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中人教版历史必修二同步精品学案 期中综合检测(第一至四单元)

文档属性

名称 2013年高中人教版历史必修二同步精品学案 期中综合检测(第一至四单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1-07 15:19: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期中综合检测(第一至四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D )
A.刀耕火种 B.耜耕 C.石器锄耕 D.铁犁牛耕
2.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观察下列剪纸,其内容形象地反映了( C )


陕西民间剪纸 河北民间剪纸
A.领先世界的手工技术 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C.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D.古代社会的和谐融洽
3.以下关于商周冶铸业、唐宋制瓷业、汉唐丝织业发展主要表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①商周时代,青铜铸造业进入了繁荣时期,代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
②唐朝时出现五大名窑;宋朝已经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③西汉政府设在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
④汉唐的丝织技术都很高,以轻盈精湛著称,还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商人的来历,源自于( B )
A.对很早就懂得经商之人的简称 B.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
C.对出售“商品”之人的简称 C.对管理商业活动之人的简称
5.读下面两幅图,对比分析后我们可以得知在商业活动方面发生的最重大变化是( C )
A. 东京城的布局不再讲究整齐划一???   B.?政府对商业活动的监管已取消
C. 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被打破??? ? D. 北宋城市的商业功能更为突出
6.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得以确立的主要原因是( A )
A.各诸侯国先后进行变法,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B.井田以外的荒地被大量开垦为私田,并被贵族视为自己的私产
C.周王室衰微,土地国有制度被破坏
D.新兴地主阶级大肆兼并农民土地
7.“重农抑商”是中国封建王朝实行的主要经济政策。对其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B.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C.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D.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
8. 最先完成世界环球航行的船队,走的路线是( C )
A.亚洲——非洲——美洲——欧洲——亚洲 B.美洲——欧洲——非洲——亚洲——美洲
C.欧洲——美洲——亚洲——非洲——欧洲 D.欧洲——非洲——亚洲——美洲——欧洲
9.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了变化,正确的是( B )
A.陆路→海路 B.地中海→大西洋沿岸 C.南欧→北欧 D.波罗的海→大西洋沿岸
10. 17世纪时,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是( C )
A. 葡萄牙 B. 西班牙 C. 荷兰 D. 英国
11.新航路开辟后,早期殖民活动出现。早期殖民活动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A )
①加速了西方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 ②加速了西欧封建主阶级的衰落
③开拓了越来越广阔的市场 ④为欧洲手工工场掳掠了大量劳动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下列哪项发明的出现( A )
A. 珍妮纺纱机 B. 蒸汽机 C. 电灯 D. 汽车
13.下列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它开始于英国,18世纪末向外扩展 B.一些国家的工业革命主要是靠从英国引进技术进行的
C.它使世界各国迅速实现工业化 D.英国由此成为“世界工厂”
14. 新华社电 2011年1月1日5时48分,中
俄原油管道投入运行(右下图),俄罗斯的原油
开始进入中方境内位于漠河县兴安镇的首站储
油罐内,标志着中国东北方向的原油进口战略
要道贯通,也标志着两国能源合作进入一个新
的发展阶段。关于石油这一重要能源,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D )
A. 石油广泛开采和运用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

