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吉林省长春市重点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第二学程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 ![]() | |
格式 | doc | ||
文件大小 | 4.7MB | ||
资源类型 | 教案 | ||
版本资源 |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 ||
科目 | 化学 | ||
更新时间 | 2022-01-07 10:44:22 |
C.图3中,表示反应速率v正>v逆的是点3
D.图4中,若m+n=p,则a曲线一定使用了催化剂
11.常温下,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已知[Ka(CH3COOH)=1×10-5][Kb(NH3 H2O)=1×10-5]
A.在1mol/L的CH3COONa溶液中加等浓度的盐酸至中性:
c(Na+)>c(CH3COO-)>c(CH3COOH)=c(Cl-)>c(H+)=c(OH-)
B.在1mol/L的NH4HSO4中加等浓度的NaOH溶液至中性:
c(Na+)>c(NH4+)>c(NH3 H2O)=c(SO42-)>c(H+)=c(OH-)
C.CH3COONa和CH3COOH等浓度混合,混合后溶液中:
c(OH-)+c(CH3COO-)
c(NH3 H2O)+3c(OH-)
A.已知在100℃的温度下,水的离子积KW=1×10-12,完全中和pH=3的硫酸溶液50mL,需要pH=11的NaOH溶液50mL
B.重水(D2O)的离子积Kw=1.6×10-15,可以用pH一样的定义来规定pD=-lg[D+],已知lg2=0.3,重水的pD=7.7
C.HClO与HF的混合溶液中c(H+)=
D.为更好地表示溶液的酸碱性,酸度的定义:AG = lg 则25℃时0.10 mol L 1 HCl溶液的AG=2
13.McMorris测定和计算了在136~180°C范围内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Kp(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注:分压=总压×体积分数):
2NO(g)+2ICl(g) 2NOCl(g)+I2(g) Kp1
2NOCl(g) 2NO(g)+Cl2(g) Kp2
发现lgKp1~和lgKp2~均呈线性关系,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OCl分解为NO和Cl2的逆反应△H>0
B.Kp1的单位为L/mol
C.反应2ICl(g)=Cl2(g)+I2(g)的K=Kp1/Kp2
D.反应2ICl(g)=Cl2(g)+I2(g)的△H>0
14.已知常温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饱和AgCl、AgBr的混合溶液中:
B.欲用1L NaCl溶液将0.01mol AgBr全部转化为AgCl,则c(NaCl) ≥ 3.59 mol·L-1
C.向AgCl悬浊液中滴加浓NaBr溶液会产生淡黄色沉淀
D.相同条件下,AgCl在水中溶解度比在NaCl溶液中的大
15.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000 mol·L 1的NaOH溶液滴定20.00 mL未知浓度的二元酸H2A溶液。溶液中,pH、分布系数随滴加NaOH溶液体积VNaO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比如A2 的分布系数:]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①代表,曲线②代表
B.滴定终点时,溶液中
C.HA 的电离常数Ka=1.0×10 5
D.H2A溶液的浓度为0.1000 mol·L 1
16.常温下,甲酸、乙酸电离常数:Ka(HCOOH)=1.77x10﹣4、Ka(CH3COOH)=1.75×10﹣5。现有甲、乙、丙三种溶液:
甲 1000mL 0.1mol·L-1 HCOONa溶液
乙 1000mL 0.1mol·L-1 CH3COONa溶液
丙 1000mL含HCOONa、CH3COONa各0.05mol的溶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溶液中c(Na+):甲=乙=丙 B.溶液中酸分子数:甲<丙<乙
C.溶液pH:甲<丙<乙 D.溶液中阴、阳离子总数:甲<丙<乙
17.已知相同温度下,。某温度下,饱和溶液中、、与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①代表的沉淀溶解曲线
B.时两溶液中
C.该温度下的值为
D.加适量固体可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18.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0.0100mol/L Na2C2O4溶液的性质.
