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07 07:06: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2.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郭沫若学案
【学习目标】
1.具体分析本诗的浪漫主义风格特色。
2.咀嚼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象,领悟诗歌的内涵。
3.理解诗人否定旧的社会现实、摆脱旧的思想束缚、张扬个性、追求解放的强烈愿望,以及诗中集中体现出五四时期提倡科学、民主和自由的时代精神。
1、了解诗歌创作背景,作者生平经历;
2、有感情的诵读诗歌并理解意象“力”的作用;
3、感受诗歌蕴含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和爱国情感。
【重点难点】
1.领悟作者的创作意图,理解诗歌的意象。
2.探究诗歌的内容,理解诗歌的表达技巧。
明白《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内在的情感旋律,把握诗作的内容加深理解,探究诗歌的情感。
重点: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分析意象的特点和作用。
难点: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无私奉献、赤诚的爱国情感。
【导学基础知识】
作者: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号尚武,四川乐山人,后以家乡大渡河及雅河的别称——“沫水”和“若水”取笔名“沫若”。1906年入乐山县高等小学学习,开始接受民主思想。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等外国作家的作品。1921年发起创造社并出任总务委员,同年8月,出版了诗集《女神》,轰动文坛,成为新诗历史上的一块里程碑。
主要诗词作品有《凤凰涅槃》《炉中煤》等。
背景:
郭沫若受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五四运动的冲击,决然从日本渡海回国。当他置身于日本横滨的海岸,面对浩渺无边的大海时,那惊天的激浪和着时代的洪流一起撞击着他的胸怀,诗人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雄奇壮伟、流动奔突的画面。于是他提笔写下了这首对于力的赞歌,对于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赞歌。
常识:
新 诗
新诗,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在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诗歌(包括诗、赋、词、曲等)曾取得很高的成就。但到了近代,古典诗歌的创作逐渐走向僵化,“滥调套语”充斥,“无病呻吟”的倾向相当普遍,古典诗歌所使用的词汇与现代口语严重脱节,它在形式上(包括章法句式、对仗用典以及平仄韵律上)的种种严格限制,对诗歌表现不断变化而日益复杂的社会生活,表达人们真实的思想感情,造成极大的束缚。因此,新诗革命成了“五四”新文学运动最先开始的、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整体感知:
诗人设想站在地球“边上”全方位俯瞰地球,放声呼唤,纵情高歌,想象着那怒涌的白云、壮丽的北冰洋和狂暴的太平洋,赞美了摧毁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雄强之力,体现了“五四”所焕发的自由宏阔、雄奇奔放的气概。
文脉梳理: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答案] ①太平洋力量 滚滚洪涛 ②歌颂创造力
一、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脂膏(zhī)(gāo)  慰藉(jiè)  彷徨(huáng)
石砾(lì) 嚣鸣(xiāo) 揳入(xiē)
罅隙(xià) 犀利(xī) 晨曦(xī)
霓虹(ní) 摈弃(bìn)
二、辨析下列词语,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1.摈弃·摈除
[辨词] “摈弃”指抛弃,所支配的对象多是私心、杂念、想法和心思等抽象的心理感受。“摈除”除了有“抛弃”之意外,还有“排除”的意思;所支配的对象多是行为、习惯、规矩、制度和嗜好等具体或抽象的事物。
[运用] 做好新时代基层好干部,首先要摈弃旧思想、旧观念。春节将近,提倡移风易俗、摈除陈规陋习,干部要走在群众的前面,做好表率。
2.彷徨·徜徉
[辨词] “彷徨”和“徜徉”都有“走”的意思,不同的是走的心态不同。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哪个方向去。徜徉: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
