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8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2.1大气层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如图为竖直放置的环形管,要使管中酒精发生对流且沿逆时针方向流动,最好把冰块放在(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2.2020年12月17日,经过23天的太空之旅,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2千克月壤样品成功从月球返回地球。航天器进入地球大气层后速度极大,与大气剧烈摩擦产生大量热量。以下关于地球大气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外层是地球大气与宇宙空间的过渡层
B.随着高度的上升,大气逐渐变得稀薄
C.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大气层分层的主要依据
D.返回器返回地球时依次经过外层→暖层→平流层→中间层→对流层
3.小科从台州坐飞机到北京旅游,在空中他感觉飞机颠簸很厉害,此时可能飞机处于大气层中的(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
4.热播电影《中国机长》所驾乘的客机发生的场景主要发生在(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
5.如图所示,点燃一段线香横插在橡皮泥上,用一只大号烧杯扣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线香的烟中向上升,沿四周下降,形成对流 B.不透明的物体(如烟),不一定总是上升的
C.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就是对流层的对流现象 D.此实验的现象与烧水时水的对流现象本质原因相同
6.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达相关选项的方向或刻度的是( )
A.甲:大气对流运动的方向 B.乙: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浮力方向
C.丙:对流管中水流动的方向 D.丁:密度计上的刻度
7.下图是大气温度垂直分布图,下列是关于大气各层及其相关作用之间的连线,其中正确的是( )
①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②对流层——与人类生活关系最密切
③图中B层——航天飞船活动的主要空间
④图中B层——集中了大气中四分之三大气质量和全部水汽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8.某航班飞机飞行时,飞行员向塔台请求向左偏航以躲避积雨云,从而避免暴雨的影响,说明当时飞机很可能飞行在大气层的( )
A.对流层 B.中间层 C.平流层 D.暖层
二、探究题
9.读气温的垂直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①②③三层中,①为高层大气;②为___________层;
(2)臭氧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填图中数字)层。
(3)③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说明了___________。
A.空气越稀薄,保温作用越差
B.该层顶部是臭氧层
C.地面是该层的主要直接热源
D.该层热量直接来自于太阳辐射
三、填空题
10.2019年底,中国计划实施“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发射任务。“嫦娥五号”升空过程中,会依次穿过图中的①②③大气垂直分层。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①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2)人类活动使大气层遭到破坏,臭氧层空洞出现在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层,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是层___________。
11.读气温的垂直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①②③三层中,①为高层大气:②为___________层:
(2)③层大气的主要特点有显著的 ___________运动。
12.小科同学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学习了对流的相关知识后,理解了在夏天,如果用冰块来保存新鲜牛奶,冰块放在牛奶盒上面比放在下面效果更好,这是因为根据对流的原理冰块放在牛奶盒的上面,会使上部的牛奶___________,导致___________增大,从而形成对流更利于保鲜。
13.如图为竖直放置的“口”字形管子,管内装有酒精,若要使管中的酒精发生对流且沿顺时针方向流动,最好将冰块放在______(填字母)
14.读图,回答问题:
甲图中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乙图中空气以___________(“平流”或“对流”)运动为主。
15.下图为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示意图,图中与天们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是第___________层(填序号),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___________。
16.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是水循环示意图,环节②和③主要发生在大气的___________层,图中数字④所代表的环节名称是___________,海陆间水循环由环节___________完成(请填数字,写出完整的过程)。
(2)图乙是大气对流运动的示意图,请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出大气对流运动的正确方向。(_____)
17.某日天气晴朗,飞机从温州龙湾机场起飞,此时,温州可能属于___________天气系统控制(填“高压”或“低压”),飞机在高空遇到了厚重的能带来大暴雨的积雨云,则此时飞机位于大气中的___________层。
18.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大气运动基本发生在图1中大气的___________层。(填字母)
(2)根据图1,描述平流层的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变化特点___________。
(3)根据图2甲、乙两地的大气运动示意图所示,属于阴雨天气的是___________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要使管中的酒精发生对流且沿逆时针方向流动,最好将冰块放在甲处,这样甲处酒精遇冷时温度降低,密度增大而下降,丁甲之间的酒精过来补充,酒精发生对流且沿逆时针方向流动。
故选A。
2.D
【详解】
