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普通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普通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1-06 16:39: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二普通班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
读某地不同日期正午日影长短变化及朝向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最可能位于( )
A.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 B.赤道地区 C.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 D.回归线上
2.乙→甲时段,该地( )
A.昼夜等长 B.昼渐短,夜渐长 C.昼短夜长 D.昼渐长,夜渐短
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四地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温带海洋性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 B.②热带草原气候;④温带季风气候
C.①温带季风气候;③亚热带季风气候 D.③地中海气候;①温带海洋性气候
4.四地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仅分布在北半球 B.③主要分布在纬度30 ~40 的大陆西岸
C.②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D.④主要分布在纬度40 ~60 的大陆东岸
下图为沿某岛屿20°纬线地形剖面及两地气候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关于两地气候类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为地中海气候 B.乙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C.两地都位于热带地区 D.两地都位于北半球
6.甲地比乙地降水量小的主要原因为( )
A.地处背风地带 B.海拔较高 C.受沿岸寒流影响 D.距海较远
下图为亚洲某区域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hPa)。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此时,乙地的气压值范围是( )
A.1000 1005hPa B.1005—1010hPa C.1010—1015hPa D.1015—1020hPa
8.甲天气系统势力强盛的季节( )
A.巴西高原草类茂盛 B.澳大利亚珀斯温暖湿润
C.伦敦日出东北方向 D.北京升旗仪式早于6时
9.此时,北京、郑州、平壤三地中,( )
A.郑州气压最高 B.平壤降雨最强 C.北京风力最小 D.北京气温最低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径流量随时间变化示意图,a、b、c代表不同的补给方式,①线为修建大型水库后河流径流量随时间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该河流补给方式中( )
A.a表示大气降水 B.b表示地下水
C.c表示季节性积雪融水 D.冰川融水是稳定的补给源
11.河流径流量随时间变化如①线所示时,( )
A.干流可实现全年通航 B.水库位于河口地区
C.流域内气候更加干旱 D.洪涝灾害频率降低
秘鲁鲲是一种栖息于东南太平洋的小型中上层鱼类,上升流形成的冷水区域为其提供了适宜的栖息环境。下图示意南美洲西岸某海域某时段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该区域水温会有异常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2.该时段内,下列最有利于秘鲁鲲栖息的是( )
A.甲海域 B.乙海域 C.丙海域 D.丁海域
13.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该海域( )
A.东南信风加强,鱼类饵料减少 B.东南信风加强,鱼类饵料增多
C.东南信风减弱,鱼类饵料减少 D.东南信风减弱,鱼类饵料增多
沃克环流是指正常情况下发生在赤道附近太平洋洋面上的一种热力环流(如下图所示)。若某些年份赤道太平洋东部(秘鲁附近)的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海水表层温度低于多年平均值0.5℃以上,则称为拉尼娜现象。读“沃克环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在沃克环流中( )
A.甲地为高压 B.乙地为低压 C.水平气流由乙吹向甲 D.甲地垂直方向气流下沉
15.当拉尼娜现象发生时,下列关于太平洋赤道地区的大气环流示意图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2021年4月以来,广东全省平均降水量较历史同期偏少58%。专家称,广东省本次干旱天气和拉尼娜现象密切相关,拉尼娜现象造成了西太平洋副高的被迫移动,并造成北半球高低纬之间大气环流产生明显的变化。下图示意拉尼娜年太平洋水温和气压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图示冬季广东省最可能出现的是( )
①冬装售卖增多 ②河流径流量大 ③甘蔗冻害加剧 ④油菜花期提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7.受拉尼娜现象影响,我国南方夏秋季( )
A.台风频次增多 B.干旱持续存在 C.冷锋过境增多 D.气温异常增高
读某区域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图中②洋流的流向及性质分别是( )
A.自南向北,暖流 B.自南向北,寒流
C.自北向南,暖流 D.自北向南,寒流
19.图中甲地的气候特点是( )
A.全年高温,分为干湿两季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C.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 D.全年温和湿润
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洋流①的形成受西北风的影响 B.洋流②使沿岸荒漠向北延伸
C.洋流③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 D.图中裂谷位于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
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市,是中国七大淡水湖之一。洱海四面环山,位于山谷盆地中,独特的地理条件使洱海地区形成湖陆风和山谷风叠加的局地环流。读洱海地区某时刻沿25°36′N上空的等温面示意图和洱海地区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面小题。
21.该时刻甲地吹( )
