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蚕丝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2、学会小数乘以整百数的竖式计算 方法。
3、渗透科学的思维方法。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重点: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方法,会熟练地进行笔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熟练地进行小数乘小数的笔算,掌握小数末尾0的处理方法。
教学过程
检查预习: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4.6×0.6= 8.9×1.7= 15.6×1.13=
0.18×200= 0.025×300= 3.06×360=
(一)导入新课
教师朗诵古诗李商隐的《无题》 这首诗写一个闺中女子相思落泪的哀怨,你知道是哪一句吗?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提到春蚕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蚕丝,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春蚕和秋蚕吐的蚕丝是不一样的。
(二)讲授新课
出示情境图的,并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要求一条春蚕吐的丝长约多少千米?
1、估一估。在计算1.2×1.25之前,先估算一下,1.2×1.25的积大约是多少?为什么?
2、算一算
你能笔算1.2×1.25吗?笔算1.2×1.25又要注意什么呢?
巡视指导列竖式有困难的孩子
3、看有个小朋友这么算的,对吗?为什么?
1.2×1.25
=1×1+0.2×0.25
=1.05(千米)
学生观察后思考。
小组讨论
汇报展示。
教师小结正确的方法。
1.2×1.25
=1×1+1×0.25+1×0.2+0.2×0.5
=1.5(千米)
重难点精讲
1、一条丝巾的质量大约多少克?怎样列式?
(1)学生自己列式计算
(2)提醒学生回忆,整数乘以整百数怎样计算,小数乘以整百数就怎样计算。
(3)学生计算,教师巡视。
(4)小结:小数乘整十数或整百数一般让小数和整十数或整百数的非零数对齐,所以上面的竖式可以怎样写?
2、完成算一算,填一填,你发现了什么?能再举个例子说明你的发现吗?
(1)学生自己完成。
(2)思考有什么发现,小组内交流。
(3)汇报展示。
(4)教师小结:乘以比1大的数,就大于乘数,乘以比1小的数就小于乘数。
(四)归纳小结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
小数乘以小数。末位对齐;小数乘以整百数,整百数的不是0的数字和小数末位对齐。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
随堂检测
1、买一个4.6千克的西瓜要花多少元?说说谁算得对。
不计算,你能判断下列计算是否正确吗?与同伴交流。
0.9×1.5=13.5 9.9×7.1=60.29 2.8×1.5=2.4
3、请你给下列得数点上小数点,使计算正确。
先想一想积比第一个乘数大还是小,再计算。
0.12×50 2.6×0.5
1.3×2.2 9.6×0.8
六、板书设计
蚕丝
1.2×1.25=1.5(千米) 0.35×300= 1.05(千克)
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 小数乘整十数或整百数:
一般让小数和整十数或整百
数的非零数对齐。
注意:乘以比1大的数,就大于乘数,乘以比1小的数就小于乘数
七、作业布置
课本43页5、6题。
教学反思
本课有两个教学例题,其中第一个例题是一位小数乘两位小数的乘法,学生在前面己经学过竖式计算的方法,能够独立地去计算了,因此在解决这道题时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在后面介绍的错误的脱式方法时,由于算式比较抽象不利于学生的理解,针对此问题,我先出示一个长方形,让学生结合图形与算式之间的关系展开交流,再通过把长方形分割成四部分,再对比分析,从而理解错误的原因,收效较好,但是童趣不够,学生的兴趣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