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1-06 20:0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
高一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0个小题 60分)
1.下列事实中,不支持“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观点的是(   )
A.HIV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B.乙肝病毒依赖人体肝细胞生活
C.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它有纤毛可以运动
D.父母通过精子和卵细胞把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
2.如图是细菌的结构模式图,甲~戊是细胞的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戊是细胞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以将其破坏
B.丁是细胞膜,在组成成分上不同于动植物的细胞膜
C.丙是细胞核,是细菌基因的主要存在部位
D.乙是细菌基因的主要存在部位
3.下列概念除哪项外,均可用下图来表示(  )
A.1表示固醇,2—4分别表示脂质、磷脂、性激素
B.1表示核糖核苷酸,2—4分别表示含氮碱基、核糖、磷酸
C.1表示糖类,2—4分别表示单糖、二糖、多糖
D.1表示双层膜的细胞结构,2—4分别表示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
4.以下是生物体内四种有机物的组成与功能关系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糖尿病患者体内,血浆中A的浓度高出正常值
B.植物细胞中,F可能是纤维素
C.C→G的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
D.病毒中的H是DNA或RNA
5.下列有关肽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中的肽键数等于或小于脱水缩合过程中的氨基酸数
B.含肽键的物质都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C.核糖体上可形成肽键,溶酶体内可发生肽键的水解
D.肽键的元素组成为C、H、O、N,其牢固程度与碳碳双键紧密相关
6.下列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蛋白质的鉴定,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要鉴定花生种子细胞中是否含有脂肪,一定需要用显微镜观察
B.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再加入)
C.实验结束时,要将剩余的斐林试剂装入棕色瓶,以便长期保存备用
D.变性后的蛋白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7.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标记氨基酸的培养液培养胰腺腺泡细胞,下列细胞器中最先检测到放射性信号的是(  )
A.内质网 B.高尔基体 C.线粒体 D.细胞核
8.生物膜系统是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构成的整体。生物膜系统与细胞代谢和细胞通讯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的成分有磷脂、蛋白质、糖蛋白和糖脂等
B.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均依赖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
C.溶酶体和高尔基体在行使功能时可能伴随膜组分的更新
D.内质网的膜上附着有多种酶,性腺细胞内质网丰富
9.连接细胞膜、核膜,使其相互联系构成有机整体的结构是(  )
A.中心体 B.线粒体 C.内质网 D.高尔基体
10.唾液腺细胞中合成淀粉酶的细胞器是(  )
A.线粒体 B.核糖体 C.内质网 D.高尔基体
11.甲、乙、丙三图是细胞的部分结构或细胞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图示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甲、乙、丙分别是线粒体、细胞核、细菌
B.三种结构中都有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的染色体
C.从结构上看,甲和乙的相同点是都具有双层膜结构
D.从功能上看,甲和丙的相同点是都能进行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12.为了研究细胞核的作用,一位生物学家研究了100个细胞,他把每个细胞都分成含有细胞核和不含细胞核两个部分,然后把这些细胞放在同样的条件下培养,结果如下表,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以证明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B.表中数据说明细胞核与细胞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C.有核部分的细胞个别死亡可能是由于自然或人为伤害
D.本实验选用100个细胞使实验偶然性小,实验数据较可靠
13.如图为真核细胞结构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该图表示不够完整,缺少细胞核等结构
B.图中c是指细胞膜,e是指细胞核
C.图中b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D.图中g是“养料制造车间”
14.如图表示某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只能是一个动物细胞的细胞核 B.该结构在真核细胞中都具有一个
C.甲表示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D.甲是细胞中最大的细胞器
15.下列有关细胞或结构中,不能体现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例子是(  )
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其他细胞器,体积很小,呈扁球形
B.浆细胞能产生大量抗体,其内含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C.新陈代谢旺盛的细胞,核仁小,核孔少
D.线粒体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使内膜的表面积大大增加
16.下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h。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若S1、S2分别是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Δh,S1浓度大于S2的浓度
B.若S1、S2分别是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Δh,S1浓度等于S2的浓度
C.若S1、S2分别是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Δh,S1浓度大于S2的浓度
D.若S1、S2分别是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Δh,S1浓度等于S2的浓度
17.如图为渗透作用实验,此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和单糖分子通过,向a侧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溶液,向b侧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初始状态如图,则刚开始一段时间和最终时的液面高低分别为( )
a高于b,a高于b
B. a高于b,a低于b
C.a低于b,a高于b
D. a低于b,a低于b
18.两个大小相同的萝卜,分别在上面挖一个大小相同的洞,并在洞内各插入一支口径与洞口相同的玻璃管,甲玻璃管内注入3 mL清水,乙玻璃管内注入3 mL浓KNO3 溶液。一段时间后,两玻璃管中液面的变动情况是(  )
A.甲中升高,乙中降低
B.甲中降低,乙中先升高后降低
C.甲、乙中均下降
D.甲、乙中均上升
19.下图是细胞局部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糖脂,具有保护和润滑的作用
B.②不参与物质跨膜运输的被动运输过程
C.③可以是细胞器膜、核膜的主要成分
D.④由纤维素组成,能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20. 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实验前膜内溶质浓度是一定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转运蛋白镶在细胞膜表面
C.方式b最大转运速率与转运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20空,40分)
21.(12分)下图是某同学画的几个植物细胞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注明图中各标号所指结构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2)表示质壁分离的正确图解是________________。
(3)发生质壁分离的内因是 ________________。
(5)将发生了质壁分离的细胞置于清水中,如果不能复原,则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2分)某科学家发现了囊泡准确转运物质的调控机制。下图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COPⅠ、COPⅡ是被膜小泡,可以介导蛋白质在甲与乙之间的运输。回答下列问题:
(1)COPⅡ被膜小泡负责从甲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向乙运输“货物”。若定位在甲中的某些蛋白质偶然掺入到乙中,则图中的________可以帮助实现这些蛋白质的回收。
(2)囊泡是一种细胞结构,但由于其结构不固定,因而不能称之为细胞器。图示细胞中,能产生囊泡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胞器乙产生的囊泡在物质精确投送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图示中乙产生的囊泡可以将物质投送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投送到细胞不同的位置,体现了细胞器乙对集中在其中的蛋白质具有________的作用。能实现精确投送说明囊泡膜上可能含有________(填化学成分)。
23.(16分)如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 ]____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及名称);细胞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是[ ] ________________ (填图中字母及名称)。D代表________________。
(2)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________________膜。O2、CO2等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图中的哪一种?____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编号)。
(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 ________________。
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一生物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0个小题 60分)
1-5ADABD 6-10BADCB 11-15BBDCC 16-20ACBCC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空,40分)
21.(1)细胞壁 原生质层 液泡
(2)b
(3)细胞壁比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小
(4)细胞由于失水过多而死亡
22.(1)内质网(或粗面内质网)  COPⅠ 
(2)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缺一不可) 
(3)细胞外、细胞内、细胞膜上(缺一不可)  分拣  糖蛋白
(1)B 磷脂双分子层 A 蛋白质 糖链
选择透过性 b
一定的流动性
(
1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