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第三章
发现与明确问题
第二节明确问题
课前复习
什么是技术试验
概念:在技术活动中,为了某种目的所进行的尝试、检验、优化等探索性实践活动。
分类
应用范围:农业试验,工业试验,国防试验,科学技术试验
目的分类:性能试验,优化试验,预测试验,信息试验
技术试验方法
强化实验法优选实验法
模拟实验法
虚拟实验法
移植实验法
小结:
发现问题
(二)发现问题
的途径与方法
(一)问题的来源
1 观察日常生活
2 收集与分析信息
3 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
(三)发现问题的重要性
1 生活中必然遇到的
2 别人提出的
3 设计者自己主动发现
4.2 明确问题
学习目标:
1.明确问题的内容与价值。
2.明确解决问题受到的限制及具体的设计任务。
3.设计计划。
发现了问题,只是初步有了一个设计的方向。但到底能不能够确定为一个设计课题,还需要作进一步的分析,并提出具体的设计任务。我们把这个环节叫做明确问题。
一.明确问题的内容与价值:
1.什么是明确问题?
如何判断一个问题的提出是否明确呢?
(1)明确问题的内容
问题表述本身是否明确
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否明确
问题提出的目的是否明确
2
3
1
———要抓住核心概念
———要抓住问题所涉及的环境
———要抓住提出问题的情景和解决问题的基础和条件
一、明确问题的要素
问题的目的是否明确
4
———要抓住解决问题的目的和需求
案 例
手机信号塔附近居民患癌率高4倍对此,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能否设计一款没有电磁辐射的手机,以确保人们的健康?
这个问题明确吗?这样的手机能设计成功吗?为什么?
问题表述
是否明确
无电磁辐射的手机
问题产生原
因是否明确
电磁辐射对人健康不利
问题的提出目
的是否明确
减少手机对人的危害
A.能否设计一个能回收天空中常常出现的不明飞行物的产品?
B.怎样才能将冬天下的雪都有效地利用起来?
马上行动:判断以下两个问题是否明确,并说明理由。
p67马上行动
问题明确之后,这个问题有没有必要去解决?怎么判断呢?明确了问题的内容之后,还需确定问题是否有价值。
所提出的问题是否遵循基本的科学原理?(科学性)
迄今为止能否确认该问题尚未得到充分解决?(先进性)
在你调查的范围里,该问题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在更广的范围内,这个问题是否有意义?(普遍性)
在多个问题同时发生时,该问题是否为主要问题?(主要性)
现有技术条件能够解决该问题?技术发展后呢?(可能性)
解决该问题所需投入?投入与产出的比是否理想?(效能性)
判断一个问题是否有价值,必须从以下问题着手:
(2)问题的价值
①有无科学与技术的有关规定,技术不能违背科学原理。
第②③⑥与我们设计的产品有关;第②是研究问题是否得到充分解决,还有没有投入力量与经费进一步解决的必要;③⑥与技术的经济性有关,即产品能不能卖出去,需要量多大,能不能有经济效益的问题。
第④是看问题是否是最紧要最关键最重要。
第⑤与是否有能力解决有关。
永动机
一类是无知或偏执的空想家
一类是诈骗投资的骗子
“水变油”事件
曾有人声称做了大量实验,发明了水变油的技术,即水通过机器后变成了油。水变油一度被宣传为中国继古代的“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这场闹剧已经使国家损失了4亿元。
二、明确问题的价值
普遍性
外出(如在火车上、汽车上),手机电池突然没电,备用电池没带,无法充电的问题目前是否可以通过设计来解决?
这些产品有价值吗?
感冒纸巾架
判断下列问题的价值:
能否制造出一个不需要任何能源的机械装置带动车辆运行?
能否下雨天不带伞但也不会淋湿身体?
能否去火星上种果树?
手机信号塔附近居民患癌率比其他地方居民高四倍。能否设计出没有电磁辐射的手机,以确保人们的健康?
能不能把水“变成”油?
借助研究手段判断问题的价值
市场
调研
访谈
询问
问卷
调查
信息搜集分析调查
查阅资料
问卷调查格式
1、前言,导言
(作用:向个体介绍问卷,鼓励个体作答)
2、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性别,年龄段,职业,学历等 )
3、调查主题
(选择回答型、结果开放性题目)
4、致谢
访谈询问
1、访谈主题
2、访谈对象
3、访谈时间地点
4、访谈主要问题提纲
(围绕主题列出询问的主要问题)
搜集资料后,进入分析阶段。将调查获得的一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可以采用柱状图、饼形图展示统计结果。从而进一步明确调查的内容与价值。
设计对象的特点和问题解决的标准。
受到的限制因素
设计者的技术能力与条件。
二、明确问题受到的限制及具体的设计任务:
在明确问题的内容与价值以后,应该明确解决这一问题所受到的客观条件的限制,明确设计所应受到的限制和所应达到的标准,进而提取设计任务
(1)设计对象的特点和问题解决的标准——客观条件。
800元儿童电脑
(2)设计者的技术能力与条件——主客观条件。
客观因素
问题的解决过程要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需要一定的材料、资料、仪器、设备以及空间等作支撑,而这些资源也都是有限的。
设计方
的限制
主观因素
设计者是否有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知识技能。
明确了问题的内容和价值,并对问题开展的可行性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和分析后,就可以开始进行方案的构思了吗?
设计计划可以更好地保证设计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它可以通过工作程序的排列来表示。
三、设计计划
案例分析:孙宇制定的一份台灯设计计划。
1.设计计划
时间进度计划表
设计计划
设计计划书
三、设计计划
设计计划可以更好地保证设计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它可以通过工作程序的排列来表示。
案例分析:孙宇制定的一份台灯设计计划。
为了统筹安排设计进度,合理利用设计资源,并根据时间要求以及设计各个阶段的工作量和设计的难易程度,科学、合理地分配时间,在完成设计计划的基础上,还需要制定一份时间进度计划表。设计各阶段工作的展开有的可以同时进行,有的需要依次推进。
1.时间进度计划
案例分析:
孙宇制定的一份台灯设计时间进度计划表。
思考:
你认为孙宇的台灯设计计划和时间进度计划表安排得合理吗?如果不合理,如何改进?
2.设计计划书
设计计划书时,既要根据设计的一般过程,又要结合设计的实际。比如技术试验的安排,就得根据具体需要来确定。
马上行动:
下表为孙宇准备制作台灯的设计计划书,请帮助他填写完整。
总结
明确问题
问题是否明确
问题表述本身
问题产生的原因
提出问题的目的
问题的价值
科学性
主要性
先进性
普遍性
可能性
限制因素
设计者的技术能力与条件
设计对象的特点和问题解决的标准
效能性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