B. 内燃机创制和广泛使用推动石油开采业迅速发展
C. 从石油中提炼出多种化学物质,又推动化学工业迅速发展
D. 在石油和电力广泛运用后,蒸汽机随即退出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舞台
15. 以下对两次工业革命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第一次确立了现代工厂制,第二次确立了公司制
B.第一次革新首先发生在轻工业,第二次革新局限在重工业
C.第一次被称为“蒸汽时代”,第二次被称为“电气时代”
D.第一次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第二次掀起瓜分世界狂潮
16.茅盾的小说《春蚕》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相信老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以下对这段描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C )
A.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B.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
C.中国的自然经济完全瓦解 D.列强的侵略客观上推动了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17.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 D )
①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②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③创办近代民族工业
④创办新式学堂,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选派留学生 ⑤筹划海防,创办近代海军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8.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曲折的,图中A处所占比例较高,其重要原因是( D )
A. 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B. 全国性抵制洋货运动
C.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D.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19.近代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 B )
①一战结束 ②四大家族官僚资本主义形成
③日本全面侵华 ④《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自2008年以来,我国钢企连续发生严重亏损,其原因在于高昂的铁矿
石成本,进口铁矿石平均到岸价逐年大幅增加。有鉴于此,国内钢企积极优化产品结构,不断开拓新市场。新中国钢铁工业起步于( A )
A.20世纪50年代初 B.20世纪50年代末
C.20世纪60年代初 D.文革时期
21. 曾有一首童谣:“三大万岁(右图)是‘乱睡’,人民公社只一岁。”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童谣所反映的事件发生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B.“三大万岁”是右倾错误造成的
C.人民公社化运动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人民群众对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存在不满情绪
22. 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主要内容和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①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③我国的改革开放从此揭开序幕④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3. 自2010年7月以来,根据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沈浩(他于2004年2月从安徽省财政厅下派至小岗村,兢兢业业工作,3年期满后,被小岗村村民集体摁手印留任,直到2009年11月6日,因积劳成疾,猝逝在工作一线,年仅45岁)的真实事迹改编而成的电影《第一书记》在全国上映后引起了极大地轰动,沈浩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而我们对凤阳县小岗村的了解,主要是因为它最早( C )
A.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即走农业集体化道路
B.实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把生产队土地划分到户,包干经营,这成为后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源头
D.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4.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90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战胜各种困难,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中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其中,在中共十四大上提出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D )
A.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B.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5.“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这是二十多年前流传在住房条件很差的上海老百姓中的一句话。但如今的浦东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连2010年上海世博会也主要设在浦东(世博园区用地5.28 k㎡,其中浦东部分为3.93 k㎡,浦西部分为1.35 k㎡),这一切都得益于浦东的开发与开放。下列关于其开发和开放的表述,正确的是( B )
①目的是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②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③浦东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④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题18分,第27题12分,共30分)
26.(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黄梅戏《天仙配》讲述了董永和七仙女的爱情故事,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农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天仙配解说词》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我国古代农村生产方式”的主要特点。(4分)
(1)特点: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封闭性、自满性);分散性即以个体经营为主(以家庭或一家一户为生产为单位);脆弱性。(4分,每点2分,任意答出两点即可。)
材料二 ……(明)神宗时,吕坤在奏疏中说:“洮兰之间小民,织造贩货以糊口,……弃业桑农者数百万人,提花染色,日夜无休。”……杭州人张瀚的祖先,成化末年有织机一张,从事纺织,所织布精良,“每一下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家业大饶”,成为雇佣“机工”的“机户”了。
——明·吕坤奏疏
材料三 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与鸦片战争后频繁来
上海的外国商船
材料四 出现在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某类企业
(2)材料二、三、四分别反映了我国经济领域出现了什么新变化?(6分)材料三和材料四所反映的两种经济现象有何内在联系?(2分)
① 新变化: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出现);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民族资本主义产生。(6分,每点2分,顺序不得颠倒。)② 影响: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或答材料三的经济现象为材料四经济形态的产生提供了条件)。(2分)
(3)材料四所反映的经济形态在一战期间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其主要客观原因是什么?(2分)
主要原因:欧洲帝国主义国家(或答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分)
(4)材料四中的经济形态的不断发展、壮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请列举其在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两个重要事件。(4分)
事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2分)辛亥革命。(2分)
27.(12分)1500年前后,近代社会的曙光已出现,世界逐步走向一体。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欧洲的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各地销售,赚取了丰厚利润。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②》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历史现象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2分)其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2分)
① 事件:新航路开辟(地理大发现)。(2分) ② 意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2分)
材料二 下图为两次工业革命在交通工具发明方面的主要成果
(2)请说出以上四项交通工具的发明者。(4分)
发明者:①汽船:富尔顿。(1分)②火车:史蒂芬孙。(1分)③汽车:戴姆勒、本茨(1分,任答一个)。④飞机:莱特兄弟。(1分)
材料三 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记述
(3)根据材料三,指出19世纪中期英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所处的地位。(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地位形成的最主要原因。(2分)
① 地位:世界工厂。(2分) ② 原因: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2分)
三、简答题(10分)
28. 人类社会的古代几大区域呈点状分布,相互间基本处于隔绝状态,孤立地发展着。伴随工业文明的发展进程,世界逐渐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请回答:(1)15世纪末,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几大主要文明区域连接起来。请说出开辟新航路的四位著名航海家。(4分)
航海家:迪亚士、达·伽马、麦哲伦、哥伦布。(4分,每个1分。)
(2)工业文明兴起,人类社会从分散的地域性历史向整体的世界历史实现重在跨越。概括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各自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产生的重大影响。(6分)
重大影响:①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3分)②第二次工业革命进一步密切世界的经济联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完全形成。(3分)
四、探究题(10分)
2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八大”根据综合平衡的原则,明确提出,在今后的经济建设中,必须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同时根据原料资金的可能和城市的需要,积极发展重工业,并且大力发展农业,相应地发展运输业和商业……
——摘自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1965年中央明确指出:“第三个五年计划必须立足于战争。从准备大打、早打出发,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加快三线建设,逐渐改变工业布局。”
——1965年 9月,国家计委《关于第三个五年计划安排情况的汇报提纲》
材料三 1978年、2007年我国产业结构图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20世纪50~70年代末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措施的特点。(2分)
(1)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到片面发展重工业。(2分)
(2)依据材料三中的图说明我国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化。(2分)并指出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6分)
①变化:与1978年相比,2007年第一产业(农业)比重减少,第二产业(工业)基本持平,第三产业比重加大。(2分)②原因: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并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国家对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采取多种措施鼓励第三产业的发展等。(6分,每点2分,任意答出其中三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