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六年级下青岛版同步教案
正比例关系
课题
正比例的图像
序号
教学
目标
1.初步认识正比例的图像是一条直线,能根据给出的具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出相应的直线,能根据具有正比例关系的一个量看图估计另一个量的数值。
2.培养同学们初步的函数意识,增强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意识,养成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习惯。
教学
重点
能根据给出的具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出相应的直线,及根据具有正比例关系的一个量看图估计另一个量的数值。
?
?
?
探
?
究
?
过
?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啤酒生产中,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是成正比例关系的两个量。其实在实际生活中还可以用图像来表示两个数量的正比例关系。
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
1.出示第二个红点的表格及一部分坐标图。
师: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两种量还可以在坐标上表示。
想一想:折线统计图的描点方法,
?
?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
?
?
探
?
?
究
?
?
过
?
?
程
?
?
你能找到1小时生产14吨的这个点吗?
师:请用这种方法描出2小时、3小时、……各个点,并按顺序把这些点连起来。
2.观察画出的图像,和组内同学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师:像这样的直线所反映的就是成正比例的两个量之间的变化规律。
3.(1)根据上图估计一下,4.5小时大约能生产多少吨啤酒?
想一想应该先找什么,再找什么?
(师指导学生利用画垂线或画平行线的技能,尽量使得数准确些。)
(2)估计一下,要生产80吨啤酒,大约需要多少小时?
师:回忆刚才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问题该怎样解决?
学生思考交流:如横轴上找到1表示1小时,纵轴上找到14表示14吨。
学生动手描点,连线。
学生发现:正比例图像是一条直线。
学生根据图像的规律来估算。
学生交流总结方法。
学生独立尝试,然后交流。
?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
?
?
探
?
?
究
?
?
过
?
?
程
?
?
三、拓宽应用。
1. 完成自主练习第6题。
师:观察图像,想一想运行的周数和所用的时间成正比例吗?说说原因。
2.完成自主练习第7题。
出示关系图:一辆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图。
(1)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2)根据上图估计一下,要行驶600千米大约需要多少小时?
(3)估计一下8.5小时大约行驶多少千米。
3.修一条公路,总长12千米,开工3天修了1.5千米.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路还要多少天?
4. 大齿轮与小齿轮的齿数比为4∶3.大齿轮有36个齿,小齿轮有多少个齿?
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又掌握了什么新的本领?
学生可以数据的比值进行判断,也可以根据图像直接判断。
学生观察后谈发现。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学生读题,独立解答.
学生读题,独立解答.
学生交流。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