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2.2 水分子的变化(2)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2.2 水分子的变化(2)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1-08 08:17: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水的分解和水的化合两个实验,初步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
(2)了解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能对学过的典型反应进行分类;
(3)能用文字表达式表达已知的化学反应;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分析、观察等手段对物质的变化进行探究,
学习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化学变化,并进一步建立宏观联系微观的思维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水的分解与合成的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团体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认识水的分解与合成;
2.掌握化学变化的实质。
教学难点: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
【教学方法】
分组实验展示教学法、科学探究教学法、对比分析等。
【课前准备】实验仪器、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情景示标】 1.播放水的三态变化视频进行引入 2.提出问题,视频揭示目标 水的三态变化是什么变化?在变化的过程中水分子是否发生变化? 除了三态转化,水分子是否还能发生其它的变化?(问题提出后及时投影目标) 一、水的合成 观察活动一:氢气的物理性质 观察活动二:氢气的燃烧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反应还会生成水吗?下面,老师重新做一次“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告知:可燃性的气体在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不纯的氢气点燃时,可能会发生爆炸! 简单介绍氢能源 二、水的分解 【实验探究2-2】 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 分组实验一:电解水 通过实物介绍水电解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同时介绍加入的水含有少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进行分组实验,探究水在通入直流电的作用下的变化,要求仔细观察现象,同时将观察的实验现象填写到课本31页相应位置。在学生等待气体产生的过程中老师提出思考问题:1.通电后,玻璃管内有什么现象,液面有什么变化? 2.两玻璃管内气体体积相等吗?若不等存在什么关系? 3.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同种气体吗? 分组实验二:检验反应生成的气体 1.组织学生按对正负极产生的气体进行检验,交流讨论实验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同时,指出在化学上常根据某物质特有变化现象来验证该物质。 2.归纳总结实验现象: (1)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两侧玻璃管内液面下降,中间玻璃管内液面上升;(2)极产生的气体可以被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 (3)极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4)V正极:V负极= 1:2 分析微观分子结构表示法: 下面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反应的微观表示。 考: (1)这个化学反应前后,水分子有没有改变?氢原子和氧原子呢? (2)怎样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这个变化过程? 得出实验结论:1.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三、文字表达式 (投影:文字表达式) 1.讲解文字表达式:左边写反应物、右边写生成物;-->表示“生成”,+号表示“和”,条件标注在箭头上方。 我们如何来读这个文字表达式呢? 读法: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四、化学反应的类型 总结课本中所学两个化学反应的类型。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 练习 小结 观看视频信息。 积极回答问题,揭示物理变化的实质,就新问题做出自己初步的思考,同时明确学习目标。 观察,填写表格。 先描述火焰颜色,看到的是黄色,但是课本上是淡蓝色,产生疑问。听老师解惑释疑,感受这个过程。 氢气是一种大有发展前途的新型燃料,科学家认为21世纪将是氢能源的世纪。 老师简单介绍如何进行分组实验。 为了方便学生观察,老师将实验现象通过手机同步投影到屏幕上。 学生猜想气体的成分是什么,并且设计实验验证。例如:学生可能结合生活中电热器烧水想到气体是水蒸气。 继续进行分组实验; 展示本实验的现象,归纳得出此探究实验的结论。 思考回答问题 (1)水分子改变了;氢原子和氧原子不变。 讨论第(2)个问题,尝试表达。水分子破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组合形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 学生总结理解化学文字表达式所表示的意义。 强调:条件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来讲是很重要性,像这一个反应需要“通电”才能发生,这也意味着,它在发生反应时需要吸收电能。 学生观察总结分解、化合反应的含义和特点:一变多、多变一。 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练习巩固。 对整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根据视频进一步了解水的三态变化,感知在三态变化中水分子是否变化。 引起思维上的碰撞,同时也使学生更加明确本节的探究方向,引导其深入思考。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敢于质疑、追求事实真相的精神。 讨论: 氢能源的优点 优点:无污染;发热量高;资源丰富。 目前氢能源没有推广使用的原因: 制取和储存遇到的难题: 了解电解水的仪器装置。 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真实的感受到水在通入直流电后发生了变化。 学会实验时问题的解决方式,同时明白任何猜想和假设都需要科学的验证才能成立的,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明确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同时获得验证具体物质的方法。 体会化学变化的宏观实质就是生成了新物质,同时还伴随着能量变化。 会从微观分析化学变化。初步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明确了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变,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本身发生改变。通过分子结构模型,让学生认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与结构的不同。进一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掌握文字表达式的组成部分,会读文字表达式。 认识“化学反应是有条件的”,且伴随着能量变化。 会用对比的方法学习概念,初步认识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板书设计】
一、水的合成
二、水的分解
三、文字表达式
四、化学反应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