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
1.关于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属于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
B.生态系统这个层次代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
C.生物个体中由功能相关的器官联合组成的系统层次,是每种生物个体都具备的
D.能完整表现生命活动的最小生命系统是细胞
2.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英国科学家虎克
B.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C.细胞学说认为细胞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新细胞
D.细胞学说论证了生物界的多样性
3.关于蓝细菌和小球藻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是( )
A.都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B.都以DNA作为细胞的遗传物质
C.蓝细菌没有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D.都能通过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
4.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主要的能源物质、主要的储能物质依次是( )
A.核酸、蛋白质、脂肪、糖类 B.蛋白质、核酸、无机盐、脂肪
C.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肪 D.核酸、蛋白质、糖类、脂肪
5.仙人掌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水母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HIV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分别是( )
A.水、蛋白质、脱氧核苷酸 B.水、蛋白质、核糖核苷酸
C.蛋白质、水、脱氧核苷酸 D.蛋白质、水、核糖核苷酸
6.如图表示有关生物大分子的简要概念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 B为葡萄糖,则 C 在植物细胞中可能为蔗糖
B.若 C为 RNA,则 B 为核糖核苷酸,A 为 C、H、O、N
C.若 C具有信息传递、运输、催化等功能,则 B 可能为氨基酸
D.若 B为脱氧核苷酸,则 C 可能存在于线粒体、叶绿体、染色体、核糖体中
8.下列与生活相联系的生物学知识中,说法正确的是( )
A.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过多摄入有益无害
B.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虽然受到严格限制,但不具甜味的米饭、馒头等可随意食用
C.患急性肠炎的病人脱水时,需要及时补水,同时也需要补充体内丢失的无机盐
D.鸡蛋煮熟后,蛋白质发生了变性,不容易被蛋白酶水解,因此,吃熟鸡蛋难消化
9.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细胞膜上糖类均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
B.能溶解脂质的溶剂和蛋白酶都会破坏细胞膜
C.组成细胞膜的分子中只有磷脂分子是运动的
D.不同功能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10.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普遍为人们所接受,它能很好地解释生物膜的动态功能,如图是细胞膜的模式图,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构成③的分子含量越多
B.生物膜上的②不能运动,③构成了生物膜的基本支架
C.生物膜上的①可以具有识别、保护和润滑等作用
D.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属于概念模型
11.下列最能正确表示细胞膜的结构的是( )
A. B. C. D.
12.下列关于对细胞膜成分、结构的探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最初对细胞膜成分的认识,是通过对膜成分的提取与检测
B.英国学者丹尼利和戴维森研究了细胞膜的张力,推测细胞膜除了含脂质分子外,可能还附有蛋白质
C.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大胆提出了细胞膜模型假说:细胞膜都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D.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13.英国科学家拉马克里希南、美国科学家施泰茨和以色列科学家约纳特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的突破性贡献而获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下列有关核糖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核糖体的组成成分中不含有磷脂
B.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都有核糖体分布
C.核糖体在行使其功能时会产生水
D.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
14.下列关于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菠菜叶作实验材料,要取菠菜叶的下表皮并稍带些叶肉
B.观察叶绿体时选用藓类的叶或黑藻的叶,原因是叶片薄而小,叶绿体清楚
C.视野中观察到的叶绿体环流方向与实际相反
D.细胞在实验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活性
15.粉红色康乃馨是不朽的母爱的象征。决定康乃馨叶片呈绿色,花呈粉红色的物质分别分布在( )
A.叶绿体和溶酶体 B.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
C.叶绿体和液泡 D.叶绿体和线粒体
17.如图表示细胞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囊泡甲、乙均是被膜小泡。下列与图示信息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溶酶体、囊泡均起源于高尔基体
B.囊泡甲与囊泡乙膜的主要成分不同
C.囊泡乙与细胞分泌蛋白的合成有关
D.高尔基体膜通过囊泡可转化为细胞膜
16.根据细胞的功能推测,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心肌细胞比唾液腺细胞具有更多的线粒体
B.胰腺细胞比心肌细胞具有更多的高尔基体
C.汗腺细胞比肠腺细胞具有更多的核糖体
