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2 金属的化学性质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收藏家收藏清末的铝器,至今保存完好,该艺术品不易锈损的主要原因是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B.铝的氧化物易发生还原反应
C.铝不易氧化 D.铝易氧化,但铝表面的氧化铝具有保护内部的作用
2.谚语诗词中蕴含着科学道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真金不怕火炼”是说金的熔点很高
B. “满架蔷薇一院香”说明微粒不停运动
C. “百炼成钢”包含有化学变化
D. “火要空心”是说物质充分燃烧需要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3.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点燃2Fe2O3
B.古代湿法炼铜:2Fe+3CuSO4=Fe2(SO4)3+3Cu
C.铝的自我保护:4Al+3O2=2Al2O3
D.CaO和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钙:CaO+H2O=CaOH
4.下列物质中,不能用金属跟盐酸反应来制取的是
A.氯化锌 B.氯化镁 C.氯化铁 D.氯化亚铁
5.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中物质是杂质),其中不正确的是
A. Zn(Fe)——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 B. CuO(C)在空气中充分加热
C. CO(CO2)——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D. N2(O2)——通过灼热的铜丝网
6.将30g某合金粉末与足量的稀硫酸发生反应,生成1g氢气,这种合金的成分可能组成是
A.镁和铁 B.铁和锌 C.铝和镁 D.锌和铜
7.小明同学用6.5g不纯的锌粉(已知其中只含有另一种金属杂质)与足量稀盐酸完全反应,收集到氢气的质量为0.21g,这种金属杂质不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A.铁 B.铝 C.铜 D.镁
8.金属R投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镁条插入R的化合物的溶液中,有R析出,则R、Mg、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A. Mg>R>Cu B.R>Cu>Mg C.R>Mg>Cu D. Mg>Cu>R
9.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硫酸亚铁、硫酸铜和硫酸镁的混合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含有锌 B.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
C.滤液中溶质一定含有硫酸锌和硫酸镁 D.滤液的颜色不可能为浅绿色
10.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反应?写出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银与稀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锌与硫酸铜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铜与硫酸锌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铝与硝酸银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它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为什么不能用铁制容器来配制波尔多液?请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 。
12.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为什么通常铝制品却很耐腐蚀?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3.某化学小组向Cu(NO3)2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Mg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1)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冒出。请分析滤渣的成分。
(2)若滤液呈蓝色,则滤液中的溶质有哪些?(写化学式)
14.小聪同学家新换了水龙头,从说明书上了解到该水龙头是铜质镀铬。好奇的小聪想探究铬(Cr)与常见金属铁、铜的活动性强弱,邀请你一同参加。
【知识回放】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1 Zn Sn Pb(H) Hg Ag Pt Au,请你在横上填对应金属的元素符号。
【作出猜想】猜想1.Cr>Fe>Cu:猜想 2.Fe>Cu>Cr:猜想 3.你的猜想是
【查阅资料】(1)铬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其表面能生成抗腐蚀的致密的氧化膜。
(2)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亚铬(CrSO4)溶液。
【设计实验】小聪取大小相等三种金属片,用砂纸打磨光亮;再取三支试管,分别放入等量的同种稀硫酸
实验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实验操作 铁片 稀硫酸 铬片 稀硫酸 铜片 稀硫酸
实验现象 铁片表面产生气泡较慢,溶液变为浅绿色 铬片表面产生气泡较快, 溶液变成为蓝色 ________________
【结论与解释】(1)小聪得到的结论是猜想 正确。
(2)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 。
【知识运用】将铬片投入FeSO4溶液中,反应 (填“能或不能)进行。若能进行,请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2 金属的化学性质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收藏家收藏清末的铝器,至今保存完好,该艺术品不易锈损的主要原因是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B.铝的氧化物易发生还原反应
C.铝不易氧化 D.铝易氧化,但铝表面的氧化铝具有保护内部的作用
【答案】D
【详解】A、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铝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故A不正确;B、该艺术品不易腐蚀的主要原因,不是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还原反应,故B不正确;C、常温下,铝能与氧气反应,故C不正确;D、该艺术品不易腐蚀的主要原因是铝易氧化,铝表面形成的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故D正确。故选D。
