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总复习月考理综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总复习月考理综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1-07 08:26: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江西省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总复习月考
理科综合生物
一、选择题
1. 肥胖不利于身体健康,减少高糖类食物的摄入和适当增加锻炼是防止肥胖发生的有效手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糖和脂肪的组成元素相同,两者在人体内相互转化的难易度也相同
B. 糖类是细胞内主要的能源物质,但有些糖一般不能作为能源物质
C. 脂肪和胆固醇都属于脂质,但只有后者参与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D. 人在锻炼的过程中,脂肪不能直接供能,但葡萄糖可以直接供能
2. 图1表示叶肉细胞内合成的蔗糖(在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合成)逐渐转移至筛管细胞的示意图,图2表示筛管分子一伴胞(SE-CC)复合体的细胞膜上H+和蔗糖的跨膜运输情况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或推测错误的是( )
A. 蔗糖从产生部位运输至相邻细胞至少穿过2层生物膜
B. 蔗糖在韧皮薄壁细胞和伴胞之间的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参与
C. SU载体运输蔗糖时不消耗ATP,但受ATP的间接影响
D. H+泵既能催化ATP的水解,也能逆依度梯度将H+运出细胞
3. 为探究0- M mol/L的萘乙酸(NAA)对某植物茎生长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得出: NAA浓度在0~N mol/L范围内该植物茎单位生长长度所需的时间与NAA浓度呈负相关; NAA浓度在N- M m/L范围内,该植物茎单位生长长度所需的时间与NAA浓度呈正相关。综上分析,下列所得结论较为合理的是( )
A. M mol/L的NAA对该植物茎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B. NAA浓度为N mol/L时,该植物茎的生长速度最快
C. 等浓度的NAA要比IAA对该植物茎生长的影响更持久
D. 该实验的对照组茎的内源NAA对茎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4. 退桃还林、还草有助于我国2030年前碳达峰和2060年前碳中和的实现。研究者调查不同退耕年限的土地上草本、灌木和乔木的物种数的变化情况,所得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退耕还林、还草土地上既有种群的加入,又有种群的消失
B. 退耕后,群落的垂直结构更加明显.草本植物的光合速率逐渐增大
C. 调查退耕土地上某乔木的种群密度时,样方的大小会影响调查结果
D. 大力发展新型能源和关闭耗能低效产业,也有助于碳达峰的实现
5. Small RNA(sRNA)是一类非编码,能够在转录水平和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的小分子RNA,如snRNA、scRNA等。snRNA是细胞核内的核小RNA,它是真核生物转录后mRNA前体的加工过程中RNA剪接体的主要成分,参与mRNA前体的加工过程。snRNA具有稳定、含量丰富、普遍性和高度保守等特点。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sRNA上没有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也无反密码子
B. snRNA普遍性指的是在所有细胞生物内普遍存在
C. 真核基因的转录发生在细胞核中,翻译发生在细胞质中
D. 参与mRNA前体加工的snRNA处于游离状态
6. 遗传性肾病(AS)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根据遗传方式的不同可分为3种,即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XL,约占80%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AR,约占15% )和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D,极少数)。如图表示甲、乙、丙3个家庭关于AS的遗传系谱图,并且这3个家庭关于AS的遗传方式各不相同。不考虑突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家庭关于AS的遗传方式为AR,该类型男女患病的概率相同
B. 乙家庭关于AS的遗传方式为XL,该类型男性患者的母亲一定患病
C. 丙家庭关于AS的遗传方式为AD,图中小红是杂合子的概率为2/3
D. 在自然人群中,患AS的女性和男性人数的大小关系无法判断
7. 大豆是一种C3植物,其叶肉细胞能独立完成光合作用,而玉米是一种C4植物,其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均不能独立完成光合作用。如图所示为玉米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中碳元素的转移情况。PEP能与低浓度的CO2在PEP酶的催化下反应生成四碳酸,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维管束鞘细胞不能进行光反应,从细胞结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
(2)玉米维管束鞘细胞内的丙酮酸,除了图示用途外,还有哪些用途 _______(答出1点即可)。
(3)将玉米与大豆在一个农业大棚中分开种植,若不进行通风处理,则生长受影响较小的是____(填“玉米”或“大豆”),作此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4)某兴趣小组在野外发现一株特殊的绿色植物,他们想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该植物的叶肉细胞来判断该植物是C3植物还是C4植物,现有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碘液可供选用。请帮助他们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以及实验结果和结论。
