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六年级下青岛版6总复习 同步教案10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六年级下青岛版6总复习 同步教案10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2-11-07 15:02: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数学六年级下青岛版同步教案
总复习
(复习量的计量)
一、创设情境,再现知识
1.谈话: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运动员(出示刘翔的照片)
2.提问:这份资料中介绍刘翔的出生年月、身高、体重时都用到了什么?(计量单位)
3.在刘翔的个人资料中,他的出生年月、身高、体重所用到的量的计量,正是我们数学上的知识(引出课题),这也反映了生活中处处离不开量的计量。在小学阶段除了刚才出现的长度、时间、质量这些量外,我们还学习了哪些量?每种量都有各自的计量单位
板书课题:量的计量(计量单位)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教学素材入手,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提出与量的计量有关的问题,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从而产生重新认识旧知的欲望。
二、梳理归网,主体内化
1.回顾知识,自主梳理
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学过了哪些计量单位?
学生小组合作,查漏补缺,按其表示的意义将学过的计量单位归类,形成小组的有关量的计量知识网络。
老师深入各小组合作学习中,了解各组的知识网络。
2.交流展示,引导建构
小组学生进行相互交流、辩析,交流展示,教师点拨提升,整理板书:
计量单位
及进率
质量单位
时间单位
长度单位
面积单位
体积单位
容积单位

1000
千克
1000

世纪
100

12

31、30、29、28

24

60

60

千米
1000

10
分米
10
厘米
10
毫米
平方千米
1000000
平方米
100
平方分米
100
平方厘米
立方米
1000
立方分米(升)
1000
立方厘米(毫升)

1000
毫升
3、提炼方法,认知内化
(1)明确进率。
比较特殊的进率如1千米=1000米、1公顷=10000平方米等重点引导学生指认。 时间单位,尤其是月跟日的进率,有4种:31日、30日、29日、28日,可引导学生回忆一年中的大、小月。并问:二月份有28天也有29天,怎样区分?如何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2)引导记忆。 这么多的进率你记得住吗,可怎样记?引导学生利用各类计量单位之间进率的特点来进行记忆。
(3)如何进行计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4)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不同的计量制度逐步趋于统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让学生认识:这为了更方便地进行对外开放,为了国际间文化交流的需要,推动我国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独立探索,合作交流,主动回顾学习的旧知识,进一步加深学习过的计量知识的意义和应用。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综合应用,整体提高。
(一)基本练习
1.谈话:整理完了学过的知识,下面比一比看谁在练习中表现的最出色。(屏幕出示)
1.比一比:为什么要选择不同的单位呢?(每一组分AB组)
A、奇山水库容量是4000万立方米。
B、一个水桶的容量是18.9升。
A、一列火车从济南到上海需要10小时。
B、我国运动员刘翔在雅典奥运会110米栏比赛中,创造了12.91秒的奥运纪录。
A、天坛公园的占地面积是272公顷。
B、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是4.5平方分米。
让学生合作讨论,集体交流汇报。认识计量单位的意义。
(二)综合练习:
3.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出示课本P96页第2题)
4.填空:
4米=( )分米=( )厘米 8.2立方米=( )升
2080米=( )千米( )米 6500毫升=( )升
6平方米=( )公顷 3吨70千克=( )千克
让学生口述,并说出这些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如何进行计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三)拓展练习:
5.想一想。
(1)用多少块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才能拼成一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模型?将这些木块排成一行,长多少米?
(2)把一个棱长1米的正方体木块切割成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能切成多少个?将这些小正方体木块排成一行,长多少米?
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让学生集体交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6.下表是某车往返甲、乙两地的时刻表。
(见课本P96页第5题,)
(1)两地相距480千米,此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
(2)照这样的速度行驶,下午应该什么时间发车才能按时到达甲地?
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让学生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有层次的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更加进一步加深对量的计量意义和应用。
四、师生总结,整体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回顾和整理,对于量的计量的知识你还有哪些疑惑的地方?除了我们复习的常用的计量单位,你还听说其他的计量单位吗?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