2.谚语诗词中蕴含着科学道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真金不怕火炼”是说金的熔点很高
B. “满架蔷薇一院香”说明微粒不停运动
C. “百炼成钢”包含有化学变化
D. “火要空心”是说物质充分燃烧需要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答案】A
【详解】A、”真金不怕烈火炼”是指金的性质稳定,不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错误;B、“满架蔷薇一院香”,是因为蔷薇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蔷薇花香,说明微粒不停运动,正确;C、百炼成钢过程中,碳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D、“火要空心”是说物质充分燃烧需要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正确;故选A。
3.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点燃2Fe2O3
B.古代湿法炼铜:2Fe+3CuSO4=Fe2(SO4)3+3Cu
C.铝的自我保护:4Al+3O2=2Al2O3
D.CaO和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钙:CaO+H2O=CaOH
【答案】C
【详解】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点燃2Fe3O4,选项中产物错误,不符合题意;B、古代湿法炼铜:Fe+CuSO4=FeSO4+Cu,选项不符合客观事实,不符合题意;C、铝的自我保护:4A+3O2=2Al2O3,氧化铝是致密的薄膜,阻止铝进一步与氧气反应,可以保护铝,选项正确,符合题意;D、CaO和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钙:CaO+H2O=Ca(OH)2,选项未配平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
4.下列物质中,不能用金属跟盐酸反应来制取的是
A.氯化锌 B.氯化镁 C.氯化铁 D.氯化亚铁
【答案】C
【详解】A: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A正确。
B: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B正确。
C: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C错。
D: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D正确。综上所述:选择C。
5.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中物质是杂质),其中不正确的是
A.Zn(Fe)——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 B.CuO(C)在空气中充分加热
C.CO(CO2)——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D.N2(O2)——通过灼热的铜丝网
【答案】A
【详解】A、稀盐酸不仅能够与铁反应,还能够与锌反应,会将欲保留的物质反应掉,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错误;B、碳在空气中加热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挥发掉,氧化铜不反应,符合除杂原则,选项正确;C、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一氧化碳与氢氧化钙不反应,将气体通过沉淀石灰水能够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符合除杂原则,选项正确;D、氧气能够与灼热的铜反应生成氧化铜,氮气不与灼热的铜反应,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能够除去氮气中的氧气,符合除杂原则,选项正确,故选A。
6.将30g某合金粉末与足量的稀硫酸发生反应,生成1g氢气,这种合金的成分可能组成是
A.镁和铁 B.铁和锌 C.铝和镁 D.锌和铜
【答案】B
【详解】假设该30g粉末全部为镁,则生成氢气的质量>2g;假设该30g粉末全部为铝,则生成氢气的质量>2g;假设该30g粉末全部为锌,则生成氢气的质量<1g;假设该30g粉末全部为铁,则生成氢气的质量>1g;而铜不与稀硫酸反应。若为 A组合,则生成氢气>1g;若为 B组合,则生成氢气有可能=1g;若为 A组合,则生成氢气>1g;若为 A组合,则生成氢气<1g;故选B。
7.小明同学用6.5g不纯的锌粉(已知其中只含有另一种金属杂质)与足量稀盐酸完全反应,收集到氢气的质量为0.21g,这种金属杂质不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A.铁 B.铝 C.铜 D.镁
【答案】C
【详解】假设该6.5g粉末全部为锌粉,则正好生成氢气0.2g<0.21g,说明该杂质生成氢气的能力比锌强,而C项铜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如果混有该杂质,则生成的氢气应该<0.2g,所以该杂质不可能是铜,故选C。
8.金属R投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镁条插入R的化合物的溶液中,有R析出,则R、Mg、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A.Mg>R>Cu B.R>Cu>Mg C.R>Mg>Cu D.Mg>Cu>R
【答案】A
【详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的活动性排在氢后;金属R投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说明R的活动性排在氢前;镁条插入R的化合物的溶液中,有R析出,说明镁的活动性比R强,因此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镁、R、铜,故选A。
9.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硫酸亚铁、硫酸铜和硫酸镁的混合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含有锌 B.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
C.滤液中溶质一定含有硫酸锌和硫酸镁 D.滤液的颜色不可能为浅绿色
【答案】C
【详解】A、由分析可知,滤渣中一定含有铜、铁,可能含有锌,错误;B、滤渣中一定含有铜、铁,可能含有锌,错误;C、滤液中溶质一定含有生成的硫酸锌和不反应的硫酸镁,正确;D、如果硫酸亚铁没有完全反应完,剩余的硫酸亚铁会使滤液显浅绿色,错误;故选C。
