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同步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同步测试(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1-07 08:54: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一、选择题
1.观察如图漫画,它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A.首创县制,派员管理 B.学术繁荣,百家争鸣
C.实现统一,创新制度 D.名为推恩,实夺其权
2.《荀子·君道》记载:“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这种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
A.设立刺史制度 B.设立太尉 
C.设立御史大夫 D.设立丞相
3.《史记·李斯列传》载:“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这评价的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皇帝制 D.世袭制
4.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天下初定,又复立国……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为解决上述问题,他( )
A.统一货币 B.推行郡县制 C.北击匈奴 D.修筑长城
5.秦始皇下令全国“车同轨”并修建由咸阳向北延伸的直道,全长约700千米,仅用两年半时间即修通。这主要得益于( )
A.人口数量的增长 B.铁制工具的出现
C.国家体制的作用 D.筑路技术的提高
6.秦朝的百姓,如要去集市采购生活用品,他应该携带的货币是( )
A B C D
7.“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此号召下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是( )
A.刘邦 B.陈胜、吴广 C.项羽 D.张角
8.2020 年12月17日,经历23天惊心动魄的太空之旅,嫦娥五号怀揣来自月球的岩石和土壤返回地球。这是一趟满载而归的科学探索,也是一次智慧与勇气兼备的无畏探险。这位“天外来客”名字中的“嫦娥”,据说本称姮娥,因西汉时为避汉文帝刘恒的忌讳而改称嫦娥。这位西汉皇帝( )
A.增加赋税徭役 B.倡导勤俭治国
C.实施“推恩令” D.设置西域都护
9.汉武帝下诏规定诸侯王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这使得侯国的数量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越来越小。汉武帝这样做是为了( )
A.推行休养生息 B.实施盐铁专卖 
C.确立正统思想 D.削弱诸侯实力
10.董仲舒为适应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统治的需要,提出的建议是( )
A.“车同轨,书同文”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锢侯国,行推恩” D.“均输平准,盐铁官营”
11.西汉前期,币制十分混乱,诸侯、达官、豪富多私造牟利,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于市场,折算困难,交易不便。面对这样的情况,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兴办太学 B.平抑物价 C.盐铁专卖 D.统一铸币
12.东汉初年,刘秀整顿吏治,合并郡县;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历史上称为(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13.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朝臣不能正常地执行职权。由此导致( )
A.百家争鸣出现 B.东汉走向衰亡
C.民族政权并立 D.藩镇割据形成
14.在今山东、山西、江苏、四川等地发掘的汉墓中,西域骆驼的形象在画像石、画像砖、壁画、摇钱树、铜镜、铜器装饰上随处可见。这反映出当时内地与西域( )
A.商品买卖发达 B.文化交融密切 
C.人员往来频繁 D.丧葬文化相同
15.如图中的A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开始于( )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元朝
16.两汉时期科技和文化成就突出。东汉时,宦官蔡伦的贡献是( )
A.改进造纸术 B.写成《伤寒杂病论》
C.发明“麻沸散” D.撰写《齐民要术》
17.2021年5月12日,习近平在河南南阳考察时说:“过去,中华民族几千年都是靠中医药治病救人。”中国的传统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下列属于东汉名医张仲景的医学著作的是( )
A.《伤寒杂病论》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
18.司马迁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勤奋好学,饱读书籍,爱憎分明,记事公正,写下了不朽的历史巨著( )
A.《论语》 B.《史记》
C.《齐民要术》 D.《资治通鉴》
19.活力青岛,魅力崂山。崂山被誉为“海上名山第一”,也是著名的道教圣地。道教产生于( )
A.西汉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二、非选择题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朝 汉朝
政治
思想   丞相李斯曰:“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史记·秦始皇本纪》   建元五年,汉武帝设置五经博士,诸子学官一时并罢;建元六年,“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及文学儒者教百人”;元朔五年,开办太学,培养儒家治术人才。——摘编自《汉魏六朝时期的教育变革》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和汉朝在政治、思想方面的重大举措。
材料二 如图为轮台古城遗址,它位于今天的新疆轮台县境内,当地人称轮台城为“奎玉克协海尔”,大意是“灰烬中的城”。公元前60年,西汉正式在此设官、驻军、推行政令,治理西域“三十六国”,开始行使国家主权。
——摘编自央广网《丝路遗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在此“设官”的名称,“行使国家主权”意味着什么?综合材料一、二,归纳秦汉时期的历史特征。
21.【史料实证】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说:“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按照该标准,下列各项中属于研究秦朝的原始史料的是( )
A.秦始皇陵兵马俑 B.《资治通鉴》的记载
C.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 D.电视剧《大秦帝国》
22.【唯物史观】史学家翦伯赞对某人的评价是:他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是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翦伯赞评价的人物应该是 ( )
A.张骞 B.班超 C.鉴真 D.玄奘
参考答案
1.C 2.C 3.B 4.B 5.C 6.C 7.B 8.B 9.D 10.B 11.D 12.B 13.B 14.B 15.B 16.A 17.A 18.B 19.B
20.(1)政治:秦朝——确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汉朝——实施“推恩令”。思想:秦朝——“焚书”;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名称:西域都护。意义: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21.A 2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