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6.3 去括号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6.3 去括号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1-07 16:45: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义务教育青岛版数学 七年级上册 第六章 第三节
《去括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去括号》是学生学习了同类项的定义和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和步骤后,为进一步学习整式的化简所做的铺垫。它是《整式加减》这一章的难点,它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因式分解、分式运算、解方程的基础。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应使学生理解去括号的依据,掌握去括号时符号变化规律,为整式加减运算做好准备。可以去就可以添,所以顺理成章的让学生掌握添括号的法则。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对于括号学生并不陌生,但小学讲的括号是限定运算顺序的,我们今天讲的去括号是整式的恒等变形。结合以往去括号的教学和学生现在的实际,熟练掌握去括号法则的前提应是深刻领会去括号的依据。教材在之前的学习中给出了两个实际例子,已经让学生感受到去括号的实际背景。本节课先设计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通过它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和欲望。
三、设计思想
1、对于去括号的依据的教学很多老师只通过课本的例子简单带过,让学生直接去背诵法则,而忽视了结合学生自身认知水平的去括号依据的探究,这样学生认识不透彻不清晰,以后应用起来也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本节课着力从去括号的依据入手,总结出去括号的“三个依据,两条途径,一个法则”。能添就能去,让学生明白去、添括号是个互逆的过程,从而总结出去括号的法则。
2、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实践以下两点:⑴.在课堂活动中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精神。⑵.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到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并且在对话之后重视体会、总结、反思,力图在培养和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同时让学生掌握一些学习、研究数学的方法。
3、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四、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去括号法则的产生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体会去括号法则与已有知识的关联。
2、明白去括号法则的算理,掌握去括号的法则,感悟数学的转化思想。
3、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严谨的治学态度。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去括号的法则,能正确运用法则去括号,进一步合并同类项。
教学难点:理解去括号的依据和去括号的途径,总结去括号的法则。
六、教学过程
(一)课上预习(10分钟左右)
知识回顾:1、相反数的定义 2、代数和中的加数怎样确定? 3、乘法的分配律。
教材领会:通读教材,独立解决教材中提出的问题,明确哪些问题已解决?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
师生活动:学生自学、组内展示、小组讨论、自我评价 。 教师巡视搜集学生存在问题。
(二)检测预习效果,建构知识体系(15分钟左右)
你能把下列各式中的括号去掉,并说明去括号的依据吗?你有几种方法处理3中的题目?
1、 (1) +(a-b+c) (2) -(a-b+c)
2、(1)d +(a-b+c) (2) d -(a-b+c)
3、 d -2(a-b+c)
师生活动:学生自学、组内展示、小组讨论、自我评价 。 教师巡视搜集学生存在问题。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现有的认知基础上,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得到三条依据:由1得,在一个数的前面加一个“+”,仍与原数相等,在一个数的前面加一个“-”,他就成为原数的相反数,和的相反数等于和中每个加数相反数的和,从而把括号去掉;由2得,加上一个和,等于加上和中的每个加数,减去一个和等于减去和中的每个加数,从而去掉括号;由3得,可以利用乘法的分配律去掉括号,而且可以有两条途径去掉括号:第一条:d-2(a-b+c)=d-(2a-2b+2c)=d-2a+2b-2c,还可得到第二条d-2(a-b+c)=d+(-2)(a-b+c)=d-2a+2b-2c从而让学生顺利的得出去括号的法则。
这样的设计起点低,学生学起来更自然,对新知识更容易接受.类比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值得引起注意.另外,这个设计也体现了“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和“以旧引新”的教学设计原则。
学以致用:
1、辩一辩:指出下列各式是否正确?如果错误,请指出原因.
(1) a-(b-c+d) = a-b+c+d (2)-(a-b)+(-c+d)= a+b-c-d
(3)a-3(b-2c)=a-3b+2c (4) x-2(-y-3z+1)=x-2y+6z
2、化简:
2n-(2-n)+(6n-2)
3、去括号:
(1)2(1-3x)=___
(2) (2x-3y)+(5x+4y)=___
4、对a随意取几个值,求代数式-7a+[a-2-(3-6a)]的值,发现什么,请解释,有几种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5、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
A、x-(y-z)=x-y-z
B、-(x-y+z)=-x-y+z 
C、x+2y-2z=x-2(y+z)
D、-a+c+d-b= -(a+b)+(c+d)
设计意图:
让小组同学自己检测,自己评价掌握情况,让优生帮助学困生加深对去括号法则的理解和深化,消除差生。中等生向优生转化。同时总结出去括号时应该注意的问题:(1)去括号时应将括号前面的符号连同括号一起去掉. (2)要注意括号前面是 “-”号时,去掉括号后, 括号里各项都要改变符号;不能只改变某几项而忘记改变其余的符号(3)若括号前面是数字因数时,应乘以括号里的每一项,不要漏乘,然后去括号。(4)去括号只是改变式子形式,但不改变式子的值,它属于多项式的恒等变形.5、去括号时一般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再去大括号,同时第5题也为添括号埋下伏笔。
口答下列问题:
1、a+(b-c)=a+b-c
2、 a-(b-c)=a-b+c
3、 a+(-b+c)=a-b+c
4、a-(-b+c)=a+b-c
从左到右是去括号,那么从右向左是什么变形?学生很容易的得到添括号的法则。
尝试练习:下列各式,等号右边添的括号正确吗 若不正确,可怎样改正
(l)2x-3x+6= +(2x+3x-6);
(2)4x-3x+6= -(4x+3x-6);
(3)a-2b-3c =a-(2b-3c);
(4)m-n+a-b=m+(n+a+b).
设计意图:
逆向思维是数学中经常用到的思维方式,通过该问题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
(三)当堂达标(10分钟左右)
(1)(8a-7b)(4a-5b);
(2)a-(2a+b)+2(a-2b);
(3)3(5x+4)-(3x-5);
(4)(8x-3y)-(4x+3y-z)+2z;
设计意图:
4个题分两组,让学生分组上台汇报研究成果,让学生有种成就感,同时还可训练其对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表达能力,培养其数学素养。
(四)论剑争锋(5分钟左右)
请相邻小组组长出题测试对方掌握情况
设计意图:
学生最清楚自己知识的掌握的情况,这种提问和检测是最有效的。
(五)感悟与反思(5分钟左右)
……
设计意图:
让学生自己整理完善本节课所学能容并展示给全班同学,并把自己的收获和心得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
教学反思
) (
以往的教学就是让学生看懂课本所举例子,照本宣科背诵去括号的法则和添括号的法则,老师泛泛的强调去括号和添括号应该注意的问题,结果学生当堂能记住这些知识点,但过一段时间就模糊了或忘掉了,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搞清楚去括号和添括号的依据,只是囫囵吞枣的去死记硬背法则,过一段时间就套不清牛了,导致思维混乱,也就成了学习的难点。本节课老师由浅入深的从学生小学所学的加减法的意义入手,结合乘法的分配律让学生掌握去括号的两条路径,清晰、自然,水到渠成,学生应用起来信手拈来,毫无陌生和不适应的感觉。通过学生观察和逆向思维,顺理成章的掌握了添括号的法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