D.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比衰老的细胞具有更多的线粒体
18.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非常重要,下列有关细胞生物膜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酶都在生物膜上,没有生物膜生物就无法进行各种代谢活动
B.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完全相同,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
C.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不易互相干扰
D.细胞膜、叶绿体膜与小肠黏膜都属于生物膜系统
19.将甲种伞形帽伞藻的A部分与乙种菊花形帽伞藻的B部分(如图)嫁接在一起,第一次长出的帽状体呈中间类型,若切除这一帽状体,第二次长出的帽状体为与甲相同的伞形帽。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种伞藻细胞均含有多种具膜的细胞器
B.中间类型可能同时含甲、乙两种伞藻的蛋白质
C.若再次切除帽状体,长出的帽状体仍为伞形帽
D.该实验证明了帽状体的形态建成只受细胞核控制
21.下列相关实验与科学方法对应错误的是( )
A.制作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建构模型法
B.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显微观察法
C.细胞学说的建立——完全归纳法
D.分离细胞中的细胞器——差速离心法
20.观察如图所示的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3为核仁,与核糖体RNA的合成有关
B.图中2为核孔,是DNA和蛋白质进出的通道
C.图中4为核膜,是一种双层膜
D.图中1为染色质,有时形成染色体
22.科学研究人员分别用动物受精卵的细胞核和细胞质单独培养,结果细胞核和细胞质均退化消失,但把去掉核的受精卵的细胞质,重新移植上新核进行培养,不仅能正常生活,还能进行细胞分裂。下列关于该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说明完整的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B.该实验说明细胞质内没有遗传物质不能存活
C.该实验说明细胞核和细胞质相互依存
D.该实验应选用多个细胞进行实验,避免偶然性
23.图渗透装置中,淀粉等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半透膜,二糖和单糖能通过半透膜,实验前,在漏斗中加入一定浓度的淀粉溶液,烧杯中加入等高清水,实验一段时间后,待液面不再变化时,在漏斗中加入少量淀粉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未加淀粉酶时,当液面不再变化时,漏斗内、外溶液浓度相等
B.漏斗中加入淀粉酶后,液面立即下降
C.实验过程有二糖分子通过半透膜
D.在烧杯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可观察到溶液呈红色
24. 在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中,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的相似之处是( )
A.低浓度→高浓度,不需要转运蛋白协助
B.高浓度→低浓度,需要转运蛋白协助
C.低浓度→高浓度,消耗能量
D.高浓度→低浓度,不消耗能量
25.用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制作“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加速水流速度,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B.将细胞浸润在清水中,细胞吸水膨胀但一般不会破裂
C.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
D.某条件下,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
二、非选择题
26.(10分)如图是细胞间的3种信息交流方式,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表示通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随①____________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表面的②_________________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2)图乙表示通过相邻两个细胞的___________,使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乙中③表示________________,④表示______________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____。
(3)一般认为细胞识别的分子基础是受体。受体主要指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它与细胞外信号分子的结合有特异性。
(4)图丙表示相邻两植物细胞之间形成____________,携带信息的物质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⑤表示______________。
(5)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各个细胞之间都维持功能的协调,才能使生物体健康地生存。这种协调性的实现不仅依赖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也依赖信息的交流,这种交流大多与__________有关。
27.(13分)如图1是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分泌过程示意图,图2表示某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图1分泌蛋白的运输过程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分泌蛋白从产生到分泌出细胞所经过的细胞器依次为______________(填名称),该过程需要图2中___________(填标号)提供能量。
(2)蓝细菌细胞与图2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假如图2为高等动物细胞,不应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填标号),应该添加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填名称)。
(3)图2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是 (填标号)
(4)图2中5是 ,其功能可概括为 。