实验1:实验测得0.0100mol/L Na2C2O4溶液pH为8.6
实验2:向溶液中滴加等体积0.0100mol/L HCl溶液,pH由8.6降为4.8
实验3:向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0200mol/L C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实验4:向稀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中滴加Na2C2O4溶液至溶液褪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2滴加盐酸过程中存在某一点满足:
B.实验3所得上层清液中[已知室温时]
C.实验4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 溶液中满足:
19.室温下,反应+H2O H2CO3+OH 的平衡常数K=2.2×10 8。将NH4HCO3溶液和
氨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可用于浸取废渣中的ZnO。若溶液混合引起的体积变化可忽略,
室温时下列指定溶液中微粒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0.2mol·L 1氨水:c(NH3·H2O)>c()>c(OH )>c(H+)
B.0.6mol·L 1氨水和0.2mol·L 1NH4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
c(NH3·H2O)+c()+c(OH )=0.3mol·L 1+c(H2CO3)+c(H+)
C.0.2mol·L 1氨水和0.2mol·L 1NH4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c()+c(NH3·H2O)=c(H2CO3)+c()+c()
D.0.2mol·L 1NH4HCO3溶液(pH>7):c()>c()>c(NH3·H2O)>c(H2CO3)
20.HA是一元弱酸,难溶盐MA的饱和溶液中随c(H+)而变化,不发生水解。实验发现,时为线性关系,如下图中实线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HA的电离常数
B.溶液时,
C.MA的溶度积
D.溶液时,
第Ⅱ卷(共 50 分)
2、解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
21. 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水能发生自耦电离:,液氨中能发生类似的电离过程,液氨自耦电离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常用NaOH溶液进行洗气,当用的NaOH溶液吸收标准状况下时,所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HnA为n元弱酸。写出HnA与足量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nA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最后一步电离)。
(4)联氨为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方式与氨相似.25℃联氨第一 步电离反应的平衡常数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N2H4+H+的 K=8.7×107).联氨与硫酸形成的酸式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2.(12分)(1)实验室中有一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某学生测定盐酸的浓度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请完成下列填空:配制400mL0.10mol/LNaOH标准溶液,取20.00mL待测盐酸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作指示剂,用自己配制的标准液NaOH溶液进行滴定。重复上述滴定操作2~3次,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 NaOH溶液的浓度(mol/L) 滴定完成时,NaOH溶液滴入的体积(mL) 待测盐酸溶液的体积(mL)
1 0.10 24.12 20.00
2 0.10 24.08 20.00
3 0.10 24.10 20.00
①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该盐酸的浓度约为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某温度(T)下的溶液中,,,x与y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在此温度下,将0.1的溶液与0.1的溶液按下表中甲、乙、丙、丁四种不同方式混合:
甲 乙 丙 丁
0.1溶液体积/mL 10 10 10 10
0.1溶液体积/mL 5 10 15 20
①按丁方式混合后,所得溶液显____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
②写出按乙方式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按甲方式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为___________。
(3)25℃时,有甲、乙两瓶溶液,其pH分别为m、n,且m=2n(m、n均为小于14的正整数),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甲溶液呈碱性,则乙溶液可能呈碱性,且c(OH-)甲>c(OH-)乙
b.c(H+)甲=c2(H+)乙
c.若乙溶液呈酸性,则甲溶液必定呈酸性,且c(H+)甲>c(H+)乙
d.若甲溶液呈酸性,则乙溶液必定呈酸性,且c(OH-)甲>c(OH-)乙
23.(16分)孔雀石主要成分是,还含少量及硅的氧化物,实验室以孔雀石为原料制备硫酸铜晶体的步骤如下:
有关物质沉淀的pH数据如下:
物质 开始沉淀 完全沉淀
(1)步骤Ⅰ加稀硫酸充分反应,提高步骤Ⅰ反应速率的措施是_______(写一条即可)。
(2)步骤Ⅱ中试剂①应选用试剂_______填代号。
a. b.稀 c.双氧水 d.氯水
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Ⅲ加入CuO调节溶液的pH至_______ (填写范围),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滤液3中获得干燥的硫酸铜晶体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常温下的,若要将溶液中的转化为沉淀,使溶液中降低至,必须将溶液调节至_______。
(6)用和孔雀石反应可以制得金属铜,已知1mol氨气通过灼热的可以产生金属铜,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0分)可乐中的食品添加剂有白砂糖、二氧化碳、焦糖色、磷酸、咖啡因等。可乐的辛辣味与磷酸(化学式为,沸点高难挥发)有一定关系。
(1)羟基磷灰石是牙釉质的主要成分,在唾液中存在平衡:。 长期过量饮用可乐会破坏牙釉质,造成龋齿。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温下,向磷酸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含磷微粒的分布比例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溶液显酸性。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溶液中
B.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
C.
D.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大
②当溶液的pH由4到10时,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组同学在实验室测定某可乐中磷酸的含量(不考虑白砂糖、咖啡因的影响)。
i.将可乐样品注入圆底烧瓶,加入活性炭,吸附色素。
ii.将可乐回流加热10 min,冷却至室温,过滤。
iii.取50.00 mL滤液,用百里香酚酞作指示剂,用溶液滴定至终点时生成,消耗NaOH溶液5.00 mL。
①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可乐样品中磷酸的含量为___________g/L。
长春市重点高中2021-2022学年度高二上学期第二学程考试
化 学 试 题 答 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C D C B D C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D B D D C A B B
21.(12分)每空两分
(1)
(2) c(Na+)>c(HCO)>c(CO)>c(OH-)>c(H+)
(3)HnA+nOH-=An-+nH2O HA(n-1)- An-+H+
(4)8.7×10-7 N2H6(HSO4)2
22. (12分)每空两分
(1)当滴加最后一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半分钟不恢复为无色 0.12mol/L
(2) 中 11
(3) b d
23.(16分)每空两分
(1) 固体研磨、加热、搅拌、
(2) c
(3) 3.2≤PH<4.7 保证Fe3+完全沉淀,而Cu2+不沉淀
(4)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5)2
(6)
24.(10分)每空两分
(1)可乐中的酸性物质中和了OH-,c(OH-)减小,Ca5(PO4)3OH(s) 5Ca2+(aq)+3PO (aq)+OH-(aq)平衡正向移动,导致Ca5(PO4)3OH溶解,造成龋齿
(2) BC OH-+=HPO+H2O
(3) 将可乐中的CO2气体赶出,防止干扰磷酸的测定 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