[运用] 书籍不仅是我寂寞时的良伴、苦闷时的挚友,而且是我彷徨无助时的灯塔,它让我徜徉在知识大道上。
3.以至·以致
[辨词] “以至(以至于)”有两种用法。①连接词或短语,表示在时间、数量、范围、程度等方面的延伸,一般表示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浅到深,从低到高(有时也用于相反的方向),有“直到”“直至”的意思。②连接分句,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由于上述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以至于”,意义、用法同“以至”。“以致”只有一种用法,即连接分句,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由于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或说话人不希望的)。
[运用]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以至从前神话、童话中的一些幻想故事,现在都有可能成为现实。但是,一些不良科学家却滥用不成熟的新科技,以致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三、判断下列各句使用了哪类比喻手法。
1.从地面你一跃而上,像一片烈火的轻云,掠过蔚蓝的天心。(  )
2.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揳入巨石的罅隙。(  )
3.能和你出现时降下的乐曲甘霖相比。(  )
[答案] 1.明喻 2.明喻 3.借喻
(一)历史背景:
本诗写于1919年9、10月间。其时郭沫若受“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的冲击,决然从日本渡海回国。
当他置身于日本横滨的海岸,面对浩渺无边的大海,那惊天的激浪和着时代的洪流一起撞击着他的胸怀。
于是,诗人写下这首对于力的赞歌,正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
(二)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生于四川乐山,幼年入家塾读书,1906年入嘉定高等学堂学习,开始接受民主思想。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先学医,后从文。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凤凰涅槃》《炉中煤》等诗篇。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诗集《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充分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一代诗风,是当代最优秀的革命浪漫主义诗作。
【导读理解】
1.这首诗给人的主要感受和印象是什么?
明确:宏伟、强力、壮丽、炽热。
2.试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画面。
示例:这首诗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巨人的形象。他站在地球边上,站在“全方位”俯瞰地球的立足点上,吹响一声声响彻寰宇的号角。他的号角声欢呼在怒涌的白云、壮丽的北冰洋,也欢呼在要把地球推倒的太平洋——欢呼来自空间各个方向。排山倒海般的洪涛既具有巨大的破坏力,又蕴藏着同样巨大的创造力,那就看人们能否掌握它、驾驭它。看吧,滚滚而来的洪涛正在不断地努力向前,描绘着“力的绘画”,表演着“力的舞蹈”,演奏着“力的音乐”,抒写着“力的诗歌”,激荡着“力的律吕”。
3.诗歌为什么要描绘滚滚洪涛?
明确:写作这首诗的时候,作者正在日本福冈的九州大学医学部留学,那是在中国的“五四”运动爆发不久的时间。“五四”运动所产生的伟大的“力波”越过太平洋,直接震动了时刻感应着时代脉搏的年青气盛的郭沫若,使他的如椽之笔,得到了纵横挥写的创作契机。诗中描绘的滚滚洪涛的景象,正是“五四”运动巨大声势的象征。再推开一层说,也是世界潮流的大工业生产规模的具体象征。“五四”运动对于中国,正如滚滚而来的洪涛一般,它正以巨大的破坏力,冲决一切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思想罗网,同时以伟大的创造力建树崭新的科学与民主的现代文明。“五四”运动所展示的中国未来,是光辉灿烂的图景。从第二个更宏观的思想层次说,世界潮流的大工业生产,也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日本,冲向中国,并且势将蔓延到全球各个角落,这是历史前进的不可阻挡之势。
诗中所描绘的全部力的形象,同样可以看作是新兴生产力战胜落后生产力的强起奋进图。比如诗人在同年写的《笔立山头展望》一诗中曾以极大的热情歌颂这种新兴的生产力:“一枝枝的烟筒都开着了朵黑色的牡丹呀!哦哦,二十世纪的名花!近代文明的严母呀!”
4.“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怎样理解这段话的深刻含义?
