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六年级下青岛版 3.1比例及比例的基本性质 同步教案4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六年级下青岛版 3.1比例及比例的基本性质 同步教案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2-11-07 15:02: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数学六年级下青岛版同步教案
比例及比例的基本性质
课题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序号
?教学
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在探索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
3.通过自主学习,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
重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
?
?

?

?

?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上学期我们学过了有关比的知识,说说你对比都有了哪些了解?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知识也和比有着密切的关系。
师:在我们山东半岛有一座啤酒飘香的城市,你知道是哪个城市吗?对,青岛的啤酒享誉世界各地,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去探索啤酒生产中的数学。
出示信息图:这是一辆货车正在运输啤酒的主要生产原料—大麦芽。
这是它两天的运输情况:(出示表格)?
一辆货车运输大麦芽情况。
?
学生可能回答:比的意义及求比值、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等知识。
学生交流。
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回答。
?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
?
?

?
?

?
?

?
?

?
?
?
第一天
第二天
运输次数
2
4
运输量(吨)
16
32
师:根据这个表格,你能提出哪些有关比的数学问题吗?
请同桌合作提出问题,看谁的同桌合作得最好,提出的问题多。
师:谁来说一下你想到的问题?
师根据回答,将答案写黑板上。
2 :16; 4 :32;
16 :2; 32 :4;
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
1.认识比例及各部分名称。
师:请观察这两个比(16 :2;
32 :4)看能发现什么?
思考:这个比值所表示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师:它们的比值相等,我们就用等号将两个比连接起来。
师:试一试:剩下的这些比中,哪两个也能用等于号连接?
学生互相交流。
学生同桌合作,提出有关比的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A货车第一天的运输量与运输次数的比是多少?
B货车第二天的运输量与运输次数的比是多少?……
学生观察后,交流自己的发现(比值相等)。
学生交流:如每次的运输量。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
?
?

?
?

?
?

?
?

?
?
师: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我们把它叫做比例。
师:你能给比例各部分起名字吗?
板书:16 :2=32 :4
内项
外项
2.练一练:
①自主练习第1题。
②判断每组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和12∶9,7∶4和5∶3??
3.认识比例的基本性质。
在比例16:2=32:4中,除了它们的比值相等外,你还发现什么?师:谁愿意谈谈自己的发现?
师:你们这个发现是不是一个规律呢?请同学们来验证一下。
师:对,在比例里,两外项的积等于两内项的积。这在数学上叫比例的基本性质。
学生自己起名,集体交流:如中间的两项是内项、两端的两项是外项。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学生分别计算出比值后,确定能否组成比例。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探究规律。
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学生举例验证。
?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究 ?
过 ?程
师:以上比例中的两个比,如果写出分数形式,该怎么写?
师:观察这种比例形式,看你有什么发现?
3. 分别算出外项和内项的积,判断组成的是否正确。
(1)40 :2 = 60 :3(2)
三、拓宽应用。
1.连线:自主练习第3题。
2.填空:自主练习第4题。
3.自主练习第5题:
总结:说说这节课都有哪些收获?
学生交流写法。
学生观察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学生交流。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