注:提取叶肉细胞的具体操作和临时装片的制作不作要求。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肾上腺皮质激素(简称皮质激素),是肾上腺皮质受脑垂体前叶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刺激所产生的一类激素,对维持生命有重大意义。按其生理作用特点可分为盐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后者在血糖调节方面与胰高血糖素之间具有协同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下丘脑、垂体和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分级调节系统,也称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人和动物体内还存在其他腺轴,如__________(答出 1个即可)。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环境中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肾上腺皮质产生的皮质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__________(填全身或靶器官和靶细胞)。皮质激素选择靶细胞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实现的。
(3)在人体内糖皮质激素具有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血糖的作用,作此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血糖的调节既存在神经调节,也存在体液调节,下图中属于神经——体液调节路径的是_______________(用箭头、文字和序号表示)。
9. 2021年3月11日,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2020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2020年全国湿地保护率达50%以上。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多种功能,如调节径流,改善水质,调节小气候,以及,提供食物及工业原料,提供旅游资源等。某原始湿地生态系统中三个相邻营养级,在某一年内对能量的同化、利用和传递等的部分数据(单位:百万千焦/年)统计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营养级名称 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呼吸消耗的能量 传递给分解者 传递给下一营养级 暂未利用
甲 ① 62.5 3.0 ③ 36.5
乙 5.0 13.0 0.3 ④ ⑤
丙 0.8 ② 微量 无 ⑥
(1)根据表中信息可知,甲、乙、丙二个营养级间的能量流向是____________,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①②③④⑤⑥六处数据中可以被推算出来的有____________。
(2)若乙和丙两营养级之间能量的传递效率是15% ,则丙营养级同化的总能量为_____百万千焦/年。
(3)该湿地内丝毛芦呈现随机分布.这不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理由是_____。
(4)湿地生态系统可调节小气候和提供旅游资源,这两项功能分别体现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价值。
10. 自然界中的动物觅食通常有两类情况:一类十分血腥如饿虎擒羊、狐狸偷鸡、苍鹰扑兔;另一类则平静而温馨,这就是动物取食植物的过程。纵观整个生物界,捕食者与被捕者之间总是进行着激烈的“军备竞赛”,回答下列问题。
(1)捕食者与被捕者在进行激烈“军备竞赛"的过程中,他们都向更适应生存环境的方向发展,这属于共同进化的范畴。共同进化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捕食者一般不能将所有的猎物都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这就是所谓的__________策略。
(2)野兔的某一相对性状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控制,从某草原上随机捕捉100只雌兔和100只雄兔,这100只雌兔中XAXA、XAXa、XaXa三种基因型的个体所占比例分别为25%、50%和25%。若该草原上野兔种群处于遗传平衡当中,则随机捕捉的100只雄免中基因型为XAY的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由于_____(答出2 点即可)等原因,该草原上野兔种群不会处于遗传平衡当中。
(3)进化的红皇后假说认为,在通常情况下,物种之间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物种间存在相互牵制的生态关系。按照上述假说,一些动物取食植物时,植物会产生某种有毒物质抵制动物,而动物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某动物(2N =40 ,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的体色由A/a、D/d和F/f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含有上述任意2种或3种显性基因的个体体色均表现为黑色,其他情况的个体体色均表现为白色。现有雄性甲、雌性乙两个体,部分基因及其所在染色体情况如图所示。该动物的一对亲本交配,所得子代的数目足够多,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三对同源染色体中_______ ( 填“有”或“没有”)性染色体,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2)雄性甲与雄性乙交配,所得F1中白色个体占______。若要获得三对基因均为显性纯合的黑色个体,________(填能或“不能”)从F1中通过表现型准确选出合适的个体进行交配,以确保F2中有目标个体,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3)只考虑E/e和Y/y两对等位基因,若雄性甲能产生4种配子,其中含EY的配子所占比例与含________的配子所占比例相同,另外两种配子所占比例相同,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西省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总复习月考
理科综合生物 答案
一、选择题
1. 肥胖不利于身体健康,减少高糖类食物的摄入和适当增加锻炼是防止肥胖发生的有效手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糖和脂肪的组成元素相同,两者在人体内相互转化的难易度也相同
B. 糖类是细胞内主要的能源物质,但有些糖一般不能作为能源物质
C. 脂肪和胆固醇都属于脂质,但只有后者参与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D. 人在锻炼的过程中,脂肪不能直接供能,但葡萄糖可以直接供能
答案 B
2. 图1表示叶肉细胞内合成的蔗糖(在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合成)逐渐转移至筛管细胞的示意图,图2表示筛管分子一伴胞(SE-CC)复合体的细胞膜上H+和蔗糖的跨膜运输情况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或推测错误的是( )
A. 蔗糖从产生部位运输至相邻细胞至少穿过2层生物膜