明确:这是对力的歌颂和赞美,诗人从多角度描绘了力的内涵,强调色彩,突出形态,体现其神韵,反映其节奏,多层面感受力和美。诗人尽情歌颂的力,其实正是五四时期的那种时代精神的特征。
对抒情诗而言,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就是形象。理解这首诗歌中的形象,需要注意联系“五四”特定的时代氛围,把握诗人的情感特点。
1.本诗开篇写了自然景观,有什么特征?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真实反映,展示了大自然雄伟和壮丽的景色。诗中的自然形象具有异乎寻常的规模、面积、体积、威力,它们引起读者惊异、赞叹,一种狂暴的激情荡涤心胸,从而使人由这种自然形象产生对社会生活的某种关于崇高和伟大的联想。
2.本诗的主体形象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这首诗的主体形象是横跨两大洋的巨人形象,其实是诗人的自我形象。这个巨人站在地球边上,站在“全方位”俯瞰地球的立足点上,吹响一声声响彻寰宇的号角。他的号角声在欢呼怒涌的白云、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欢呼要把地球推倒的太平洋,欢呼来自各个方向的滚滚洪涛。②表达了诗人渴望摧毁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热情和决心,也是对劳动者和工农大众的颂扬和景仰。
3.《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最突出的两个字是什么?请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提”字,表现了“太平洋”汪洋浩瀚的万顷波涛横扫旧宇宙的力量。②“推”字,表现了“太平洋”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发起的猛烈冲击。诗句充溢着对力的崇高美的歌颂,表达了诗人内心摧毁旧事物、创造新世界的激情。
4.试赏析“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本句运用了排比修辞,突出了滚滚洪涛的力量,同时运用呼告的手法,抒发了诗人对“毁坏”“创造”“努力”的力量的赞颂和期盼。
5.“啊啊!力哟!力哟!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有何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前三句运用呼告手法,后一句运用排比修辞,表达了对“力”的歌颂,表现出一种勇敢进取、积极创造的奋发昂扬精神。
1.全诗7节,都涉及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
白云、北冰洋、太平洋、洪涛、我、力
宏大、阔远、雄奇、气势磅礴
2.这些意象都是写实的吗?
明确:
这首诗一方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客观描写,展示了大自然所里和壮丽的特征,另一方面,抒发自己“毁坏”“创造”“努力”的主观感受,和对“力”的赞美。以写景为基础,再展开想像。
3.你觉得本诗的主体形象是谁?为什么?
明确:
主体形象是横跨两大洋的巨人,其实就是诗人的自我形象。他站在地球边上,站在“全方位”俯瞰地球的立足点上,吹响一声声响彻寰宇的号角。他的号角声声在欢呼怒涌的白云、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欢呼要把地球推倒的太平洋,欢呼来自空间各个方向的滚滚洪涛。排山倒海般的洪涛既具有巨大的破坏力,又蕴藏着同样巨大的创造力。
这是一幅惊心动魄的力的画图,力的颂歌。
4.诗中描绘的滚滚洪涛的景象有何象征意义?联系诗意和写作背景,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
写这首诗的时候,诗人正在日本留学,五四运动所产生的伟大力波越过太平洋,直接震到了时刻感应着时代脉搏的郭沫若,使他得到了纵横挥写的创作契机,诗中描绘的滚滚洪涛的景象,正是“五四运动”巨大声势的象征,也是世界潮流的大工业生产规模的具体象征。
5.“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怎样理解这段话的深刻含义?
明确:
这是对力的歌颂和赞美,诗人从多角度描绘了力的内涵,强调色彩,突出形态,体现其神韵,反映其节奏,多层面感受力和美。诗人尽情歌颂的力,其实正是五四时期的那种时代精神的特征。
6.这首诗是侧重写景,还是抒情?