(5)若把图2对应的生物细胞中核酸彻底水解,可以得到 种产物。其遗传物质初步水解得到 种产物。
(6)用台盼蓝对某细胞进行染色,发现死细胞被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着色,这一现象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的功能,研究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组成成分和功能,需要将这些细胞器分离出来,分离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28.(10分)如图为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在[ ]中填标号,______上填相应名称):
(1)只有在________细胞中,使用________显微镜才可以看到此图所表示的结构。
(2)[3] ________主要由蛋白质以及________组成,前者通过[ ] ________进入细胞核内。
(3)图片中可见[1] ________和[ ] ________连通,[ ] ________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从而加强了________和________在生命系统中的联系。
29.(17分)某学校高一1班研究性学习小组按下面步骤进行质壁分离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一: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加一滴清水,取一片黑藻小叶,盖上盖玻片。
步骤二:从盖玻片一侧滴入0.3 g/mL的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几次,黑藻小叶就浸润在蔗糖溶液中。
步骤三: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图所示:
(1)图中细胞发生的现象叫质壁分离,质壁分离是指___________。
(2)图中A、B处的颜色分别是___________。
(3)如果用与0.3 g/mL的蔗糖溶液等渗的KNO3溶液进行实验,液泡体积的变化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如果将步骤二中浸润在蔗糖溶液中的黑藻小叶的装片,放在80℃条件下先处理一段时间,然后在显微镜下就不能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且发现A处呈绿色,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若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测定黑藻叶片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相当于多少质量分数的蔗糖溶液,请写出实验思路: 。(2分)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黑藻细胞液的浓度介于___________(用实验现象描述)。(2分)
(6)下图是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过程图
①该实验一共用了三次显微镜,其中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的是第__________次。
②步骤B的正确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质壁分离后,植物根细胞的吸水能力__________;某同学做该实验时能观察到质壁分离但不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④通过对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进行分析,下列能证实的有__________。
A.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 B.细胞处于生活状态或已死亡
C.细胞液浓度和周围溶液浓度的关系 D.水分子可以通过通道蛋白进入细胞
班级: 姓名: 成绩:
装
订13、
(6分
线
晓天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阶段检测
高一生物(试题卷)
第 4 页 共4页晓天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阶段检测
高一生物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B
3.B
4.C
5.B
6.C
7.C
8.C
9.B
10.C
11.C
12.A
13.B
14.C
15.C
16.D
17.C
18.C
19.D
20.B
21.C
22.B
23.C
24.D
25.B
二、非选择题
26.(10分)(1)血液;受体
(2)细胞膜接触;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靶受体
(3)蛋白质(糖蛋白)
(4)通道;胞间连丝
(5)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27.(13分)(1)同位素标记法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4
(2)蓝细菌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1、3、9 中心体
(3)3 4 5
(4) 细胞核 遗传信息库,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5) 8 4
(4)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差速离心法
28.(10分)(1)真核 电子
(2)染色质 DNA 2 核孔
(3)内质网 5 核膜 2 核孔 细胞质 细胞核
29.(17分)(1)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分离
(2)无色(白色)、绿色
(3)先减小后增大(复原)(再基本不变) 0.3g/mL的KNO3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导致细胞失水,液泡体积减小,由于K+、NO3- 可被细胞吸收,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液泡体积逐渐增大(复原)(2分)
(4) 高温下细胞膜、叶绿体膜失去选择透过性,叶绿素等色素进入A处(2分)
(5)配置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将黑藻叶片置于配置好的各种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质壁分离情况(2分) 刚好发生质壁分离所用的蔗糖溶液的浓度与刚好未发生质壁分离的浓度之间(2分)
(6)二 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 增强 细胞因失水时间过长而死亡(或细胞因失水过多而死亡)(2分) ABC(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