B. 蔗糖在韧皮薄壁细胞和伴胞之间的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参与
C. SU载体运输蔗糖时不消耗ATP,但受ATP的间接影响
D. H+泵既能催化ATP的水解,也能逆依度梯度将H+运出细胞
答案 A
3. 为探究0- M mol/L的萘乙酸(NAA)对某植物茎生长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得出: NAA浓度在0~N mol/L范围内该植物茎单位生长长度所需的时间与NAA浓度呈负相关; NAA浓度在N- M m/L范围内,该植物茎单位生长长度所需的时间与NAA浓度呈正相关。综上分析,下列所得结论较为合理的是( )
A. M mol/L的NAA对该植物茎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B. NAA浓度为N mol/L时,该植物茎的生长速度最快
C. 等浓度的NAA要比IAA对该植物茎生长的影响更持久
D. 该实验的对照组茎的内源NAA对茎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答案 B
4. 退桃还林、还草有助于我国2030年前碳达峰和2060年前碳中和的实现。研究者调查不同退耕年限的土地上草本、灌木和乔木的物种数的变化情况,所得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退耕还林、还草土地上既有种群的加入,又有种群的消失
B. 退耕后,群落的垂直结构更加明显.草本植物的光合速率逐渐增大
C. 调查退耕土地上某乔木的种群密度时,样方的大小会影响调查结果
D. 大力发展新型能源和关闭耗能低效产业,也有助于碳达峰的实现
答案 B
5. Small RNA(sRNA)是一类非编码,能够在转录水平和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的小分子RNA,如snRNA、scRNA等。snRNA是细胞核内的核小RNA,它是真核生物转录后mRNA前体的加工过程中RNA剪接体的主要成分,参与mRNA前体的加工过程。snRNA具有稳定、含量丰富、普遍性和高度保守等特点。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sRNA上没有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也无反密码子
B. snRNA普遍性指的是在所有细胞生物内普遍存在
C. 真核基因的转录发生在细胞核中,翻译发生在细胞质中
D. 参与mRNA前体加工的snRNA处于游离状态
答案 A
6. 遗传性肾病(AS)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根据遗传方式的不同可分为3种,即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XL,约占80%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AR,约占15% )和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D,极少数)。如图表示甲、乙、丙3个家庭关于AS的遗传系谱图,并且这3个家庭关于AS的遗传方式各不相同。不考虑突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家庭关于AS的遗传方式为AR,该类型男女患病的概率相同
B. 乙家庭关于AS的遗传方式为XL,该类型男性患者的母亲一定患病
C. 丙家庭关于AS的遗传方式为AD,图中小红是杂合子的概率为2/3
D. 在自然人群中,患AS的女性和男性人数的大小关系无法判断
答案 D
7. 大豆是一种C3植物,其叶肉细胞能独立完成光合作用,而玉米是一种C4植物,其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均不能独立完成光合作用。如图所示为玉米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中碳元素的转移情况。PEP能与低浓度的CO2在PEP酶的催化下反应生成四碳酸,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维管束鞘细胞不能进行光反应,从细胞结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
(2)玉米维管束鞘细胞内的丙酮酸,除了图示用途外,还有哪些用途 _______(答出1点即可)。
(3)将玉米与大豆在一个农业大棚中分开种植,若不进行通风处理,则生长受影响较小的是____(填“玉米”或“大豆”),作此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4)某兴趣小组在野外发现一株特殊的绿色植物,他们想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该植物的叶肉细胞来判断该植物是C3植物还是C4植物,现有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碘液可供选用。请帮助他们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以及实验结果和结论。
注:提取叶肉细胞的具体操作和临时装片的制作不作要求。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玉米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没有类囊体,而类囊体是光反应的场所
(2)氧化分解供能 (3) ①. 玉米 ②. 不进行通风处理会导致农业大棚中CO2浓度降低,由于玉米能利用低浓度CO2,其光合作用受影响较小,因此玉米的生长受影响较小
(4) ①. 将该植物放置在适宜条件下光照一段时间,提取该植物的叶肉细胞脱色后用碘液染色,并制成临时装片,放置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颜色 ②. 若叶肉细胞变蓝,则该植物为C3植物;若叶肉细胞不变蓝,则该植物为C4植物
8. 肾上腺皮质激素(简称皮质激素),是肾上腺皮质受脑垂体前叶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刺激所产生的一类激素,对维持生命有重大意义。按其生理作用特点可分为盐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后者在血糖调节方面与胰高血糖素之间具有协同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下丘脑、垂体和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分级调节系统,也称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人和动物体内还存在其他腺轴,如__________(答出 1个即可)。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环境中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肾上腺皮质产生的皮质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__________(填全身或靶器官和靶细胞)。皮质激素选择靶细胞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实现的。
