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检测卷(含答案)(四)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检测卷(含答案)(四)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1-07 18:1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肌肉是通过( )来工作的。
A.收缩和舒张 B.收缩 C.舒张
2.正常情况下,人在安静时1分钟的心跳次数可能为( )。
A.10次 B.35次 C.75次
3.下列四种工具中,利用光影来计量时间的仪器是( )。
A.浑天仪 B.沙漏 C.日暑
4.经常( )可以使大脑发达、灵活。
A.休息 B.睡足9~10小时 C.动脑想问题
5.做课间操排纵队时,如果后面一位同学只能看到前面一位同学的后脑勺,就说明队伍排直了,这其中的主要科学原理是( )。
A.光的反射 B.光的直线传播 C.光的折射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摆具有等时性
B.不同的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相等
C.摆钟比水钟计时更准确
7.下列各组物体中,都属于光源的是( )。
A.萤火虫、彩虹 B.镜子、夜光玩具 C.点燃的火柴、太阳
8.从地形图上看,我国的地势( )。
A.西低东高 B.西高东低 C.东西差别不大
9.东非大裂谷形成的原因是( )。
A.河水冲刷 B.大地震 C.地壳拉伸
10.地震发生时,在无法逃出室外的情况下,应该( )。
A.躲到阳台 B.坐电梯下楼 C.躲到墙角
11.可以使地球表面的局部地形在瞬间发生较大变化的是( )。
A.风力的侵蚀 B.河流的沉积 C.火山和地震
12.地球的内部,越接近地核,( )。
A.温度越高,压力越小 B.温度越高,压力越大 C.温度越低,压力越大
13.抓尺子游戏中,我们没有用到的器官是( )。
14.人站在河水里,看起来腿变“短”了,这是由于光的( )作用。
A.反射 B.折射 C.散射
15.过马路时,当绿灯亮起,人体会对绿灯信号做出相应的反应,这其中,神经系统的正确工作过程是( )。
A.接受绿灯信号→传入神经传输信息→神经中枢做出指令→接受指令做出反应→传出神经传输指令
B.传入神经传输信息→接受绿灯信号→神经中枢做出指令→传出神经传输指令→接受指令做出反应
C.接受绿灯信号→传入神经传输信息→神经中枢做出指令→传出神经传输指令→接受指令做出反应
二、综合题(共70分)
16.在下图中用箭头画出光射到镜子上产生反射的路线图。(3分)
17.如图所示为水钟的示意图。(8分)
(1)这个水钟工作过程中,浮标会___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指针会沿___________(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4分)
(2)水从出水管流入容器的下滴速度是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的。(2分)
A.不断加快 B.不断减慢 C.固定不变
(3)调试过程中发现,这个水钟比标准时间快了一些,下列调节方法中,可行的是___________。(2分)
A.将进水管的水流增大一点
B.将溢水管在漏斗上的口子下移一点,使水面降低
C.把刻度盘的直径减小一点
18.铅笔在阳光下影子变化的探究。(15分)
(1)在16时,影子的长度是___________厘米,这时影子的方向朝向___________。(2分)
(2)影子的长短变化主要是由___________的高度变化引起的。从上面的记录表中,我发现上午影子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可推测15时铅笔的影子长度可能是___________厘米。(6分)
(3)同一时间,操场上的树与铅笔的影子___________。(2分)
A.方向相同,影长不同 B.方向不同,影长不同 C.方向相同,影长相同
(4)请画出这天5个时间点影长变化的折线图。(2分)
(5)如图所示的实验中,看到影子最大的物体是木块___________ (填序号)。要让木块②的影子变小,可以把木块②向___________(填“左”或“右”)移。我们发现光源和屏的位置一定时,影了的大小与___________有关。(3分)
19.为了探究摆摆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某小组的同学开展了如下实验。(8分)
(1)如图所示,用40厘米长的摆绳悬挂一个铁球,开始摆动后每隔15秒记录摆摆动的次数和左右摆开的距离,每次一分钟。重复三次后计算平均数,将得到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个摆开始摆动后,摆动的幅度会逐渐___________,而相同时间内摆摆动的次数___________。(4分)
(2)为了继续探究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锤质量的关系,需要改变的量是___________,请你在图中画出对比实验的示意图。(4分)
20.影响土地被侵蚀因素的探究。(10分)
(1)该实验___________ (填字母)。(2分)
A.属于模拟实验
B.属于对比实验
C.既是模拟实验又是对比实验
(2)实验中,不能作为判断土地被侵蚀程度的依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2分)
A.雨水的清澈程度
B.土地上积水的多少
C.径流中黏土和细沙的多少
(3)比较甲组和乙组的实验,可以探究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要探究坡度对土地被侵蚀程度的影响,不能选择用来作对比实验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2分)
A.甲组和丙组 B.乙组和丙组 C.乙组和丁组
(5)上述四组实验中,土地被侵蚀最严重的是___________组。(2分)
21.小科在水槽里用土壤堆了一个斜坡,在斜坡中间挖了一条宽、深各为2厘米左右的“河道”,沿“河道”上端慢慢将水倒人“河道”,水向下流,形成河流。(12分)
(1图甲中,河流形成后,水的流速最慢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区域,A区域河床的变化是___________。(4分)
(2)如果这是自然界中的河流与地形,那么多年后C区域的河床最有可能___________(填字母)。(2分)
A.越来越窄 B.越来越高 C.没有变化
(3)图乙中若箭头表示水流方向,则侵蚀最严重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2分)
(4)为了减少雨水,河流对土地的侵蚀,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2分)
A.植树造林 B.修建水库 C.过度放牧
(5)从安全角度考虑,建造房屋最好选择在___________。(2分)
A.高山脚下 B.紧靠河道处 C.平缓开阔地带
22.考察瓯江。(14分)
(1)百山祖是瓯江的发源地,也是丽水市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平均海拔在1500米左右,这里山峰高耸入云,蜿蜒起伏。由此可以推断,该地区的地形是___________。在强台风和强降雨天气来临时,造成这里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2)在瓯江的某个河段,河床沉积着大量细沙,该河段很可能是瓯江的___________ (填字母)。(2分)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3)河床上鹅卵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填字母)。(2分)
A.流水的作用 B.太阳的作用 C.地壳的运动
(4)温州市灵昆岛位于瓯江入海口,它的形成是由于河流的___________作用。(2分)
(5)瓯江最终流入东海,在地形图上,一般会把大海的颜色标为___________色。(2分)
参考答案
1.A 2.C 3.C 4.C 5.B 6.B 7.C 8.B 9.C
10.C 11.C 12.B 13.B
14.B【解析:由于光的折射,人站在河水中时,腿看起来会变“短”。】
15.C
16.
17.(1)上升 顺时针 (2)C (3)B
18.(1)20 东偏北 (2)太阳 变短 15 (3)A
(4)
(5)① 右 遮挡物(木块)与光源的距离
19.(1)变小 不变 (2)摆锤的质量
20.(1)C (2)B (3)植被是否会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 (4)B 5)丁
21.(1)C 变宽、变深 (2)B (3) (4)C (5)C
22.(1)山地 山地坡度大 降雨量大且集中
(2)C (3)A (4)沉积 (5)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