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八年级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教学目标检测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图的个透镜中,属于凹透镜的有( )
A.个 B.个 C.个 D.个
2.夏天的中午,不宜往阳光下的花木上洒水。如果这时候洒水,待水蒸发后,原来叶片上附着水珠的地方,会出现枯黄色的烫伤斑点。其原因是( )
A.水滴蒸发,带走叶片的热量
B.透明的水滴更容易让阳光透射到叶片上
C.水滴在烈日照射下,温度升得很高,使叶片上有水滴的地方烧焦
D.水滴好似凸透镜,使阳光会聚,使叶片上有水滴的地方被烧焦
3.学完透镜后,小明同学对透镜的知识点作了如下记录,其中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B.凹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C.经过凸透镜射出的光线传播方向都会发生变化
D.若使凸透镜产生平行光,应将光源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4.用普通的照相机拍摄人像时,要增大底片上人像的尺寸,则( )
A.相机应远离人,同时缩短暗箱的长度 B.相机应远离人,同时增大暗箱的长度
C.相机应靠近人,同时缩短暗箱的长度 D.相机应靠近人,同时增大暗箱的长度
5.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当蜡烛距透镜时,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蜡烛距透镜时,一定成缩小的实像
B.蜡烛距透镜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
C.蜡烛距透镜时,可能成放大的实像
D.蜡烛距透镜时,一定成放大的虚像
6.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急剧上升,且呈现低龄化趋势.如图甲、乙两眼睛的成像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B.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C.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D.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7.如图所示,将蜡烛和凸透镜放在合适的位置,屏上会出现一个清晰的像;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不动,使屏往凸透镜的方向靠近一点,像就会变模糊,那么,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哪种眼镜,有可能使屏上的像重新变清晰( )
A.近视眼镜 B.远视眼镜
C.太阳镜 D.潜水镜
8.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蜡烛的像向下移动
C.将光屏和蜡烛的位置对调,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
D.为了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光滑的玻璃板
9.鹤城中学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法制教育时放映幻灯片,发现屏幕上的像小了一点,要使屏幕上的像变大,应让( )
A.放映机离屏幕远一些,投影片离镜头远一些
B.放映机离屏幕近一些,投影片离镜头近一些
C.放映机离屏幕远一些,投影片离镜头近一些
D.放映机离屏幕近一些,投影片离镜头远一些
10.我们常常会看到树枝和树叶上有一些水珠,甲图中看到水珠后面远处景物是倒立的;乙图中透过树叶上的水珠观察到树叶清晰的叶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图中的水珠其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B.乙图中的像是可以成于光屏上的
C.甲图中的水珠其作用类似凹透镜
D.甲乙两图中的像都是虚像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4分)
11.如图所示,两条光线会聚于点,若在虚线框内放甲透镜后,光会聚于点.若在虚线框内放乙透镜后,光会聚于点.则甲透镜是_____________透镜,乙透镜是________透镜。
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当蜡烛距凸透镜时,在光屏上成一个等大的清晰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将蜡烛适当远离透镜,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就将光屏向________(远离/靠近)透镜方向移动.
13.如图所示,对于大写字母,选择正确的编号填空.
(1)在照相机底片上成的像为________.
(2)用放大镜看到该物体像的形状为________.
(3)在投影仪屏幕上看到该物体像的形状为________.
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调节光具座上依次排列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当物距为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倒立的实像.
(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
(2)当物距为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________、倒立的实像,在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________.
15.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透镜,来自物体的光会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________的像(选填“正立”或“倒立”).如果长期用眼疲劳,会导致近视。有一种治疗近视眼的手术,采用激光对角膜进行切削,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________些(选填“强”或“弱”),从而使像落在视网膜上。
16.远视眼镜是________镜,对光线起________作用,说明远视眼睛的晶状体对光线的________作用太弱了,使得近处物体经晶状体折射后成像在视网膜的________.
17.照相机拍完个人照后再拍集体照,则相机到人的距离要________(增大/减小),镜头与胶片的距离要________(加长/缩短)。
18.如图所示,为一位同学做的“自制水滴显微镜”的装置。
(1)小水滴可看作一个焦距很小的________镜,本实验以小水滴作为显微镜的________(选填“物”或“目”)镜,如图所示,它与被观察物体的间距为。
(2)如图所示,透过这个小水滴,会形成一个与原来方向________,(选填“相同”或“相反”)、放大的箭头。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0分)
19.(10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让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1)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出现一个清晰倒立的实像,这个像是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2)请根据物距与像距的大小关系,推断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B. C. D.
(3)把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
①小明为了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调整光屏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②小芳不移动光屏,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也变清晰了,则该眼镜片是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片.
四、作图题(本题共计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
20.图中,画出了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在图()、()的方框中填上适当类型的透镜.
21.如图所示,作出光线通过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完整光路.
22.画出图中两条光线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3. 完成下列光路图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一、 选择题
1.B 2.D 3.D 4.D 5.B 6.B 7.B 8.C 9.C 10.A
二、 填空题
11. 凹;凸 12. ; 靠近 13.(1) (2) (3) 14.(1) (2)缩小,照相机 15. 凸;倒立;弱 16. 凸透;会聚;会聚;后面 17. 增大;缩短 18. 凸透;物
反
三、 实验探究题
19.(1)缩小;照相机;C (3)左;近视
四、 作图题
20.如图所示
21.如图所示.
22.如图所示:
23.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