(3)在人体内糖皮质激素具有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血糖的作用,作此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血糖的调节既存在神经调节,也存在体液调节,下图中属于神经——体液调节路径的是_______________(用箭头、文字和序号表示)。
答案 (1) ①.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②.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量与消耗量基本相等
(2) ①. 全身 ②. 与靶细胞内的特异性受体相互识别并特异性结合
(3) ①. 升高 ②. 在血糖调节方面糖皮质激素与胰高血糖素之间具有协同作用,而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 ③. 血糖升高下丘脑胰岛B细胞胰岛素分泌增多血糖降低
9. 2021年3月11日,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2020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2020年全国湿地保护率达50%以上。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多种功能,如调节径流,改善水质,调节小气候,以及,提供食物及工业原料,提供旅游资源等。某原始湿地生态系统中三个相邻营养级,在某一年内对能量的同化、利用和传递等的部分数据(单位:百万千焦/年)统计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营养级名称 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呼吸消耗的能量 传递给分解者 传递给下一营养级 暂未利用
甲 ① 62.5 3.0 ③ 36.5
乙 5.0 13.0 0.3 ④ ⑤
丙 0.8 ② 微量 无 ⑥
(1)根据表中信息可知,甲、乙、丙二个营养级间的能量流向是____________,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①②③④⑤⑥六处数据中可以被推算出来的有____________。
(2)若乙和丙两营养级之间能量的传递效率是15% ,则丙营养级同化的总能量为_____百万千焦/年。
(3)该湿地内丝毛芦呈现随机分布.这不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理由是_____。
(4)湿地生态系统可调节小气候和提供旅游资源,这两项功能分别体现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价值。
答案 (1) ①. 甲→乙→丙 ②.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 ③. ①③
(2)2.7 (3)该湿地内所有丝毛芦构成一个种群,丝毛芦呈现随机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
(4)间接价值和直接
10. 自然界中的动物觅食通常有两类情况:一类十分血腥如饿虎擒羊、狐狸偷鸡、苍鹰扑兔;另一类则平静而温馨,这就是动物取食植物的过程。纵观整个生物界,捕食者与被捕者之间总是进行着激烈的“军备竞赛”,回答下列问题。
(1)捕食者与被捕者在进行激烈“军备竞赛"的过程中,他们都向更适应生存环境的方向发展,这属于共同进化的范畴。共同进化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捕食者一般不能将所有的猎物都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这就是所谓的__________策略。
(2)野兔的某一相对性状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控制,从某草原上随机捕捉100只雌兔和100只雄兔,这100只雌兔中XAXA、XAXa、XaXa三种基因型的个体所占比例分别为25%、50%和25%。若该草原上野兔种群处于遗传平衡当中,则随机捕捉的100只雄免中基因型为XAY的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由于_____(答出2 点即可)等原因,该草原上野兔种群不会处于遗传平衡当中。
(3)进化的红皇后假说认为,在通常情况下,物种之间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物种间存在相互牵制的生态关系。按照上述假说,一些动物取食植物时,植物会产生某种有毒物质抵制动物,而动物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①. 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②. “精明的捕食者”
(2) ①. 50% ②. 变异、自然选择、迁入和迁出、不能完全随机交配、天敌的捕食
(3)产生相应的解毒物质克制植物
11. 某动物(2N =40 ,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的体色由A/a、D/d和F/f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含有上述任意2种或3种显性基因的个体体色均表现为黑色,其他情况的个体体色均表现为白色。现有雄性甲、雌性乙两个体,部分基因及其所在染色体情况如图所示。该动物的一对亲本交配,所得子代的数目足够多,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三对同源染色体中_______ ( 填“有”或“没有”)性染色体,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2)雄性甲与雄性乙交配,所得F1中白色个体占______。若要获得三对基因均为显性纯合的黑色个体,________(填能或“不能”)从F1中通过表现型准确选出合适的个体进行交配,以确保F2中有目标个体,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3)只考虑E/e和Y/y两对等位基因,若雄性甲能产生4种配子,其中含EY的配子所占比例与含________的配子所占比例相同,另外两种配子所占比例相同,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①. 没有 ②. Z和W这两条性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不同,而图中每对同源染色体内两条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都相同
(2) ①. 1/2 ②. 不能 ③. F1中黑色个体有多种基因型,只有基因型为AaDdFf的雌雄个体交配,F2中才会有目标(或基因型为AADDFF的)个体
(3) ①. ey ②. 雄性甲的精原细胞有部分或全部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现象,未发生交叉互换的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EY:ey=1:1,而发生交叉互换的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EY:ey:Ey:eY=1:1:1:1
同课章节目录