A.西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22.洱海的存在使周边地区( )
A.气温日较差变大 B.气温年较差变大
C.风频变大,山风增强 D.点苍山东坡夜雨减少
读世界某地区气候资料图(月平均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12,月降水距平=该月多年平均降水量-月平均降水量,本月平均气温累计=本月平均气温+上月平均气温累计),完成下面小题。
23.位于该地区的城市最可能是( )
A.孟买 B.上海 C.悉尼 D.开普敦
24.该地区6、7月降水距平较大是因为受到( )
A.江淮准静止锋影响 B.中纬西风影响 C.暖流影响 D.西南季风影响
勺状沟壑是指独立发育在黄土坡面上、整体形态上大下小、空间形态呈勺子状的地貌形态(下图)。它是黄土高原西部及西北边缘广泛存在的一类沟,沟体从上到下逐渐变窄、变浅甚至消失于坡面,与其他沟谷没有明显的联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与勺状沟壑形成直接相关的因素是( )
A.气温 B.植被 C.土壤 D.降水
26.状沟壑地貌发育依次经历的主导作用是( )
A.地下水侵蚀、重力崩塌、溯源侵蚀 B.溯源侵蚀、重力崩塌、地下水侵蚀
C.地下水侵蚀、溯源侵蚀、重力崩塌 D.重力崩塌、溯源侵蚀、地下水侵蚀
27.雨季勺状沟壑地貌变化最显著的要素是( )
①长度 ②宽度 ③粒径 ④深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山东青岛近海区域,是我国海雾多发区。当气团移动至海面时,若气温低于海温时,易形成蒸发雾;若气温高于海温时,易形成冷却雾。下图示意该地一年的雾日里气温与海温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据图推测该地最容易出现雾日的时间段( )
A.12—2月 B.2—4月 C.5—7月 D.10—12月
29.据图判断正确的说法( )
A.当气温为10—15℃,以蒸发雾为主 B.当气温为10—15℃,以冷却雾为主
C.当海温为10—15℃,以蒸发雾为主 D.当海温为10—15℃,以冷却雾为主
30.关于两种雾的形成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①蒸发雾:海面蒸发水汽遇冷空气凝结 ②蒸发雾:出现大气逆温扩散条件较差
③冷却雾:暖湿空气受热上升冷却凝结 ④冷却雾:水汽受冷海面影响凝结成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综合题(40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2021年国庆之际,以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1950年11—12月)为题材的电影《长津湖》正式上映。长津湖位于朝鲜东北部的盖马高原,高原平均海拔1300米,有“朝鲜屋脊”之称;气候寒冷,年平均气温1~2℃,最冷月平均气温曾达-25℃;年降水量580~750毫米。
材料二拉尼娜现象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常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它是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异常。
材料三东北亚部分地区示意图和盖马高原水系分布图。
(1)据材料分析,盖马高原地区的水系特征及形成原因。(4分)
(2)从地形地势、海陆位置分析长津湖地区冬季极易发生严寒天气的原因。(4分)
(3)据研究,1950年冬季长津湖出现的极寒天气与拉尼娜现象有关,试分析拉尼娜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我国的影响。(6分)
3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说明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4分)
(2)简述本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季节特征。(4分)
(3)说明本区域成为我国优质长绒棉产区的区位优势其主要制约因素。(4分)
3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厄尔尼诺现象对秘鲁的渔业资源和天气有很大影响,秘鲁北方可能降水增多,而南方可能降水减少。
(1)简述厄尔尼诺发生时,图甲所示太平洋海域表层水温变化特点。(4分)
(2)分析厄尔尼诺发生时,秘鲁渔场鱼类大量死亡、鱼群逃离的原因。(4分)
下图为南美洲不同年份某季节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表示厄尔尼诺年份的图是________(填“A”或“B”)图。该现象发生时,①海域海—气相互作用发生的变化主要有 。(6分)
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普通班)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D C A C A A A D A D A C C A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A B C D A C D B C A D C A B
二、综合题
31、(1)水系特征:河流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河流短促。形成原因: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2)盖马高原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长津湖谷地呈东北—西南向分布,开口向鄂霍次克海敞开,利于冬季寒潮沿河谷南下,降温幅度较大;临近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携带着大量水汽,冬季降雪多。
(3)成因:信风带势力增强,赤道附近表层海水大规模向西运动,东太平洋海水上泛强烈,水温异常偏低,西太平洋海平面上升,水温异常偏高。
影响:我国易出现冷冬热夏,极端天气频发。
32、【答案】
(1)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四周有高山阻挡。
(2)冰川、积雪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主要在夏季,其次在春季、秋季。
(3)优势条件: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灌溉水源,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等。主要制约因素是水资源。
33、【答案】
(1)赤道附近中东部洋面增温最显著,由此向南北两侧(西北和东南方向)递减;赤道以北、以南远离大陆的大洋中局部海域有降温现象。
(2)水温升高,冷水鱼不适应升高的水温而死亡;海水上泛减弱,鱼类饵料减少,导致鱼群逃离;海水中的溶解氧随水温升高而减少,大量鱼类因缺氧而死亡。
(3) A 海洋水温升高,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增多;海—气间水分交换活跃,蒸发量增大,海洋向大气输送的水汽增多;上升气流增强,大气降水增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