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手拉手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根据“手拉手”的有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体会小数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
体会整数的运算律在小数的运算中仍然适用,并能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情感目标:
能利用学过的小数乘法和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重点:
学生经历举例验证的数学活动过程,初步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能主动运用有关的运算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四、教学难点:
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引导学生主动运用有关的运算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听说过“希望工程”吗?谁知道“希望工程”是干什么的?
电脑出示情境图(一些贫困山区的孩子,有的用着破旧的课本,有的没有课桌写字…他们眼里充满了对学习的渴望。)
师:同学们,看到这幅图你有什么感想?
生1:在这么艰苦的环境里,他们还刻苦努力,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生2:我们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实在太幸福了,和他们比起来,真是天上地下。
生3、我们应该给他们捐钱捐物,让他们用上新的课本和文具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我们生活在这么优越的环境中,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同时,我们不能忘记,在一些贫困的地方,还有许多上不了学的孩子,我们应该尽我们的所能去帮助他们。我们要和他们“手拉手”。(板书课题“手拉手”)
预习反馈:
苹果每千克3.6元,比香蕉贵0.68元,丁丁用50元买了5千克苹果和3.5千克香蕉,应找回多少元?
大部分同学,完成的不错,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带着这些问题,认真听课。通过学习最后能帮助解决不懂得问题。
(二)讲授新课
笑笑和淘气和咱们班同学一样有爱心,他们帮希望小学买了一些学习用品和课外读物。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仔细阅读图上的文字,看图上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 (给学生留一分钟的读题和思考的时间)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小组间互相提数学问题,体会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师:谁能根据这个情境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生:他俩每人要花多少钱?
师:淘气要给希望小学3名同学分别买1本练习本和1个铅笔盒,一共要花多少元?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先求什么?然后呢?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有什么好方法?
你们还记得我们之前学的运算定律和运算顺序吗? 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定律也同样适用于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同桌间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小组活动:有的用分步算式解决,有的用综合算式解决
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方法一: 2.8×3 = 8.4(元)
6.1×3 = 18.3(元)
8.4+18.3 = 26.7(元)
方法二: 2.8×3+6.1×3
= 8.4+18.3
= 26.7 (元)
方法三: (2.8+6.1)×3
= 8.9×3
= 26.7 (元)
答:淘气一共要花了26.7元。
师:你和哪一种算法一样?下面,我们请这三位同学讲讲他们是怎样想的
大家观察三种算法,能发现什么吗?
小数的混合运算也是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第三种方法是第二种方法的简便算法。
师:笑笑气要给希望小学5名同学分别买1本练习本和1本《数学家的故事》,一共要花多少元?
每四人学习小组,各自列式解答,请学生上台演示,然后讲出自己的解题思路。
方法一:2.8×5+7.2×5
=14+36
=50(元)
方法二:(2.8+7.2)×5
=10×5
=50(元)
答:笑笑一共要花50元。
(三)归纳小结
请学生说说学习这一课的收获和感想。
生1:我学会了在小数乘法中也可以用到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
生2:这节课我的收获很大,我不仅学到了小数乘法的知识。同时,我也知道还有许多贫困山区的孩子在那么艰苦的环境里努力学习。
师:同学们,你们说得太好了。
从运算顺序看: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相同的。从运算过程看:整数的运算律在小数运算中仍然适用。
运用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带来简便。
看来这节课同学们的收获都很大,不仅学会了数学知识,还学会了如何去帮助人和关心人。今后,我们也要向实验小学的同学学习,为贫困山区的孩子献爱心。
(四)随堂检测
1、还记得加法结合律吗?请你举例说明加法结合律对小数加法也适用。
2、这些果汁一共多少元?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
3、如果每人回收1.5千克废纸,我们班50人,回收的废纸可生产多少千克再生纸?
4、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
12×5×60 30×7+85 102 -2×35
5、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32.8 ×4+17.2 ×4 16.75-0.42-4.58
0.25 ×17 ×40 (10+0.1) ×8.3
6、小区计划修建一个长10米,宽6米的草坪。实际修建的草坪宽 比计划增加了2.5米。
⑴草坪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⑵草坪的实际面积比计划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⑶这种草坪每平方米每天大约可吸收0.04千克二氧化碳。这块草坪建好后每天可吸收多少千克的二氧化碳?
六、板书设计
手拉手
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
乘法交换律 a×b=b ×a
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 c=a×b+a×c
七、作业布置
用简便方法计算。
3.65×63+36.5×3.7
6.26×12.8-0.626×38+6.26
八、教学反思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加减法和乘法,已经学会运用整数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的基础上学习的。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其实是完全一样的,整数运算律在小数中同样适用。 这节课,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是重点和关键。课堂上先出现用整数乘法(乘法分配律)解决问题的方法,后出现用小数乘法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现整数的乘法分配律在小数中同样适用;然后提出“其它的整数运算律在小数中也同样适用吗”,引导学生在比较中类推,在计算中进行验证,以此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
本课不是直接把所要学习的知识点告诉给学生,而是把静态的数学知识变为一种让学生在问题背景下的探索活动,使学生在一种动态的探索过程中自己感悟到转化的数学思想,体会到整数的运算律在小数中同样适用的数学方法。在探究活动中,能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成果,鼓励学生想出多种研究方法,尽量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