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六年级下青岛版同步教案
正比例关系
课题
正比例的意义练习
序号
教学
目标
1.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
2.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意识,养成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习惯。
教学
重点
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
?
?
?
探
?
究
?
过
?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比例的知识,你能来说说生活中成正比例关系的例子吗?
师:怎样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二、练习设计。
(一)基本练习。
1.判断下面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1)天数一定,生产零件的总个数与每天生产零件的个数。
(2)平行四边形的高一定,它的底
?
学生举例,全体交流。
学生可能交流:一是看两种量是否是相关联的量,二是看它们变化的规律是否是商一定。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
?
?
探
?
?
究
?
?
过
?
?
程
?
?
与面积。
(3)一个人的年龄与体重。
(4)正方形的边长与周长。
(5)三角形的高一定,它的底与面积。
(6)圆柱的高一定,它的体积和底面积。
(判断时关注学生判断的依据。)
2.判一判:(自主练习8)
判断各表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为什么?
引导学生可以通过计算进行判断。
(二)提高练习。
画一画:自主练习9
观察表格。
(1)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所挂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例关系吗?请你说明理由。
(2)在下图中描出表示物体质量和弹簧伸长长度相对应的点,然后把它们按照顺序连接起来。
学生独立判断,集体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学生观察后说明理由。
?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
?
?
探
?
?
究
?
?
过
?
?
程
?
?
(3)根据上图估计一下,称2.5千克物体时,弹簧大约伸长多少厘米?
(三)综合练习。
1.探一探:自主练习10
(1)圆的周长与半径成正比例吗?
为什么?
(2)圆的面积与半径成正比例吗?
为什么?
(3)你还能找到哪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请你说明理由。
2.研一研:
(1)铺地面积一定时,方砖边长与所需块数成不成比例?为什么?
(2)长方形的长一定,周长和宽成不成比例?为什么?
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动手制作正比例关系图象。
学生利用这个图像,便可以由一个量直接找到对应的量一个值的量。
学生独立判断,集体订正。
学生独立判断,集体订正。
学生举例,集体订正。
独立判断,集体订正。
学生交流。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