精都可以作溶剂,不符合题意。
B、溶解性受溶剂、溶质种类的影响,不同溶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符合题意。
C、溶解性受溶剂、溶质种类的影响,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相同,不符合题意。
D、碘不能溶于水, 衣服上不慎沾上碘酒不能用水擦洗掉,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B
【详解】
中学生所穿的校服都是用化纤面料做成的,如果不小心沾上了油漆,在不弄坏衣服的前提下把衣服洗干净,选用的溶剂要具备能溶解油污,不能溶解化纤面料,观察选项,B符合要求。故选B。
8.C
【分析】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详解】
A、果汁不均一、不稳定,属于悬浊液,故A错误。
B、牛奶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故B错。
C、矿泉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正确。
D、豆浆不均一、不稳定,属于悬浊液,故D错。
故选C。
9.D
【分析】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详解】
A、冰块与水混合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故A错。
B、奶粉不溶于水,奶粉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故B错。
C、铁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不属于溶液,故C错。
D、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D正确。
故选D。
10.C
【详解】
①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例如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故①错;
②溶液、浊液都属于混合物,故②错;
③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特征,因此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溶液静置多久都不分层,故③正确;
④泥浆水中有不溶于水的固体小颗粒,属于悬浊液,故④错。
故选C。
11.C
【详解】
A、白酒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不符合题意。
B、黄酒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不符合题意。
C、牛奶是乳浊液,放置久了会出现分层,故C符合题意。
D、白醋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B
【分析】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详解】
A、水中加入牛奶,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A不合题意。
B、汽油中加入色拉油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B符合题意。
C、水和冰块是同一种物质,不是混合物,故C不合题意。
D、水中加入面粉,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13.D
【分析】
盐水、汽水和碘酒,都是溶液。
【详解】
A、泥土不溶于水,则泥水为悬浊液,故A不合题意。
B、血液中的细胞等物质不溶于水,为悬浊液,故B不合题意。
C、肥皂不溶于水,为乳浊液,故C不合题意。
D、雪碧里面的糖和二氧化碳都能溶于水,为溶液,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4.最多能溶解的溶质质量 溶质种类和温度 1号和2号
【详解】
(1)当水的质量相同时,能够溶解物质的最大质量越大,说明物质的溶解性越强,因此表格中最后一行的第1个空格处需要记录的项目为:最多能溶解的溶质质量。
(2)根据表格可知,第一行溶液的温度可由20℃变为40℃,即温度可以发生改变;第二行溶质可以由白糖变为冰糖、食盐,即溶质种类可以改变,因此它们准备研究的因素为:溶质的种类和温度。
(3)实验1号和2号试管中,溶液的温度相同且溶剂水的质量相同,但是溶质分别为白糖和冰糖,故1号和2号试管的数据可以为“白糖和冰糖是不是同一种物质”这个问题提供证据。
15.③④ ⑥⑦
【详解】
①牛奶、⑤肥皂水溶于水,有不溶性的液体小滴悬浮到液体中,属于乳浊液;
③果粒橙、④钡餐溶于水,有不溶性的固体小颗粒悬浮到液体中,属于悬浊液;
⑥味精、⑦食盐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②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而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都属于混合物。
16.⑥ ②④⑦
【详解】
①橄榄油、⑤肥皂加入水中,形成的是乳浊液;
②醋、④白糖、⑦味精加入水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溶液;
⑥面粉加入水中形成的是悬浊液;
③冰块加入水中形成的是纯净物。
17.溶液 乳浊液 溶液
【分析】
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的分散质不同:溶液的分散质是可溶性的物质,悬浊液的分散质是不溶性的固体颗粒,乳浊液的分散质是不溶性的小液滴。
【详解】
精盐是可溶于水的物质,因此形成溶液;
花生油是不溶于水的液体,因此形成乳浊液;
高锰酸钾可溶于水,因此形成溶液。
18.②⑤ ①⑥
【详解】
①面粉是不溶于水的固体颗粒,形成悬浊液;
②蔗糖可以溶于水,形成溶液;
③花生油为不溶于水的小液滴,形成乳浊液;
④冰块和水是一种物质,只是状态改变,是纯净物,不是混合物;
⑤酒精是可溶于水的液体,形成溶液;
⑥粉笔灰是不溶于水的固体颗粒,形成悬浊液。
能形成溶液的是②⑤,形成悬浊液的是①⑥。
19.下层颜色较深,上层较浅 甲
【详解】
(1)由图乙可知下层碘分子多,因为碘溶于汽油呈现紫红色,所以烧杯下层颜色较深,上层较浅。
(2)由于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图甲正确。
20.溶液 乳浊液 悬浊液
【详解】
精盐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花生油不溶于水,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水中,属于乳浊液;
粉笔灰不溶于水,以固体小颗粒的形式分散在水中,属于悬浊液。
21.溶质 酒精
【详解】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碘酒溶液中,溶剂是碘,溶剂是酒精。
22.①③ ②④
【详解】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属于溶液的是食盐水、色拉油和汽油混合后的液体;不溶性的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是悬浊液,所以属于悬浊液的是泥水;小液滴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是乳浊液,所以属于乳浊液的是牛奶、肥皂水。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