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分数乘法(三)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 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3.3分数乘法(三)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 北师大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1-06 14:43: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3 分数乘法(三)
一、教学目标:
1、经历运用面积模型探索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2、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分数乘分数的乘法运算。
3、会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乘分数的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
四、教学难点: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接触过很多的国学经典作品,它们里面不但有叫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而且数学知识也蕴含其中。今天我给大家讲一段。我国古代著名哲学著作《庄子》中有一段话:“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教师说明:一尺长的木棍,每天截一半,永远也截不完。
师:庄子的这句话对不对呢?我们来验证一下。
(二)讲授新课
预习检测
× × × ×
操作探究
教师和学生都拿出准备好的纸条,按照课本上的样子来操作验证庄子的话。
根据对折,对折,再对折,得出:
1×= ×= ×= ……
师:照这样的方式截下去,永远也截不完。
2、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
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按照书上的方法折,涂色。
×就是求的是多少。通过对折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16份,取了其中的3份,即×==。
3、自主利用纸条操作和计算,探索分数乘分数的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28页的“折一折,算一算,说一说。”
通过折一折,算一算,小组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师:分数乘分数应该怎样计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两个分数相乘,分子和分子相乘,分母和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约分。
(三)重难点精讲
探索一个数乘分数的积的规律
1、多媒体出示乐乐的想法。(教材第29页“试一试”的第一部分)
计算验证乐乐的想法是否正确。
例如:2×=,<2
2×=,>2
乐乐的说法是错误的。
2、出示教材第29页“试一试”的第二部分。
学生算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汇报答案。
指导观察,集体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回答。
教师小结。
一个数(0除外)乘一个小于1的分数,所得的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一个大于1的分数,所得的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一个等于1的分数,所得的积等于这个数。
(四)归纳小结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哪些知识?
(五)随堂检测
1、淘气过生日,妈妈买来一个蛋糕,切了给淘气,淘气只吃了其中的,淘气吃了整个蛋糕的几分之几?画一画,算一算。
2、用纸折一折,涂一涂,再算出结果。
3、
4.不计算,直接在○里填上“>”“<”或“=”。与同伴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5.校园总面积的是空地,空地的准备铺草坪。铺草坪的面积占校园总面积的几分之几?画一画,再列式计算。
六、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三)
1×= ×= ×= ……
×==
两个分数相乘,分子和分子相乘,分母和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约分。
2×=,<2
2×=,>2
乐乐的说法是错误的。
一个数(0除外)乘一个小于1的分数,所得的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一个大于1的分数,所得的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一个等于1的分数,所得的积等于这个数。
七、作业布置
完成练一练第6、7题。
八、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努力结合现实的问题情境,将计算学习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创设学生喜欢的实际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最后有通过巩固提高环节,使学生达到内化所学知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