明确:
(一)侧重于写景,充分展现了大自然宏伟壮丽的图景。诗人热爱大自然、在诗人的眼中,"无限的大自然”到处都是生命的光波,到处都是新鲜的情调,到处都是诗,到处都是笑”(《光海》)。这首诗描绘的北冰洋的白云、太平洋的洪涛,完分表现出大自然的雄奇、瑰丽、博大,气势磅礴。
(二)侧重于抒情,热情讴歌了“五四”精神。在这首诗中,诗人主张破旧立新。“不断的毁坏”是毁坏旧世界、旧文化,“不断的创造”是创造新世界、新文化。诗中对“力”的歌颂,表现出一种勇敢进取、积极创造的奋发昂扬精神和热烈向往、执着追求的进取精神。诗人用自己的全部生命去歌领时代精神,这种歌颂是全身心的,激情澎湃的,不可抑止的。
【巩固练习】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诗使万物变得可爱
雪莱
诗的确是神圣之物。它既是知识的圆心,同时又是知识的圆周。它包含了所有的科学都要涉及的东西,是一切其他思想体系之根和花朵。 倘若没有诗,那么什么能成为我们尘世的安慰, 什么又是我们对天国的希冀呢 诗不是推理,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一个人不能说“我要写诗”,即使最伟大的诗人也不能这样说。
创作状态中心灵的力量是内发的,而我们天賦无法预见它的来去行踪。即使这种力量能长久保持它原有的纯洁和力度,谁也无法预测它的结果将如何伟大。然而创作一旦开始,灵感亦渐消失;因而,留在这个世界的最值得夸耀的诗篇,可能只是诗人最初构想的一个淡淡的影子。 有人声称最优美的诗篇产生于勤奋和学习,我愿求助于当今最伟大的诗人对这一点做出评判。创作上的埋头苦干以及作品的精雕细刻,一向为评论家所称道,然而,我们这样的理解更为正确:这不过是提醒作家注意灵感袭来的瞬间,在没有灵感之时,作家就得用这种传统、常规的手法对灵感的空白进行补缀,这是人的诗歌天賦本身的局限所造成的一种必然。弥尔顿在分段创作《失乐园》之前,早已有了作品的整体构思,这一点,我们有诗人本人的话语为证,因为他曾说繆斯【注】已向他“口述”了这首“未曾预想的诗歌”。
诗是最快乐、最美好的心灵在最美好、最快乐的时刻留下的记录。每个人都能感到自己的心中常有转瞬即逝的思想、感情的造访,它们总是不期而至又不辞而别,然而总是无以言喻地使我们的心头升腾起快乐与庄严。在它们的消逝带来的遗憾和惆怅中,我们依然能感到快乐,这快乐已融入了我们的本质中。繆斯的到来,仿佛一个更为神圣的天性渗透到我们自身的天性中,只是它的脚步好似一阵掠过海面的风,当波浪平静之后,它也消失了踪影,只剩下层层细沙铺满寂静的海滩。这一切以及类似的情景,只有情感特别细腻、想象力特别丰富的人才能体味到。处于这种状态下,人的心境容不得任何一种低级粗俗的欲望。在本质上,美德、爱情、友谊、爱国主义等炽热的感情正是与这些快乐的感情相连的,只要这些感情存在,自我就只不过是沧海之一粟。诗人不仅是感情细腻的精灵.而且能够体味到这一切,他们还要饱蘸这来自天国的瞬息即逝的颜色来渲染他们所体味的一切。一个单词,一个笔触,在写景或抒情中都会扣向人们沉醉中的心弦,从而在那些曾体验过这些情感的人们当中,唤醒那沉睡的、冰冷的、埋葬了的往昔的意境。就这样,诗能使世间一切最美好的事物得到永生。它捕捉到飘入人生阴影中的转眼即逝的幻象,用语言或形式来点缀它们,然后.把它们送往人间,给人类带去快乐的喜讯。诗使万物变得可爱。它使美的东西锦上添花,使畸形的东西变得美丽;它使狂喜与恐惧、悲伤与快乐、永恒与变幻缔结姻缘;在它柔和的压力下,势不两立的事物变得彼此相容。在它的光芒照耀下,每一种形态的生活都获得一种神奇的同感,变成了它所呼出的灵气的化身。它揭开了世界平淡无奇的面纱,露出赤裸的酣眠的美,这美就是世界一切形象的精神。
(选自《西方文论选》,有删改)
【注】缪斯:希腊神话中九位文艺女神的总称,文中代指灵感。
1.作者为什么说诗是“神圣之物” 请根据第一段文字简述其理由。
2.简要分析文章第二段的论述层次。
3.诗在哪些方面有使万物变得可爱的功能 请结合文意,简要概括。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闻一多论诗
——格律与三美
戴着脚镣跳舞:棋不能废除规矩,诗也就不能废除格律。假如你拿起棋子来乱摆布一气,完全不依据下棋的规矩进行,看你能不能得到什么趣味 游戏的趣味是要在一种规定的格律之内出奇制胜。作诗的趣味也是一样的。假如诗可以不要格律,作诗岂不比下棋、打球、打麻将还容易些吗 难怪这年头儿的新诗“比雨后的春笋多些”。我知道这些话准有人不愿意听。但是 Bliss Perry教授的话来得更古板。他说:“差不多没有诗人承认他们真正给格律缚束住了。他们乐意戴着脚镣跳舞,并且要戴别个诗人的脚镣。”
三美: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并且还有建筑的美。音乐美是指诗歌从听觉方面来说表现的美,包括节奏、平仄、重音、押韵、 停顿等各方面的美,要求和谐,符合诗人的情绪,流畅而不拗口这一点不包括为特殊效果而运用声音。绘画美是指诗歌的词汇应该尽力去表现颜色,表现一幅幅色彩浓郁的画面。建筑美是指针对自由体提出来的,指诗歌每节之间应该匀称,各行诗句应该一样长——这一样长不是指字数完全相等,而是指音尺数应一样多,这样格律诗就有一种外形的匀称均齐。
