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点》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题
1、引入课题:今天老师带了了一个有趣的谜语,请小朋友注意听,看谁最聪明,一下就猜出了答案?
2真棒!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有趣的故事《雨点儿》板书课题:雨点儿(雨点儿特别爱和小朋友玩,让我们甜甜地叫一叫它们的名字!)
3指导读题:雨点儿,指导读好儿化音,同时读出它的可爱。(如果我们把“点”和“儿”读得快一些,舌头卷起来,就更好听了,再来试试吧!)
二、检测生字
1真了不起!那现在我们看着拼音来读读这篇课文吧,读的时候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加字,不落字,读完之后把生字圈出来,多读几遍。过渡句:刚才小朋友们已经把课文中的生字圈出来了,那现在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生字宝宝好吗?
2、认读带有拼音的生字:认读没有拼音的生字: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读。4、认读本课的生词,教师使用激励、期待性的语言:“谁会读?谁读得最好?谁有办法记住这些生字?看谁记得多,记得快?”
师:刚小朋友读书特别认真,那谁来说说读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有大雨点和小雨点。 生2:我知道了雨点儿是从云彩中飘落下来。 生3:我知道了花开了,草也长出来了。 师:你连这个也知道了,真棒! 师:读了课文小朋友们都知道了很多很多,真能干。
三、精读课文
1、出示下雨课件。师:这些雨点多么可爱,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有多少,好吗?(学生数)
师:哎呀,老师眼都数花了也没数清有多少雨点儿,你们数得清吗?(学生回答;数不清)
3、除了雨点儿:“数不清”还有什么数不清?学生汇报。
师:师小结:数不清的东西真多,我们再来看看这些数不清的雨点从哪来的?(空中飘落下来的)同学们说得都很好,那我们来看看到底怎么样落下来叫做飘落。(演示一张纸片和一本书落下来,让学生从直观上辨别什么是飘落)
你们知道还有什么东西从空中落下来也可以用上“飘落”? 树叶、雪花、羽毛等)是啊,这些东西可轻了,从空中飘落下来时都是慢慢的,所以这段该怎样读?
(生读后评价:听着你读,我仿佛看见了雨点儿从空中飘落下来了,你读得真棒。)
1半空中,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见面了,听!它们在聊什么呢?请大家自己读2~4自然段(课件演示雨点儿对话。)
2 ⑴ 大雨点儿问小雨点儿什么呀?(你要到哪里去?)(评价:多能干的大雨点儿啊,说话的声音这响亮!)
3、⑵ 小雨点儿是怎么回答的?(注意轻声“地方”)(我要到有花有草的地方。)(评价:你真是可爱的小雨点!)
4、 ⑶ 体会“你呢?”这句话没说完整,是谁问谁,问什么?(让学生将问句补充完整)
5、 大雨点儿想到哪里去?一起说。指导朗读:大雨点儿和小雨点说得多好啊,我想请小朋友们来读读他们之间的对话。
6 ① 老师有个建议,同桌两个小伙伴一个当大雨点儿,一个当小雨点儿,自己先练一练。
7 ② 男、女生分角色读。
8 ③ 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读,我来当大雨点儿,你们当小雨点儿,好吗?(师生合作。)
9 第五自然段:
⑵ 说着说着,小雨点儿就和别的雨点儿们一起飘落到有花有草的地方,大雨点儿也果真和伙伴们一起飘落到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了。不久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课件:出示第5段)指名读第五段。(课件)
谁愿意美美地朗读第五自然段?他读得怎样?你能自己找对手比赛读吗?一起加动作表演读读。
10老师觉得好奇怪,为什么雨点去了之后花更红了,草更绿了?为什么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会长出了红的绿的草?。(滋润)
10 ⑹ 这一切都是谁的功劳?你喜欢雨点儿吗?让我们带着喜欢雨点儿的感情去齐读全文。
11 ⑻ 如果你是小花、小草,你会对雨点儿说什么?
12 ⑼ 做雨点儿多好啊!要是我是大雨点,我就去沙漠,因为那里更需要水,我想让沙漠变成一片绿洲。要是我是小雨点,我会到竹林里让笋芽儿快快出土,你们呢?
五、指导书写
1、指导学生观察,讨论。
2、课件演示,师示范,强化操练。
方:强调笔顺,点要写在上半格竖中线上,横要从横中线上起笔,略向上偏斜,第三笔是横折钩,最后写撇。
半:两横平行,其中第三笔横较短,第四笔是长横,最后一笔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巴:强调笔顺,最后一笔不能写得太短。
⑺ 有一位作曲家也很喜欢雨点儿,他作了一首曲子赞美雨点儿,我们一起听听《小雨沙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