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二课时
氧气
氧气的性质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内容提要
1
2
学习目标
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在实验探究中归纳、概括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3.观察描述蜡烛、木炭、铁丝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4.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思考:
1.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2.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为什么应瓶口向上放在桌面上?
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氧气的物理性质(标准状况下)
颜色 气味 状态 密度 溶解性 沸点 熔点
无色
-218℃
气态
1.429g/L
不易溶
于水
-183℃
无味
注:
①空气的密度为1.293g/L,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
②在室温下,1L水中只能溶解约30mL氧气,不易溶于水。
一、氧气的性质
氧气三态变化:
氧气 液氧 固态氧
(无色)
(淡蓝色)
(淡蓝色雪花状)
-183℃
-218.4℃
氧气的化学性质
注意:这一实验可以用来检验氧气
氧气支持燃烧,但本身不具有可燃性
实验: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
实验内容 现象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1.发红 2.放热
1.耀眼白光 2.放热 3.生成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碳 + 氧气 二氧化碳
点燃
实验:铁丝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
实验内容 现象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1.发红,不能燃烧 2.放热
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2.放热 3.生成黑色固体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 + 氧气 四氧化三铁
点燃
实验:蜡烛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
实验内容 现象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文字表达式为:石蜡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点燃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并产生白雾
发出黄白色光,放出热量
实验总结:
(1)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2)物质在纯氧气中燃烧程度比空气中燃烧要剧烈,说明物质燃烧程度与氧气的浓度大小有关;但氧气本身不能燃烧。
以上三个化学反应可以表示为:
碳 + 氧气 二氧化碳
点燃
铁 + 氧气 四氧化三铁
点燃
石蜡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点燃
这三个化学反应的共同点是什么?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反应。
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
思考:二氧化碳(CO2)、水(H2O)、四氧化三铁
(Fe3O4)都属于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有什么共同点?
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
纯净物
单质
化合物
氧化物
其他
氮气(约78%)
氧气(约21%)
其它成分(约1%)
干燥空气的成分
思考:如果空气的组成不是现在的样子,而是氧气约占78%,氮气约占21%,世界会是什么样的?
二、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自然界中氧气的主要产生途径——光合作用
大气中的O2
大气中的O2
呼吸作用
可燃物的燃烧
呼吸作用
自然界中的氧气的主要消耗途径
O2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如: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烂、金属锈蚀等。
氧化营养物质
缓慢氧化
课堂小结
氧气
消耗途径
产生途径
支持燃烧
活泼
氧气的性质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重要概念
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氧化反应
缓慢氧化
氧化物
1.氧气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密度比空气大
B. 能支持燃烧
C. 不易溶于水
D. 无色无味
知能训练
B
2.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氧气具有可燃性
B.氧气能提供动植物呼吸
C.氧气能支持燃烧
D.某些物质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能燃烧
A
3.下列关于木炭在纯氧中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发出红色的火焰,伴有白色气体产生
B. 发出明亮的白色火焰,并放出热量
C. 发出明亮的白光,并放出热量
D. 发出明亮的白光,伴有黑色烟雾
C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