根据上文文意,分析《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与 《红烛》是否符合闻一多的诗学理论。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行路难(其一)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赏析】诗的前四句写李白被“賜金放还”时,友人设下盛宴为之饯行。李白嗜酒,要是在平时,因为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会“一饮三百杯”的。然而,这一次他却放下杯筷,无心进餐。他离开座席,拔出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停、投、拔、颐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李白内心的苦闷抑郁和感情的激荡变化。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两句紧承“心茫然”,正面写“行路难”。李白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一个怀有伟大政治抱负的人物,在受诏入京、有幸接近皇帝的时候,却不能得到任用,被“踢金还山”,变相撵出了长安,这正像是遇到了冰塞黄河、雪拥太行。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种软弱的性格,从“拔剑四顾”开始,就表示着他不甘消沉,而要继续追求。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曰边。”李白在心境茫然之时,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吕尚,九十岁在蹯溪钓鱼,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 在受商汤聘用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太阳而过。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又给李白增强了信心。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吕尚、伊尹的际遇,固然增加了李白对未来的信心,但当他的思绪回到眼前现实的时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离筵上瞻望前程,只觉前路崎岖,歧途甚多,不知道他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这是感情在尖锐复杂的矛盾中再一次回旋。但是倔强而又自信的李白.决不愿在离筵上表现出自己的气馁。他那种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再次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像南朝宋时宗悫所说的那祥,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参考资料:上海辞书出版社《唐诗鉴赏辞典》)
比较《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的“我”与《行路难(其一)》中李白的情感状态的差异。
参考答案
1.答案:1.诗既是知识的核心,又覆盖所有科学领域和思想体系;诗给尘世的人们带来慰藉和希望;诗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首先,阐述灵感的特点:难把握而易消失,只给诗人留下影子。其次,分析勤奋和学习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补缀灵感的空白;最后,以弥尔顿创作《失乐园》为例,证明自己上述的观点。
3.审美功能:能提高所有事物的审美价值。记忆功能:记录快乐美好的心灵,唤醒美好回忆。愉悦功能:使人类快乐、精神和谐。升华人生的功能:使人高尚,使生活神奇而有灵气。
解析:
2.答案:闻一多主张诗歌应注重格律等形式因素,营造三美境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句式长短不拘,语言粗粝, 不符合这一诗学主张。《红烛》注重画面的营造,重复句的使用,一定程度上采用中国传统诗歌的押韵形 式,前后照应和每节中诗句相对的齐整等形式,可以看出诗人在尝试实践自己的诗学主张。
解析:
3.答案:李白是我国古代少有的浪漫主义诗人,极具才情而又具有强烈的表达自我的欲望,在《行路难》的最后,也 有“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样充分展现自我力量的愿望,然而,在现实中,诗人用大量的篇幅抒写行路之难,发挥自我之难,通篇感受到被压抑的气氛。这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对于力的赞歌,正是那种向旧世界、旧 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充满吞噬一切的力量是有程度上的差异的。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