10.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反应?写出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银与稀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锌与硫酸铜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铜与硫酸锌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铝与硝酸银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银位于氢之后,不能和稀盐酸反应
(2)Zn+CuSO4=ZnSO4+Cu
(3)锌的金属活动性锌大于铜,铜与硫酸锌溶液不反应
(4)3AgNO3+Al=Al(NO3)3+3Ag
【解析】(1)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之后,不能和稀盐酸反应;活动性锌大于铜,锌和硫酸铜生成铜和硫酸锌Zn+CuSO4=ZnSO4+Cu;
(3)锌的活动性锌大于铜,铜与硫酸锌溶液不反应;
(4)活动性铝大于银,铝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铝3AgNO3+Al=Al(NO3)3+3Ag。
11.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它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为什么不能用铁制容器来配制波尔多液?请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 。
【答案】Fe+CuSO4=Cu+FeSO4
【详解】铁能与硫酸铜反应,故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农药波尔多液。Fe+CuSO4=Cu+FeSO4
12.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为什么通常铝制品却很耐腐蚀?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氧化4Al+3O2=2Al2O3
【详解】生活中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
13.某化学小组向Cu(NO3)2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Mg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1)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冒出。请分析滤渣的成分。
(2)若滤液呈蓝色,则滤液中的溶质有哪些?(写化学式)
【答案】(1)一定含有Cu、Zn,可能含有Mg
(2)Cu(NO3)2、Zn(NO3)2、Mg(NO3)2
【分析】将一种金属放入到比其活动性弱的两种不同金属盐的混合溶液中反应时,该金属先与活动性弱的盐反应,后与活动性强的盐反应。将一定量的镁粉加入到硝酸铜溶液和硝酸锌溶液中,涉及到的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镁、锌、铜,镁先与硝酸铜反应,硝酸铜反应尽后,镁再与硝酸锌反应,反应进行到何种程度,由镁的加入量决定。
(1)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冒出,说明滤渣中有活动性排在氢前的金属,因为镁先置换出铜,再置换出锌,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排在氢前,铜排在氢后,所以滤渣中一定有铜和锌,也有可能镁过量,滤渣中含有剩余的镁,故滤渣的成分中一定含有Cu、Zn,可能含有Mg。
(2)硝酸铜溶液为蓝色,硝酸锌溶液和硝酸镁溶液都是无色,滤液呈蓝色,说明硝酸铜没有反应完,则硝酸锌还没有反应,镁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铜,所以滤液中一定有剩余的硝酸铜、没反应的硝酸锌、生成的硝酸镁,其化学式分别为:Cu(NO3)2、Zn(NO3)2、Mg(NO3)2。
14.小聪同学家新换了水龙头,从说明书上了解到该水龙头是铜质镀铬。好奇的小聪想探究铬(Cr)与常见金属铁、铜的活动性强弱,邀请你一同参加。
【知识回放】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1 Zn Sn Pb(H) Hg Ag Pt Au,请你在横上填对应金属的元素符号。
【作出猜想】猜想1.Cr>Fe>Cu:猜想 2.Fe>Cu>Cr:猜想 3.你的猜想是
【查阅资料】(1)铬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其表面能生成抗腐蚀的致密的氧化膜。
(2)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亚铬(CrSO4)溶液。
【设计实验】小聪同学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用砂纸打磨光亮;再取三支试管,分别放入等量的同种稀硫酸
实验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实验操作 铁片 稀硫酸 铬片 稀硫酸 铜片 稀硫酸
实验现象 铁片表面产生气泡较慢,溶液变为浅绿色 铬片表面产生气泡较快, 溶液变成为蓝色 ________________
【结论与解释】
(1)小聪得到的结论是猜想 正确。
(2)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 。
【知识运用】
将铬片投入FeSO4溶液中,反应 (填“能或不能)进行。若能进行,请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知识回放】Fe Cu
【作出猜想】Fe>Cr>Cu
【设计实验】无明显现象
【解释与结论】(1)1(2)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膜和污物
【知识运用】能 Cr+FeSO4=Fe+CrSO4
【详解】[知识回放]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Au。
[作出猜想]猜想要全面,由猜想1和猜想2可知,猜想3强弱顺序为铁、铬、铜,故猜想3:Fe>Cr>Cu。
[设计实验]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在氢后,不能和稀硫酸反应,则试管3中无明显现象。
[结论与解释](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前面的金属和稀硫酸反应,顺序越靠前,反应越剧烈,试管1,铁片表面产生气泡较慢,试管2铬片表面产生气泡较快,则铬比铁活泼,则得到的结论是猜想1正确。
(2)铬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其表面能生成抗腐蚀的致密的氧化膜,则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膜和污物。
[知识运用]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前面的金属和后面金属的盐溶液反应,将其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金属活动性顺序为Cr>Fe>Cu,故将铬片投入FeSO4溶液中,反应能进行。反应为铬和硫酸亚铁生成硫酸铬和铁,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r+FeSO4=Fe+CrS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