A.大气层是围绕地球的一层空气。它分为5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外层是地球大气与宇宙空间的过渡层,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随着高度的上升,大气逐渐变得稀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返回器返回地球时依次经过外层→暖层→中间层→平流层→对流层,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3.A
【详解】
大气层自下而上可以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其中对流层的空气受日光照射而引起的气温的变化,因而造成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风,即空气发生大量的对流现象,处于飞行器上会感到上下颠簸,故A正确。
故选A。
4.A
【详解】
对流层中由于大气上冷下热,对流现象显著,导致飞机剧烈颠簸,所以热播电影《中国机长》所驾乘的客机发生的场景主要发生在对流层,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5.C
【详解】
AD.点燃线香,可观察到烟往上弥漫,这是由于线香燃烧使烧杯内下层空气受热上升,并使杯内空气产生对流运动,可见此现象与烧水的对流现象本质原因是相同的,故AD正确。
B.不透明的物体(如烟),不一定总是上升的,故B正确。
C.本实验只是一个模拟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并不是对流层的对流现象,故C错误。
故选C。
6.C
【详解】
A.空气对流是由于空气受热不均匀而形成的,受热的空气膨胀上升,而冷空气由于密度较大而下沉;受对流运动的影响,热空气应向上垂直运动,冷空气应向下垂直运动,图中从左起第一和第三个箭头的方向画错了,故A错误;
B.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故B错误。
C.在a处加热,热水会上升,冷水会下降,水会循环流动起来,方向是先向上,再向右,向下,再向左,推动水顺时针流动,故C正确。
D.密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物体的浮沉条件,密度计是漂浮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等于本身的重力,根据G=F浮=ρ液gV排可知:如果液体的密度越大,则密度计浸入液体中的体积V排越小,所以密度计的刻度是上端小、下端大,图中密度计上的刻度标错了,故D错误。
故选C。
7.A
【分析】
大气分层按照大气在垂直方向的各种特性,将大气分成若干层次。按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的特征,可把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 由于90%以上的水气集中在对流层中,所以云、雾、雨、雪等众多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
【详解】
①对流层的特点是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①符合题意。
②对流层是大气层最低处,与人类生活关系最密切, ②符合题意。
③图中B层是平流层,航天飞船活动的主要空间并不在平流层,③不符合题意。
④图中B层是平流层,平流层并不是集中了大气中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全部水汽,因为对流层才是集中了大气中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全部水汽,④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A
【详解】
对流层的特点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飞机飞行时,飞行员向塔台请求向左偏航以躲避积雨云,从而避免暴雨的影响,当时飞机很可能在大气层中的对流层。
故选A。
9.平流 ② C
【详解】
(1)[1]由图知道,①②③三层中,①为对流层,②为平流层,③为高层大气。
(2)[2]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空气垂直运动强烈的是对流层。
(3)[3]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说明了:空气越稀薄,保温作用越差;地面是该层的主要直接热源。
故选C。
10.降低 ② ①
【详解】
(1)①为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2)②为平流层,平流层上部存在臭氧层,臭氧层吸收紫外线,被称为生命的保护伞。①为对流层,集中了大气质量的四分之三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11.平流 对流
【详解】
(1)图中 ① 为高层大气 ;②为平流层;③ 为对流层。
(2)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12.降温 密度
【详解】
[1]][2]]用冰来保存新鲜牛奶,冰周围的空气温度下降,密度变大要下沉,这样有助于对流的发生,所以把冰放在牛奶的上方效果更好。
13.B
【详解】
要使管中的酒精发生对流且沿顺时针流动,最好将冰块放在B处,这样B处酒精遇冷时温度降低,密度增大而下降,AB间的酒精过来补充,酒精发生对流且沿顺时针方向流动。
14.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对流
【详解】
读图可知,甲图中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乙中空气以对流运动为主,根据其运动的原理,判断该运动存在于甲图的A层,即对流层。
15.① 对流运动
【详解】
和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①对流层,温度变化规律为: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中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16.对流 降水 ③①④⑤
【详解】
(1) ②是降水,③是蒸发,主要发生在大气的对流层; ④所代表的是降水;海陆间循环包含海洋的蒸发,水汽输送,陆地上的降水,地表径流四部分,即 ③①④⑤。
(2)大气对流过程中,热的地方气压受热膨胀向上运动,冷的地方气体向下运动,如图所示:
17.高压 对流
【详解】
[1]一般情况下晴天的大气压比阴天的高,天气晴朗,温州可能属于高压天气系统控制。
[2]雷暴云天气发生在对流层,飞机在高空遇到了厚重的能带来大暴雨的积雨云,则此时飞机位于大气中的对流层。
18.A 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甲
【详解】
(1)根据大气在垂直方向的温度变化从下往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即A层。
(2)平流层的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3)甲地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气压较低,易形成阴雨天气。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