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四边形分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发现四边形边的特征,会给四边形分类。
2.过程与方法: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种类特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 作能力和形象灵活的思维能力。
3.情感与态度: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自我探索的意识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重点:会给四边形分类。
四、教学难点:发现概括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五、教学过程
师:先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你能说出下面的图形的名称吗?
生:填写。
师:同学们预习完成的很不错。
(一)导入新课
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三角形的分类,我们是怎样来分的呢?
谁可以说说什么叫四边形?
生:四边形就是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师:请你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或见过哪些四边形?(板书:四边形),想好了就请给大家说一说。
师: 你能把这些四边形分一分类吗?这节课咱们根据四边形各自的特点给它们分分类。(揭示课题,出示课件标题页,同时板书:分类)
(二)讲授新课
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观察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8个四边形,它们的边有什么特点? (学生观察,自由发言。)呈现如下图形。
2、分类 分一分
师:你能试着把它们分分类吗?
分好后在四人小组里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分法,并说说你这样分的理由。
(学生分组进行分类、探究,课件配以舒缓的音乐。教师巡视各组情况,重点指导学生说说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3、反馈 填一填
哪个组先来说一说你们共有几种不同的分法,各是怎么分的? 学生通过视频展台演示分类方法。
笑笑是这样分的,你能看懂吗?
4.归纳
师:说出每一组四边形的特点,再尝试给每一组四边形起一个名字。
引导学生找出同一类图形的特点,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定义。
将 ①③⑥ 分为一组。观察一下这组图形,有什么特点?
将 ②④⑦ 分为一组。这几个图形,只有几组对边平行?
在学生明确了以上各组图形的特征以后,教师重点指出:
A组的图形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它们都是平行四边形。
B组的图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它们都是梯形。
C组的图形没有平行的边,就叫做四边形。(本课暂不研究)
5、练习:
(1)下面图形中哪些是平行四边形?哪些是梯形?找一找,填一填。
(2)填一填集合图: 议一议
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小组讨论:平行四边形包括长方形和正方形吗?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因为长方形和正方形不仅两组对边平行,而且四个角都是直角,所以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引导学生填一填集合图:
教师出示这个集合图,让学生讨论如何填。
教师指导完成。
(三)归纳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几个知识点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3、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又是特殊的长方形。
4、梯形属于四边形,但不在平行四边形之中。
(四)随堂检测
1、下面图形中哪些是平行四边形?哪些是梯形?找一找,填一填。
2、在点子图上按要求画图。
3、只剪一刀。
4、下面哪两个图形能拼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剪下附页3图3中的图形试一试。
六、板书设计
七、作业布置
剪下附页3拼一拼。
八、教学反思
本课的我围绕 “激趣导课——分类探究——巩固新知——小结” 这样四个环节进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既要重视学习结果,更要重视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自己去发现。在课堂上我为学生创设了一系列的活动,如分一分、填一填、画一画、议一议、技能竞赛等,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悟、悟中创。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这样多层次的感知,多角度的思考,把四边形进行分类,概括出特征,让学生知识与能力得到同步的发展。
本课的教学设计我力求做到结构严谨、层层深入,既重视知识本身的建构,又重视课堂结构的建构,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体现从"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意义建构的学习过程。围绕自己的总体设计思路,我设计了"激趣导课--分类探究--巩固新知--说心里话"这样四个环节进行教学,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法为主,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学生学习知识是发现、创造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既要重视学习结果,更要重视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自己去发现。在课堂上我为学生创设了一系列的活动,如分一分、填一填、画一画、议一议、技能竞赛等,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悟、悟中创。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这样多层次的感知,多角度的思考,把四边形进行分类,概括出特征,让学生知识与能力得到同步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分一分"这个活动,教学时我事先让学生准备一些各种各样的四边形,然后让学生自主进行分类,有的学生按角的特征来分类,有的学生按边的特征来分类……然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各类的特点,体验不同的分类标准,再引导学生按两组对边是否平行进行分类。这样安排,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获得成功的喜悦。
学生学习数学既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探究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也是一个经验共享、相互启智的过程。本课我还重视学生自主与合作、讨论与交流的学习,放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同时,为学生创设了多次合作、讨论和交流的机会,努力营造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兴趣盎然,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课后对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和检测,学生们对于图形的分类和依据掌握较好,学习兴趣得到了进一步的激发,学生们感到图形世界十分神奇,数学知识十分有趣。从检测情况来看,学生对于四边形分类的知识掌握很好,并且很清楚的知道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成功的达到了本课预期的"三维"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